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构建未来算力互联网开放服务互联架构
近日,2023年云网智联大会在北京顺利举办。大会期间,中兴通讯标准战略规划总监郭勇在“算力网络产业与学术论坛”上发表主题为“构建未来算力互联网-开放服务互联架构”的演讲,同与会嘉宾分享了中兴通讯在未来算力网络发展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与实践。
郭勇介绍道,当前,算力作为核心生产力,正驱动数字社会智能化转型。因此,未来互联网的核心使命将发生重大转变:从异构网络互联向异构算力互联演进。对此,中兴通讯对算力互联网(Internet of Computing)这一概念提出新的内涵:随着算力应用(AI、元宇宙、高性能计算HPC)等持续向泛在异构计算方向发展,以及微服务和容器等云原生算力承载技术的成熟,服务间互联、云原生服务治理从封闭的用户域下沉融合到整个互联网基础设施上,形成开放分布式的算力生产力基础设施。
郭勇表示,算力互联网将成为互联网诞生50多年来的一次重大演进。算力、应用与互联网的无缝融合是未来互联网的演进方向,该演进路径是以服务为锚点,构建大规模分布式算力互联网。而构建算力互联网的关键在于,如何把云原生模式下服务网格(service mesh)扩展到大规模分布式互联网环境中,并实现开放式部署以及服务间互联。当前,互联网基础设施在支持大规模服务间互联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首先,算力服务依赖底层网络的性能和效率,而当前服务间通讯局限于L7协议组网的性能和效率,并未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L2/L3/L4实现有效协同。其次,DNS+GSLB耦合方式不利于泛在服务的动态部署和迁移。同时,也存在Sidecar代理方式造成的性能损失和资源占用、API网关集中式调度的性能瓶颈和封闭式资源供给等问题。另外,互联网架构本身存在限制:第一,算和网的流量治理模式脱节,当前网络主要基于5元组这类粗颗粒度,而服务则基于每个API请求的细颗粒度。第二,当前互联网设计原则是网络与应用分离,网络无法精确感知应用以及服务的需求,只能根据5元组去被动推测应用的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中兴通讯提出未来算力互联网开放服务互联架构。首先,通过在应用和传输层中间插入一个新的协议层-服务互联层(Service Interconnection Layer),并在IP层增加一个服务感知子层,实现应用、计算和网络的无缝融合。利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广域覆盖、原生支持分布式和泛在的异构算力部署和连接。应用只需要向服务互联层发起基础设施无关的服务请求,无需考虑底层网络的实现细节。其次,服务互联层通过全局的Service ID,能够向基础设施层传递服务感知信息,并维护服务实例与实际部署IP地址之间的映射。同时,服务互联层作为服务网格的入口,既可以部署在用户侧设备上,也可以部署在网络边缘的服务感知网关上,能够消除由proxy带来的性能瓶颈和资源占用问题,并可在整个网络域实现快速无损流量卸载和均衡。另外,服务感知增强IP协议可实现对服务QoS需求的感知,完成满足服务SLA的服务路由搭建。综上,开放服务互联架构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大规模泛在连接能力和增强连接能力,能够实现分布式云和互联网的紧密融合,并提供更强的分布式弹性伸缩、更优的算网资源联合调度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中兴通讯一直是算力互联网技术标准的积极推动者和贡献者。截至目前,中兴通讯已在服务感知网络(SAN)、增强确定性网络(EDN)、可信通信(NISC)等多个相关领域展开积极探索及研究,并在IETF、ITU、CCSA等标准组织提交技术草案。未来,中兴通讯将持续投入算力互联网技术研究,与产业界共同合作完善各技术标准体系,加速未来互联网演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