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成都和西安6省市现有移动用户的抽样调查显示,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愿意使用3G业务的比例为55.52%。这个数字告诉我们,移动用户对3G的认知度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非移动用户了,说明目前的市场需求存在一定问题。如何培育和引导消费者值得认真研究和深思。
(2)发展基础不好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移动用户总量在世界上无人能比,但普及率很低。从全国来看,区域间的发展基础参差不齐,中西部地区发展基础并不好。从潜在用户分析,调查显示,3G的潜在用户为现有移动用户中年龄在18~35岁间的用户,约占现有移动用户的71.55%,从统计数字看,这部分人并不多,而且消费能力不强,限制了对3G的需求。
(3)消费能力的限制
从消费水平分析。中国现有移动用户的平均月支出是200元,这对于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百姓还是比较奢侈的。对于3G,在步入成熟期之前,或者说,在达到规模经营前,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一些新业务在推出时价格可能会较高,由于进入门槛较高,对需求无疑是一种限制。
(4)人口整体素质低
文盲率是当今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2003年国家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目前成人文盲率为8.72%,文盲绝对数仍高达8 507万,世界上每10个文盲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现在,中国已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之列,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26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
由于3G业务使用时操作相对复杂,对用户技能有一定要求,而中国文盲加老龄人口数加在一起,占到了人口的近20%,也就是说,2亿人口会在使用3G业务上出现困难。这毫无疑问会对3G需求产生抑制作用。如何将教育与3G发展有效结和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如何启动3G市场,是政府、运营商乃至整个社会都应思考的问题。
4.2 3G业务
根据ITU的研究,从2.5G向3G转变过程中,业务内容会发生较大变化。有业界人士将未来3G最可能成气候的业务确定为:音乐商店、移动电视、移动电子钱包、M2M业务等,有人甚至列出了如下的公式:3G=电话+MP3+Mobile TV+电子钱包+移动宽带接入设备+GPS+……
在中国,哪些3G业务会启动市场,需要运营商对市场的详细了解和分析,需要以广泛、深入的市场调查为基础。但恰恰是在这方面,中国的运营商因长期计划经济的制约,有些先天不足。由于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因此,应当引起国家相关管理部门高度重视。
5 结束语
3G在中国的推出显然只是时间问题,如何把握和掌控3G发展的脉搏,直接关系到国家、行业、企业和用户的利益,关系到3G整个产业链的未来发展。这就要求在3G推出前,对市场供需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这是3G能否成功的关键。
6 参考文献
[1] Patrick Xavier. ITU Workshop on licensing [EB/OL]. http://www.itu.int/osg/spu/ni/3G/workshop/presentations/xavier_1.pdf.
[2] Lara Srivastava. 3G Mobile Policy: The Case of Japan [EB/OL].
http://www.itu.int/osg/spu/ni/3G/casestudies/japan/JAPAN_3G.doc.
收稿日期:2004-06-29
[摘要] 文章依据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发展空间讨论了中国3G许可证的发放时机,根据3G手机、3G技术的进展情况分析了中国3G的市场成熟度,根据中国移动市场现状和国际经验估计了可能发放的许可证数量。文章还分析了3G需求不足的原因,并对可能会引导市场的3G业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3G;许可证;技术;市场;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