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导语

发布时间:2005-06-13

基于无连接技术,承载数据业务应用的互联网的出现,使传统的网络从基于面向连接技术,以支持话音业务为主的电信网的一元体系,变到二元体系。近年来互联网进入实时业务领域,电信网也面临向宽带业务扩展的压力,各自都有向新一代网络演进的目标,即下一代互联网(NGI)和下一代网络(NGN)。前者继承互联网的分散自治理念,后者沿袭电信网的集中管理思想,即分离控制面与传送面,重视利用信令来增强控制面的作用。显然NGI与NGN仍是二元体系,但两者有很多共同的基础,其中一些技术互相借鉴和包容。NGI与NGN都基于分组技术,而且将使用无连接模式,基础的协议都会走向IPv6,都致力于解决可扩展性、安全性和服务质量(QoS)问题,但重视和解决的程度以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有所不同。
国际上目前对NGI还没有公认的定义,虽然ITU对NGN给出了定义,但NGN的体系仍处于标准化过程之中,实现的技术路线仍在探索。中国的网络还处在较快发展阶段,对NGI和NGN的关注不亚于一些发达国家。中国的主要电信运营商无一例外地进行了NGN试验(目前主要是软交换试验),在国家的一些科技计划支持下也开展了若干NGI方面的试验,其中主要的有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项目(CNGI)。
与国外进行的NGI试验不同,由于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积极参与,CNGI重视支持QoS的体系和技术的研究,重视对无线和移动业务的支持,以走向商业应用为目标,关注网络和业务的可控可管。CNGI项目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鼓励开展旨在促进NGI与NGN在技术发展方向上协调的研究试验,开发支持NGI并有可能向NGN发展的网络软、硬件和应用。简言之,CNGI在探索NGI与NGN融合之路。与CNGI配合,中国电信运营商自身的网络建设也朝着类似的方向发展,但技术路线各有特色,例如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2选择了纯IPv6方式建设核心网。
本期以“中国下一代互联网”为专题,从标准、网络体系、设备开发和应用等方面介绍中国对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进展,通过解决方案和实例分析展示研究成果。几大电信运营公司的技术主管为本专题撰文。中国电信总工韦乐平等阐述了中国电信CN2网的特色和业务策略;中国联通科技委主任刘韵洁等说明了多业务统一平台Uninet的实现技术;中国移动总工李默芳提出了移动网特别是3G核心网的演进策略;CERNET2的负责人吴建平、李星等详细解说了CERNET2的设计方案和特点;中科院网络专家侯自强撰文以P2P应用为例论述智能节点重叠网的构成和演进;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IP与多媒体工作委员会主席蒋林涛和网络与交换工作委员会主席赵慧玲分别介绍NGI和NGN的国内外标准化研究进展,后者还着重比较了作为标准化热点的IMS和软交换技术。本专题还收到中兴通讯公司一线年轻科技工作者的来稿,他们分别就IPv6能力的开发和ZXR10 T1200 IPv6核心路由器的体系结构报告了研究成果。
感谢各位作者的支持,使本专题能够集结如此多有分量的文章,希望有助于读者对NGI和NGN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