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网运营商移动通信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03-11-27 作者:中兴通讯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呈现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双寡头垄断的局面,行政制定的收费标准和与固网运营商互通的结算价格使其即使在粗放的经营下仍然能够获得高额利润。

  由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网络覆盖全国各地,主要用户基本已经入网,今后新移动运营商发展用户需要面向低收入阶层。因此可以说目前固网运营商即使拿到3G运营牌照,要想进入移动通信市场成为新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将非常困难,因为门槛非常高,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从技术和业务发展趋势以及固网运营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看,固网运营商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已经是势在必行。

  由于没有明确的发展政策,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固网运营商只好钻空子,打擦边球,发展小灵通、市话通和450 MHz CDMA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市场混乱。这不仅不利于形成健康的竞争格局,也不利于中国移动通信行业今后持续健康的发展。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固网运营商应该将宽带移动数据业务与宽带固网数据业务捆绑,在已有的固定宽带IP网上设置无线基站来提供宽带移动数据业务。

1 新的电信竞争格局

  随着通信技术革命的发展,三网融合将产生新一代的网络通信运营商,其业务不是今天电信业务的简单延伸,而是提供基于IP的三网融合所产生的新业务。融合不仅发生在通信、计算机和广播电视网络之间,也发生在有线和无线移动网络之间。未来的运营商将在统一的IP网上以有线和无线移动的方式提供三网融合的综合业务。目前电信公司封闭的运营方式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与其他运营商、内容制作商和应用服务商结合构成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形成一条具有相互合作关系的产业价值链。综上所述,未来新电信公司的发展趋势是:

  (1)一个公司拥有接入、城域和广域骨干网,可以提供端到端的通信连接。

  (2)从单纯提供传输管道发展到提供开放的综合服务平台。

  (3)单纯的固定网络运营商将不能适应未来市场竞争的要求,固网运营商必须提供移动通信业务,尤其是慢移动宽带业务。

  (4)在统一的IP网上提供移动和固定通信业务。

  (5)功能丰富的IP电话、数据、游戏、视频流媒体等宽带业务不仅能在固网上运行,也将在移动网上运行,成为提高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值)的重要因素。

  未来的竞争格局很可能是在一个市场上有几家这种新电信公司相互竞争。每一家通过价值链,结合虚拟运营商、内容制作商和应用服务商构成完整的服务平台。基于上述分析,中国现在的四大电信运营商将发展成为全业务运营商,中国电信市场将形成4个竞争的全业务电信运营商的基本格局。这样一个格局符合当初中国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作用在于创造环境引导帮助各运营商走向市场,并按照游戏规则形成健康的竞争格局。

2 移动运营商的优势

  中国的移动通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截至2003年1季度,中国移动通信用户已经超过2.2亿,稳居世界第一。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均已在境外上市,有着良好的融资渠道。由于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实际上已经形成双寡头垄断的局面,任何第3者想进入这个市场都将是非常困难的。形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用户收费价格和与固网运营商互通的结算价格是行政制定而非市场形成的。

  中国移动通信的收费标准是由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制定的,为了防止影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香港的股市价格,多年来中国一直未进行资费改革或调整价格。而在国际上,由于市场竞争,移动通信对用户的收费价格却大幅度下调。

  关于移动运营商向固定网络运营商租用专线和网际互通结算价格是否合理问题,可以通过中国移动2002年年报运营成本数据、中国联通2001年年报运营成本数据和德国移动运营商T-Mobile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见表1—表3)得出结论。


  如果以设备折旧费、专线租费和互通结算费3项基本运营费为100%,那么专线租用费和互通结算费之和占基本运营费百分比分别是:T-Mobile为65%,中国移动为40%,而中国联通为26.2%。显然,由于行政定价,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享受了非常低廉的价格,而中国联通可能还有母公司让利的因素。

  移动用户的高收费标准和低廉的互通费用使得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尽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销售、市场和行政等费用非常高,分别达营业收入的22.2%和30.9%,它们仍然可以得到很高的净利润。这也说明存在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和降低成本来提高竞争能力的可能性。

3 固网运营商的机会

  移动通信市场已经形成双寡头垄断的局面,如果固网运营商今天采用和移动运营商同样的技术设备,提供同样的业务,使用统一的收费标准,可以说要想成功进入这一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固网运营商要想成功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拥有固网的优势,发挥边际效应降低成本。

  固网运营商的优势在于拥有长途骨干网、城域网、市话网和宽带数据网等固定网络和其上的传输,交换,认证、授权、计费系统以及运营支持系统等。目前的2G和3G移动通信系统是为独立的移动运营商设计的,拥有全套独立专门的系统。固网运营商若采用2G和3G系统设备发展移动通信业务几乎要购买全套设备,由于已有的固网资源不能发挥作用,与移动运营商相比只能节省一些专线租用费和与固网互通结算费,优势不大。

  固网运营商青睐的移动通信系统只需要建立移动基站,其他如传输、交换、认证、授权、计费系统以及运营支持系统等全部和固定网络共用,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投资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这正是下一代网络(NGN)的基本思路——统一的IP核心网,而固定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网的不同仅仅在于接入方法的不同。包含各种接入系统的未来无缝通信网络如图1所示。

  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观点看,固网运营商发展移动通信的计划应该作为发展基于NGN的全业务电信运营商计划的一部分来设计和实施,而不应该急功近利地采用一些没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系统,否则将会为今后的发展制造困难。

4 固网运营商可能的解决方案

  目前的移动运营商拥有2G和2.5G移动通信网络,他们将沿着3G、后3G的道路通过全IP化向NGN演化。这一点在目前已经比较明确了。

  固网运营商应按照不同于移动运营商的道路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向全业务运营商演化。固网运营商要发挥自己拥有固定宽带IP网的优势,将宽带移动无线数据业务与宽带固网数据业务捆绑,在已有的固定宽带IP网上设置无线基站,来提供宽带移动数据业务。为此本人在2000年提出固网发展3G的方案,即采用统一宽带IP核心网,用多种空中无线电基站(形成不同尺度蜂窝)构成宽带移动互联网。目前IEEE正在制定无线局域网802.11(WLAN)、无线城域网802.16(WMAN)和无线广域网802.20(WWAN)的标准,这些标准的实施可以和固定宽带IP网结合,提供宽带移动互联网数据业务。标准将在2010年以前实施,从而形成和国际电信联盟(ITU)的3代移动通信标准(WCDMA、TD-SCDMA和cdma 2000)竞争的局面。IEEE正在制定的各种空中无线电接口标准适用场合和速率范围如图2所示。

  ITU的后3G研究计划以及冠名4G的一些研究都是瞄准2010年以后的系统。由于3G系统是在10多年前才开始提出的,已不能满足今天宽带移动互联网的要求,因此3G系统正在经历一个全IP化的演化过程。即便如此,由于先天不足,演进后的全IP 3G系统(IMT2000)性能仍然低于IEEE正在开发的系统。为此ITU又进行了增强型IMT2000系统的开发,目标是满足2010年前的需求。IMT2000系统不仅是全IP化的,而且空中无线电也将采用更新的技术。固网运营商可以在IEEE标准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固网基础设施,与固网业务捆绑来发展自己的宽带移动数据业务。尽管目前还没有厂商能够提供满足固网运营商要求的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但是如果运营商能够牵头开展工作,准确地描述运营模式并提出具体要求细节,会有众多的厂商参与发展工作。由于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在2005年前发展出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是完全可能的。

5 政策问题

  中国电信产业发展的基本政策应该是鼓励、促进电信运营商向基于NGN的全业务运营商发展,形成多家全业务运营商竞争的格局。

  移动运营商将沿着3G、后3G的道路通过全IP化向NGN演化。由于他们已经处于双寡头垄断的地位,所以不需要专门的政策支持。但是固网运营商将按照不同于移动运营商的道路进入移动通信领域。面对双寡头垄断的局面,必须给固网运营商以明确的政策支持。

  由于没有明确的政策,在信息产业部不支持也不制止的情况下出现了固网运营商发展“小灵通(PHS)”的举措。PHS这种蜂窝小基站技术被用于市区来实现无线广域网,但是由于其技术上先天不足,会带来很多问题,又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利于今后向NGN演化。小灵通之所以得到中国电信等固网运营商的青睐是因为它部分满足了固网运营商的要求,可以利用已有的市内电话网资源来降低成本。作为无线市话,PHS可以按照市话标准收费,因此便于和移动运营商竞争低端用户。在没有得到信息产业部明确批准经营移动通信业务的情况下,固网运营商利用PHS进入移动通信市场正是基于上述目的。小灵通在市场上得到了成功,目前已经发展了2 000多万用户,这将为今后的发展带来隐患。可以说目前尽快制定明确的移动通信产业发展政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支持固网运营商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向全业务运营商演化的政策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点:(1)给固网运营商发移动业务经营执照,分配相应使用频率;(2)不限定采用何种技术;(3)按照市场需要自主定价。作为享受上述政策支持的条件,可以要求固网运营商同时承担普遍服务责任。

  固网运营商做移动通信业务是从固网沿伸的角度开始,偏重于慢移动业务或无线市话业务,允许其自主定价有助于降低进入门槛。至于对移动运营商的冲击问题可以不必顾虑。如前面的分析,移动运营商有垄断地位,又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和降低成本来提高竞争能力。为了防止移动运营商在香港的股价下滑而限制固网运营商参与竞争、维持移动话费价格不变是没有必要的,也有违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中国电信拆分以后取消了其普遍服务的责任,改为设立普遍服务基金,但在实际执行中会有一定困难。由于技术的进步,今后边远贫困地区的普遍服务问题有可能用无线市话的方法解决。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可以考虑作为政策支持的条件,将普遍服务的责任交回给固网运营商承担。

6 结束语

  固网运营商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势在必行,制定明确的产业发展政策,推动形成健康的移动通信竞争新格局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固网运营商可以在IEEE标准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宽带移动数据业务,利用已有的固网基础设施,把移动业务和固网业务捆绑起来。由于技术基本成熟,如果运营商能够准确地描述运营模式并提出具体要求细节,设备厂商参与发展工作,在2005年前发展出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是完全可能的。

  电信产业发展的基本政策应该是鼓励和促进电信运营商向基于NGN的全业务运营商发展,形成多家全业务运营商竞争的格局。建议通过给执照、给频率、不限定技术使用以及自主定价的政策,支持固网运营商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向全业务运营商演化,同时要求固网运营商承担普遍服务义务。

[摘要] 文章预测中国将形成四大全业务电信运营商的竞争格局,分析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这两家移动运营商的优势,指出了固网运营商发展移动通信具有的组网优势和存在的机会,给出了固网运营商发展移动通信的可能的解决方案,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应政策促进电信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移动通信;竞争;政策;发展战略

[Abstract] It is forecast that the telecom industry in China will get into a new competition stage when four giant all-service telecom operators co-exist. While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of two Chinese mobile operators: China Mobile and China Unicom,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networking advantages of fixed-line operators in develop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and other opportunities for them. Possible solutions for fixed-line operators to develop mobile communications a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to urge the government to map out relevant policies for the prosperity of Chinese telecom industry are proposed finally.

[Key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petition; policy; development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