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新 守正出奇——访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陈杰

发布时间:2023-04-26 作者: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2009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海外运营商放缓脚步的同时,中国3G牌照的发放却激发了新一轮的网络建设热潮。与此同时,三大运营商在全业务领域展开全面竞争,不仅是无线网络,在有线网络也展开了宽带网络的大提速。中兴通讯在有线网络和业务领域均取得不俗业绩,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陈杰近日接受本刊专访。 


    记者:随着通信行业战略架构的调整,全球越来越多的运营商都成为了全业务运营商,并努力向通信服务商转变。中兴通讯将如何应对这一转型趋势?在有线&业务产品方面有什么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陈杰:全业务运营的转型趋势,势必带来非常大的产业链的变化:电信设备提供商支持运营商转型,加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尝试开展新的互联网应用创新;终端提供商借移动互联网机会,加大客户界面和业务平台争夺,并收购产业链中的其他企业;IT硬件提供商、服务运营商及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积极建设下一代互联网计算及存储平台;运营商增值业务平台提供商依托SDP平台产品,积极提供开放的互联网业务提供方式。

    运营商的全业务运营对设备商来讲是一个挑战,而国际化经验给了中兴通讯更大的空间。中兴通讯在国际上帮助很多知名运营商逐步实现了全业务运营的转型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中兴通讯是业内产品线最长、覆盖网络领域最广的设备提供商之一。在各个网络层面都能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这是中兴通讯的优势之一。在运营商努力向通信服务商转变的过程中,中兴通讯也在不断成长,我们不仅仅提供具体的设备产品,最关键的是,我们站在运营商的角度去思考通信行业发展的未来,为运营商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高质量的交付与服务、易于演进与升级的系列产品,并运用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与科技为客户打造全业务运营的网络基础。

    中兴通讯FTTx、融合承载网、Anyservice增值业务等解决方案,为运营商缔造适合其自身发展需要的宽带接入层网络、承载层网络,并且提供丰富多彩的可运营的增值业务方案。开展全业务运营的要务之一是大力发展宽带业务,这必须要以高带宽、高质量、健康的宽带网络为基础,所以中兴通讯有线&业务产品线致力于提供完善的宽带产品与方案。而在业务提供领域,我们致力于为运营商提供可大规模运营的多媒体视讯业务解决方案。中兴通讯在全球很多地方都已经实现IPTV的规模商用,未来在视讯领域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记者:目前xPON技术已成为业界公认的实现FTTx的首选方案,请您介绍一下中兴通讯的xPON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发展格局如何?对于xPON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中兴通讯是如何规划的?

    陈杰:中兴通讯xPON光接入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无可争议的领先优势,是全球最早研发并成熟商用光纤接入网系列产品的厂商之一,对xPON技术的发展有着深刻理解和准确定位。

    中兴通讯在中国xPON市场占有率已达到45%以上,截至2009年9月30日,中兴通讯xPON光接入产品全球应用量达到2600万线,其中宽带端口超过1000万线。中兴通讯xPON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意大利、瑞典、香港、马来西亚、泰国、沙特、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xPON的产业发展方面,EPON的后续演进思路非常明朗,那就是10G EPON。EPON从千兆到万兆,演进非常顺畅,可直接继承1G EPON、10GE以太网的一些技术和产业链基础。所以10G EPON的产业链成熟得非常快,相关的技术标准已经正式发布。中兴通讯在10G EPON的研发上处于业内领先地位,2009年5月21日,中兴通讯发布了全球首台“对称”10G EPON设备样机,包括支持对称10G EPON的OLT设备和系列化ONU产品。2009年8月中兴通讯也在全球首家实现10G EPON产品试商用,预计在2010年二季度10G EPON将开始成熟的规模商用。

    10G EPON产业链的快速成熟,也坚定了中国电信运营商坚持EPON技术路线的决心。

    与此同时,中兴通讯也投入了很大的人力进行GPON的研发。GPON向下一代技术的演进相对来说比较复杂, GPON的后续演进路线还在讨论阶段,2010年之后可能才有相应的技术白皮书出现。

    中兴通讯在产品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产品的兼容性和继承性,以保护运营商的投资。中兴通讯现有的OLT设备,可以支持GPON、10G EPON的混插;中兴通讯也推出了世界首台下一代PON设备样机,这是一款满足现有技术应用并面向未来的多业务全光大容量高密度接入平台,能很好地向10G EPON、NG PON演进,是兼容EPON、GPON、P2P、10G EPON、NG PON的统一接入平台。

    在xPON领域的持续投入是运营商选择中兴通讯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坚实基础。


    记者:当前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热点得到了很多运营商、设备商的关注,中兴通讯近日也在海南召开了云计算技术论坛,能否介绍一下,在业务创新领域,中兴通讯有哪些规划?

    陈杰:中兴通讯一直致力于业务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在目前的三大热点领域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都投入了很大的资源进行技术积累和产品研发。这些领域并不是完全创新,都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组合和演进。相关的基础技术中兴通讯已经潜心研究多年,就云计算来说,其核心技术如虚拟化、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等都有超过6年的积累,同时中兴通讯已经围绕这些技术形成了一系列的软、硬件平台,这些平台已在中兴通讯的很多产品中得到应用。

    中兴通讯除了自身的技术发展外,还注重产业链的合作与发展,同国际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前不久在三亚召开的云计算技术论坛得到了众多伙伴和研究单位的支持,这次会议也是云计算技术的一次阶段性成果互动展示。

    中兴通讯注意到云计算技术在互联网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目前正致力于将云计算在通信领域推广,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当前的通信设备和软件服务当中,为运营商提供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易部署、更加可靠的新型“服务”产品。这些产品在设计模式和商务模式上和原有产品有很大的差异,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和以服务为中心的模式是新产品的核心。

    中兴通讯提供云计算基础设施、平台和应用的全系列产品。其中还特别提供快速开发电信和互联网业务的UOE(统一开放环境)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够简化和降低软件提供商开发通信服务产品的过程和难度,使第三方软件提供商能够在不具备很高通信行业背景的情况下也能够快速开发出通信和互联网融合的产品。开发者能把主要精力致力于业务创新而不是专业领域的细节实现,从而大大加快了业务革新速度。

    除平台外,中兴通讯还提供大量的云计算产品和服务。一方面,中兴通讯将原有的增值业务类产品进行“云”化,让增值业务能够直接提供云计算的服务。另一方面,在新的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直接使用云计算平台和提供云计算服务。

    此外,中兴通讯很早就认识到了产业链合作的重要性,建立了“中兴通讯+CP/SP+终端合作伙伴+运营合作伙伴”的良性的价值链生态环境,有效支撑了运营商的业务发展。在新形势下的业务创新领域内,同样需要合作才能共赢,中兴通讯在新的领域将一如既往地加大和各个领域的合作,共同推进软件和服务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中兴通讯的有线产品屡获欧洲宽带世界论坛Infovision创新大奖,如FTTx解决方案及承载网E-MSTP内嵌RPR解决方案,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陈杰:首先是我们坚持持续创新的产品战略。中兴通讯作为全球最早研发并成熟商用光网络设备的厂商之一,对光网络技术发展有着深刻理解和准确定位,在产品战略上充分重视。中兴通讯的光网络系列产品是公司重要的业绩来源,也是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之一,受到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我们在北京、上海、南京、深圳设立了研发中心和创新实验室,坚持持续创新的战略,保持承载网核心技术领先性和竞争力,帮助客户取得技术和网络的领先性。

    其次是坚持深入的市场研究。中兴通讯产品经营团队深入挖掘客户需求,组建了攻关团队,派出总工、市场总监、产品经理、规划经理、市场经理等专家深入一线进行市场研究工作。从市场环境、重要客户的关键需求、竞争格局等多方面入手,挖掘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寻找市场机会点。
第三是在产品差异化创新中,坚持“守正出奇”的原则。“正” 即产品的基本功能,比如在E-MSTP方案中,我们继承了MSTP的高可靠性、高稳定性、易于管理的优势,这些都是运营商的基本要求。“奇” 即产品的差异化亮点,E-MSTP方案就增强了分组业务的处理能力。这样的思路形成的设计方案既可以帮助运营商实现快速建设光网络,保护投资,又能全面提升传统解决方案的优势。


    记者:据了解中兴通讯的动力产品最近两年发展很快,目前的发展形势和方向是什么?

    陈杰:2009年动力产品线在中国通信电源市场获得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并且海外市场在亚太、印度、南非、欧洲等多个战略突破点取得进展,国际独立销售额同比增长200%,为后续的规模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范围内通信电源市场重新洗牌,全球MTO为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对通信电源产品的独立选型和集中采购模式会成为主流,这给动力产品在全球的快速和大规模拓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持续加大对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电源的研发投入,为CMPAK、 MTN、 TMI、 ET、 ETC等40多个运营商提供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并与高端运营商战略合作,为运营商定制开发各种差异化动力解决方案,如为印度市场运营商定制的共站电源解决方案。

    动力产品线未来3—5年的努力方向是推动国际市场独立销售规模增长,使产品综合竞争力进入第一梯队,成为通信电源行业全球主流供应商。


    记者:在与运营商的合作中,中兴通讯如何保障完善的服务与高质量的交付?又是如何看待在服务领域的发展?

    陈杰:中兴通讯有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有107个分支机构、9个物流运转中心、42个本地服务网点、7个区域服务网点,对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我们的售后服务团队向客户提供督导、软调、Turn Key(交钥匙)等多种服务模式供选择,每种服务模式下,都采用PMO方式运作和管理,确保优质工程。

    我们在全球正在执行和已经完成的有线网络Turn Key工程有上百个,比如已经完成的委内瑞拉CADAFE项目,传输网全长6800km,是一套具有多业务支持能力,大容量,高带宽,扩展能力强,业务接口丰富的DWDM和MSTP/10G SDH传输网络。我们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方式,确保完善的服务质量和高质量的工程交付。

    随着全球运营商的转型,业界主要厂商也纷纷进行战略转型,调整组织结构,整合资源,加大对电信服务的投入。电信服务的收入和占比逐年提升。中兴通讯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从通信硬件提供商向卓越的软件和服务产品提供商拓展。中兴通讯有线业务类的产品服务发展主要集中表现在:一,做好业务类和终端类产品的客户化定制工作。二,加大有线业务类运维托管产品的研发和投入力度。


    记者:最后,请您介绍一下中兴通讯有线业务产品的发展愿景和总体发展策略。

    陈杰:中兴通讯有线业务产品的发展愿景是2012年力争进入全球市场前三,成为全球领先的新一代有线网络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

    总体发展策略有三点:成本领先、快速定制、持续创新。

    成本领先是中兴通讯坚持的主要发展战略之一,中兴通讯有线业务产品一直致力于降低产品的成本,同时在方案上坚持降低客户的总拥有成本(TCO),帮助客户应对激烈竞争环境下日益加剧的TCO压力,帮助客户长期取得竞争优势。

    快速定制是中兴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中兴通讯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定制。
 
    中兴通讯坚持持续创新的战略,保持核心技术领先性和竞争力,帮助客户取得技术和网络的领先性。

人物简介

陈杰,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负责中兴通讯有线产品在全球的研发和销售。
1989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
1995年毕业于纽约大学,获双硕士学位。
1989年—1992年,任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开发部主任。1995年—2002年在美国AT&T贝尔实验室任高级研究员和研究部主任,后任中兴通讯美国分公司总经理。
2002年—2007年,担任中兴通讯副总裁及网络事业部总经理。
2007年至今,担任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
陈杰女士拥有丰富的技术及专业知识以及20年电信行业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