中兴通讯总裁史立荣:民族品牌将成为“全球+”支点

  【编者按】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3月26日—29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今年年会主题为“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环球网财经携手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推出“企业领袖看博鳌”栏目,由中国海外拓展的领军企业亲笔撰文,写下他们的博鳌感受。

  在博鳌,我强烈感受到这个时代赋予中国企业的机会。无论是“亚洲命运共同体”,还是 “一带一路”,都是在把中国发展的机遇变成世界的机遇,也是把世界发展的机遇变成中国的机遇。对于一个有志于全球化创新、深度涵养全球化品牌的企业,也是如此。

  今年是中兴通讯创立30年。过去30年中,凡是中兴抓住趋势性机会的时候,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能够站在全球舞台上、成为五家电信设备行业幸存者,源于在我们意识到自己身处一个伟大时代的同时,能够驻足科技,立足创新,放眼全球。我们技术上从落后到跟随、从齐头并进再到领先,源于我们确实将战略重心锁定在了创新上。

  比如中兴终端强调“立足中美,辐射全球”。这是因为,中国是硬件设计的高地,规模生产的高地,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高地;美国是品牌的高地,技术的高地,新商业模式的高地。聚焦中美,辐射全球,不仅仅是市场的维度,更是两个高地的结合和优势互补,给我们带来全球化的发展优势。

  我们的执行副总裁、终端CEO曾学忠提出了全球化是国产手机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2014年中兴终端全球出货1亿台,其中智能手机4800万台。尤其是,在其他品牌都难以进入的美国市场,中兴终端凭借产品创新和基于深厚技术积淀的专利技术,整体手机和智能机排名均位列第四,是美国市场份额最高的中国手机厂商。这也力促中兴的全球化战略得以快速推进。

  “销售全球化——海外发货占比超过50%、人才全球化——在全球各地尤其是高端市场拥有深厚的人才储备、制造全球化——在全球不同国家拥有生产工厂”。现在我们正提出一个新的核心概念:“全球+”的全球化布局策略,这将使中兴的全球化品牌更具有竞争力,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全球用户的生活品质。

  中国企业要在全球市场立足,表面看是靠产品、品牌,深层次看还是得有背后的底气,也就是科技创新凝结成的专利。从最新数据看,中兴通讯凭借2179件专利位居2014年全球国际专利(PCT)专利申请第三。这是中兴通讯连续第5年稳居PCT专利申请全球前三甲,也是中国唯一连续5年获此荣誉的企业。我们所持有的专利90%以上是具有高度权利稳定性和技术品质的发明专利,全面覆盖英、法、德、美等主要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发展中国家。在智能终端方面,中兴专利超过8000件,在4G LTE的基本专利方面,中兴专利数量占到了全球的13%。这些都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是中兴通讯在全球获得超过170个LTE\EPC商用合同、进入70%已投资4G网络的国家的凭借。

  今年我们提出M-ICT也就是万物互联的战略转型,发出“重塑酷公司”倡仪。中兴能否创造下一个新时代需要每一个中兴人发挥创新思维。中兴已经是一家全球化高科技公司,也是真正实现全球化的民族品牌。但显然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深耕和涵养中兴这个品牌。所谓“重塑酷公司”,就是在未来要敢于引领趋势,应时代和客户而变——我们面向客户必须变得更Cool、技术上更加追求Green,组织和心态上更Open。

  我们为此成立了CGO创新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在最近的德国汉诺威展上成为热点和焦点。我们发起成立智慧语音联盟、首创Pre 5G等概念,这一系列创新将为再造“新中兴”开辟更大可能。

  如同这次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聚焦中国故事,关注“命运共同体”站在合作共赢的新起点,对中兴和中国科技企业来说,总结经验,把握新趋势,寻求新空间,再度扬帆竞逐之时,也是“全球+”的故事的开始。(本文作者为中兴通讯总裁史立荣)

  作者简历:史立荣,198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89年加入中兴公司担任半导体有限公司工程师。1997年正式成为中兴通讯副总裁,分管公司市场营销工作,2010年3月成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新任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