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开放性,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低门槛的创业机会,使得互联网业务蓬勃发展。虽然有很多人评论说,互联网企业主要依靠广告和资本运作来维持,而现在大家都能看到:互联网企业不仅仅业务创新能力非常突出,提供了拥有庞大用户群体并很强用户黏性的业务,如:地图、搜索、及时消息、音乐、流媒体等,而且在赢利模式上也有突破。造就了大批赢利能力很强的企业,如:Google、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运营商能否借助互联网业务中分一杯羹,同时提高用户黏性,应对运营商之间的同质竞争呢?这是运营商普遍思考的问题之一。
随着无线接入宽度化和宽度接入移动化趋势的进一步明显,移动互联网用户群发展迅速,原来产业链上的各方都纷纷转型或者向原本不属于自己产业范围的领域进行渗透和扩张,产业链上一流的企业,如:诺基亚、苹果、Google、微软等,在移动互联网趋势下,纷纷转型,相互渗透,以期能占据产业链的优势地位。运营商在这样的趋势下,一方面需要面对运营商之间的同质竞争,一方面还要抵抗其它厂商的渗透,避免管道化,奋起迎战是必然的。
另外,随着互联网服务的深入人心,用户作为网络人的需求越来越多。通过融合电信服务和互联网服务,更好的满足用户这方面的需求,一方面吸引用户,一方面促进业务发展,是运营商考虑的重点之一。
运营商应对的举措可以很多,各大运营商的方法也各不一致。其中,积极发展互联网业务,涉足互联网服务运营,提供融合的电信网和互联网服务是运营商可以采用的方式之一。通过对电信网和互联网业务的融合运营,协助运营商实现吸引用户、增强用户黏性、并可能在互联网业务中实现赢利、避免被其它竞争对手渗透,降低管道化的危险的目的。
那么,这种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起点是什么?路线又会怎么样呢?
1 运营商电信网和互联网业务融合发展的路线
运营商电信网和互联网业务融合发展的路线将分为以下7步:
(1) 运营商开始有零星的互联网业务,如邮箱服务、及时消息服务的运营。最会被运营商选择,以切入互联网业务运营的业务是及时消息。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及时消息是用户常用通讯工具之一,用户群体很大;另一方面,及时消息可以发挥运营商的优势,如:在业务互通上面的优势,能吸引更多用户。同时,通过及时消息业务,也可能会促进运营商宽度接入服务的开展。
运营商首先提供及时消息服务,并大力推动,推动方式包括:在资费上的优惠甚至免费、灵活的套餐、和现有业务的互通,甚至是免费的互通。以实现吸引用户,形成一定数量的用户群体。
(2) 吸引了一定数量的用户群体后,会将及时消息服务,捆绑上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博客空间、好友管理、论坛、新闻、读书等服务。初步提供了用户一站式网上生活服务,其中,博客空间和论坛的内容,可以为运营商提供低成本的内容运营。读书服务是运营商能协助运营商进入在线阅读市场。
从这个时候起,运营商就可以涉足广告市场了。运营商可以做互联网网页上的平面广告,也可以通过建立论坛和维护论坛等相关的方式,做软广告,例如:可以成立美食论坛,并且在论坛上对菜馆进行宣传,以获取宣传费用。
(3) 在社交网络上,进一步提供电信服务功能和互联网服务功能,功能包括:邮箱服务、彩信服务、号码簿管理、社交网络本身功能还可能进一步扩展。
邮箱服务可以和运营商提供的其它服务相结合,例如:提供短信通知能力,提供推送邮件服务,运营商可以通过包月的方式,收取费用。
彩信服务主要提供给及时消息和非登录用户终端之间的彩信服务,由于电脑终端的输入能力,以及存储在电脑终端上的资源更为丰富。这将推动彩信服务的进一步推广,培养彩信业务的用户群体。同时,也可以支持用户的彩信服务在网上进行访问的功能。
社交网络的服务也可能被扩展,功能可能包括:媒体共享、音乐推荐、空间上的视频功能等。
(4) 运营商可能会要求其定制手机上提供该社交网络功能,并针对手机实际情况,对用户在手机上使用这些功能做一定的优化。
这种定制和优化包括几个层面:手机的操作系统统一,通过统一操作系统,逐步缓解现网手机系统过多,以致很多业务部署和提供困难的问题;统一手机操作系统的进程比较慢,可以统一手机内的Widget平台,通过统一的Widget平台,一方面可以提供丰富微件方式封装的业务,一方面也降低手机系统过多而引发的问题;将社交网络的部分功能直接定制到手机,如:手机号码簿和社交网络好友管理可能进行同步,手机上的媒体或内容有一键式支持社交网络服务的菜单操作,以及可以将社交网络的部分工作做成微件应用,或者直接将社交网络的链接内置在手机中[1]。
运营商通过其自身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增强终端方面的话语权,提高对终端的控制能力,并依托这种控制能力,有效提升其在后续业务和服务部署上的便利性。
(5) 为了进一步加大业务和服务优势,吸引用户,Boss功能将被引入到社交网络。用户只要登录社交网络,就可以方便的对自己的账单进行管理,并可以实现在线充值服务。
(6) 业务继续向社交网络汇聚,更多的电信业务被汇聚到社交网络上,如:用户可以在个人空间中管理自己的通话记录、短信记录、彩信记录、语音信箱、彩铃更换等。
同时,运营商的社交网络,同时也是一个内容中心,依托庞大的用户群体,促进运营商在内容服务方面的运营。
(7) 家庭服务、企业服务向社交网络汇聚,运营商的社交网络将是一个用户各种服务的发布中心、订购中心、使用中心。运营商的业务可以方便的在网上发布,用户可以方便的在网上实现订购并使用。
由于互联网业务基于IP技术和WEB技术,屏蔽了异种机之间的差异,使得任何能够实现IP接入,并支持WEB技术的终端都可以使用该服务也业务。同时,部署在互联网上的服务的端到端性和接入无关性,让运营商可以不考虑业务的漫游和互通。这样,一个更大意义上的,融合了电信网服务、互联网服务和企业网服务的三屏合一,或者更多屏合一成为可能[2]。
这种三屏合一,或者多屏合一,相比原来普遍理解的手机/电视/电脑之间的媒体内容的统一访问和连续性服务意义上的三屏合一,可以称为广义上的多屏合一。
2 运营商的优势
运营商对涉足互联网业务运营方面可能有很多疑虑。需要指出的是,运营商在涉足互联网业务、电信和互联网融合业务的运营商方面,具备多方面的优势,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用户群体的优势。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是发展互联网业务的潜在用户群体。运营商抓住了这群用户,运营商最简单的增强用户黏性的愿望就实现了。
(2) 业务优势。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运营商可以借助自己已有的业务,在互联网业务发展的初期通过互通方式吸引用户,也可以将各种电信服务通过集成到社交网络的方式,通过便利的、一站式的服务,吸引用户。同时,通过互联网服务和电信服务的融合,对两方面的业务共同形成促进。
(3) 服务和计费优势。运营商可以通过套餐、计费上的优势,来吸引用户使用,迅速积累用户群。同时,运营商遍布的服务网点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4) 用户号码簿优势。运营商可以接触到用户的号码簿信息,并拥有用户的通话记录。这些信息都是现实中的社交关系,运营商可以通过号码簿管理和好友推荐等诸多方式,大力发展社交网络,实现用户群体的迅速扩张。
(5) 终端推动优势。运营商可以通过定制终端、在终端上内置和定制服务的方式推动互联网业务发展。
3 运营商发展互联网业务的困难
互联网业务的运营也会面临很多困难,这些困难表现在:
(1) 运营经验的缺乏。互联网服务除了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运营能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同学录的5460,拥有着真实的社会关系,大量的、强大消费潜力的用户群体,同时也拥有着多种具体的服务,却没有能够运营出开心网的效果,可见运营能力的重要。
(2) 对现有业务收入的冲击。运营商开放免费的和现有服务的互通,对现有的短信、彩信的市场可能会形成部分的冲击,运营商也因此可能会难于割舍。
(3) 现有业务和业务平台的支持。前面所述的很多功能,部分是比较容易实现移植的,如:短信、彩信、邮箱、Boss等,但有些功能,尤其是后面所述的家庭服务、企业服务是相对困难的。
4 结束语
运营商在涉足互联网业务运营方面是有优势的,运营商可以借助自己的优势逐步发展互联网业务,逐步将电信服务移植到互联网平台上,同时促进电信网和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增强对终端的控制能力。随着这种业务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很可能形成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广义上的三屏合一或者多屏合一的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有效帮助运营商提供电信网和互联网以及融合业务,以应对管道化趋势和同质竞争。
5 参考文献
[1] CCSA TC5 WG7 移动Widget研究报告[R]. 2009.
[2] CCSA TC5 WG7 移动社区研究报告[R]. 2009.
收稿日期:2009-07-14
[摘要] 文章探讨了运营商切入互联网业务运营,达到融合电信和互联网发展的一种可能,即通过融合及时消息和社交网络,并以之为基础,逐步融合发展电信网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可能路线;并介绍了这种发展方式的背景、运营商的优势、可能遇到的问题。讨论了以这种方式进行业务演进,从而实现广义上的三屏合一或者多屏合一的业务融合方式,这也是一种新的融合的方式。
[关键词] 社交网络;融合;三屏合一
[Abstract]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a discussion of Internet business operators and their goal of achieving integrated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development.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and internet businesses are gradually being developed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instant news and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The history of this development, advantages to the operator, and possible problems are then discussed. With this evolution, a new telecom and internet services convergence and triple/multi-screen convergence in a broader sense will eventuate. This may even become the new means of convergence in the future.
[Keywords] social network service; convergence; triple-screens converg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