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电源市场分析
2009年被称作中国3G的元年,3G网络的建设直接带来达上千亿元规模的投资,配套设备同步增长,通信电源需求旺盛。2009年,中国通信电源市场收入达到37亿元人民币,较2008增长了27.6%,通信电源出货量达35.7万套,较 2008年增长了 8.5%,如图1所示。
图1 2007—2009年中国通信电源市场出货量
中国通信电源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2009年,中国移动及中国电信两家运营商对通信电源产品进行了公开招标集采,中国联通则沿用2008年的集采份额。根据各运营商的集采数据显示: 在中国移动的集采中, 艾默生以28%的份额排名第一;中国电信的集采中,中兴通讯位居第一,占有31%的集采份额;中国联通的集采数据显示,中兴通讯达40%的份额,以绝对优势位列中国联通集采第一。
根据2009年三大运营商对通信电源的集采结果,中兴通讯、艾默生、中达三家厂商占据了约80%的市场份额,三家厂商的出货量份额相差不大。其中中兴通讯以30.5%的份额,位居中国通信电源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一位。艾默生位居第二,占27.4%,其后是中达,占23.2%。图2是2009年中国通信电源市场竞争格局(以运营商集采数据为主要考量基础)。
图2 2009年中国通信电源市场竞争格局
需求分析
2009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都对通信电源产品进行了批量采购,三家运营商采购规模相差不大,其中中国联通的集采量略高于其他两家运营商,占36.0%的份额。图3是2009年中国通信电源市场运营商集采情况。
图3 2009年中国通信电源市场运营商集采情况
主要厂商综合竞争力评估
应用Frost&Sullivan公司GEM研究方法,从增长战略及实施力两个纬度,综合评估中国通信电源市场主要供应商,如图4所示。
图4 中国通信电源市场主要厂商综合竞争力评估
中国通信电源市场驱动力和约束力分析
市场驱动力
● 电信网络向全IP化、宽带化和移动化方向发展,决定了通信电源的快速发展
从电信网络的技术变化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来看,电信网络的技术演进趋势将会向全IP化、宽带化、移动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业务体验,网络功能移动化、移动与固网的融合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移动设备、数据通信设备和通信电源等将会成为未来通信设备的增长重点。
● 国内运营商全业务发展,将会带动通信电源市场的快速增长
全业务运营得到高度关注与系统性提升,国内运营商纷纷采取行动促进全业务发展。全业务的运营,就需要全业务的网络支撑,通信电源等设备将在未来有很好的发展机会。
● 三网融合将进一步促进通信电源发展
2010年1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明确提出阶段性目标和重点工作。从长远角度看,“三网融合”有利于通信行业的发展,通信电源也会受此影响而蓬勃发展。
● 3G浪潮增加大量通信电源需求
3G浪潮为通信电源带来了新的机会。2009年作为3G中国元年,3G拍照发出。通信电源是整个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关键。在3G爆发和改革后,运营商加强通信基站覆盖范围,这将带来大量通信电源需求。
市场约束力
● 节能减排对通信电源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移动电话等网络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网络速度和网络带宽的提升,现在的通信产业规模越来越庞大,整个产业的能耗和CO2排放比传统的航空业也大许多,并且以更快的速度在增加。 通信设备制造商必须积极推行绿色计划, 将节能减排纳入产品设计规划中。 因此,这对通信电源产品未来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通信基站、设备越来越小,所需电源功率也越来越小
3G网络的建设有建站速度快、电源功率小、交直流供电并存等特点。随着3G建设的火热展开,共基站现象的增多,运营商愈加注重电源产品体积的小型化。所需电源功率也越来越小,这对通信电源的发展将是一个挑战。
中国通信电源市场收益预测
随着3G的发展及三大运营商全业务需求的进展,2010年中国通信电源市场收益预计达到38亿元人民币。然而当发展相对成熟时,每年新增的通信电源需求有减少趋势,2011—2012 年市场收益预计可达34亿元。图5是2008—2012年中国通信电源市场收益情况。
中国通信电源产品技术趋势
● 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宽的使用环境温度
随着运营商的设备的不断增多、用电量加剧、机房面积紧张等客观因素的存在,推动了电源产品的升级换代,为了更好适应环境,提高产品可靠性,220Vac工作的通信电源一般能够工作在120~290Vac,环境适应能力也由传统的45℃提高到60℃,甚至达到75℃。
● 智能通信电源技术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巨大网络设备需要的大量人力、物力投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智能通信电源技术能通过因特网监测状态和质量控制。
● 数字通信电源技术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逐步表现出了传统模拟技术无法实现的优势, 如: 采用全数字化控制技术,有效地缩小电源体积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对用户的适应性。整个电源的信号采样、处理、控制(包括电压电流环等)、通信等均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获得优化的一致的稳定的控制参数,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控制方式。
● 绿色通信电源技术
环保的一方面的指标是,通信电源的电流谐波符合要求。降低电源的输入谐波,不但可以改善电源对电网的负载特性,减小给电网带来严重的污染,也可减少对其他网络设备的谐波干扰。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材料可循环利用和对环境无污染。这方面需要产品满足《电子电气产品的废弃指令》(WEEE)/《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
● 分散化和模块化交流电源
运营商已提出要求:不间断电源(UPS)单机额定容量应不超过400kVA;由多台UPS单机组成的UPS系统额定容量不宜超过800kVA。提倡采用几个中等容量UPS系统分散供电,避免大容量UPS系统集中供电。目前,模块化交流供电技术受到关注,不少厂家正抓紧对相关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