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城轨云平台助力绿智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4-07-09

项目概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与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岛地铁运营里程增达348公里,运营里程稳居全国前十,串联东西两岸、七区一市,实现对主要商圈、交通枢纽、医院全覆盖。青岛地铁开通速度越来越快,大规模建设的背后给青岛地铁建设、运营、运维智慧化带来较大压力。主要体现在云平台、大数据及智慧化应用建设投资规模化,需关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运营线网化,需强化各板块、领域间的协同联动,并借助智慧化手段辅助运营能力提升;运维复杂化,设备分散、品牌型号不一,智能运维水平亟待提升。整体需补充短板,优化提升,实现从信息化管理者向数字化引领者的角色转变。最终建设为行业领先、世界一流的绿智地铁企业。

 

项目实践

       6号线一期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自开工以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致力于打造一条“智慧之轨”。列车采用的TACS系统,是青岛地铁集团牵头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控制系统,是国家发改委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点工程和中城协示范工程。它将轨旁主要设备的功能分散到列车上,实现列车之间的直接“通话”,后车能够获取前车的状态信息,并自主根据前后车辆运行情况调节列车运行速度,被业界誉为“最聪明”的地铁列车。

       作为青岛第一条上云线路,青岛地铁6号线实现中心云平台和站段边缘云两层架构统一,由中心云管平台进行运营、运维管理。青岛地铁大数据中心实现集团智慧化应用领域创新,整体实现青岛地铁数字化转型。青岛地铁采用丰富的云+大数据技术为核心,建设青岛地铁集团“智慧大脑”。

青岛地铁建设一套智能、高效、可扩展的城轨云平台,构建易于管理、动态高效、灵活扩展、稳定可靠、按需使用的城轨云平台架构,实现“云、网、智、端”异构全域混合资源的“一站式”管理,全面支撑城轨业务应用模块,满足城轨生产业务对安全、性能、实时、节能等方面的需求。

 

file
青岛地铁6号线城轨云系统架构

 

1、软硬件全解耦,城轨行业最兼容开放的云平台

  (1)全面兼容开放

      云平台在项目中提供标准的南北向接口,对所有产品进行全面测试,避免兼容性风险,充分发挥不同厂商优势特点,建设灵活的行业生态,完善云底座的生态环境,开放度业内领先。

  (2)架构优化

      云边协同架构,结合青岛地铁智慧车站建设需求以及车站侧对数据实时性的要求,打造了中心+边缘站段两级云平台架构;实现大量车站级数据在车站级就地处理,减少硬件设备分散重复建设,降低骨干网带宽负担与中心电力资源负荷,提高安全性。

   “矩阵式”容灾,城轨云平台支持数据中心内部虚拟机自愈、虚拟机异地重生;支持数据中心之间的平台级容灾,通过容灾编排工具实现业务虚拟机容灾切换自动化;通过两级云平台的云边协同架构,实现数据中心到车站的降级服务。

      基于IP的主备容灾,青岛地铁安全生产网业务基本都是基于IP地址访问的传统业务,借助容灾编排工具,为青岛地铁打造基于IP的平台级主备容灾方案,业务系统IP地址无需变动,满足城轨业务无需改造的需求实现容灾自动化切换。

file
青岛地铁6号线列车实现全自主运行

 

    (3)产品业务相融合:

       列车控制系统是控制列车安全、准时运行的指挥部。TACS系统基于云平台实现国内首次车辆与信号的深度融合,对传统系统的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重组,其全新的系统架构、资源化的设计理念,颠覆了行业对列车控制系统的认识,如同为地铁列车装上了“智慧大脑”和“眼睛”,实现了列车的自我导航、自我决策与自我控制,整个运行过程无需人工介入,极大地提升了运营效率与安全性。这一技术的突破性应用,不仅是中国地铁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也是全球范围内轨道交通技术迭代升级的典范。

       上云业务组播需求采用Vxlan组播,针对青岛地铁PIS、PA等定制化云内Vxlan组播流量方案,有效减轻云内网络设备流量负载,同时也降低云内网络阻塞风险以及骨干网带宽占用。

 

file
典型上云场景-PIS

 

       为了保障业务的平滑上云,城轨云平台制定云上冗余AB网,充分保障业务双网独立,实现网络故障隔离,满足传统OT业务的上云网络需求。

全栈云平台面向青岛地铁传统安全生产业务,城轨云平台提供完备的IaaS层服务,计算、存储、网络可弹性伸缩、动态调度;面向青岛地铁智能运维业务云原生需求,城轨云平台立足容器集群、微服务等云原生技术构建高效容器云底座,同时引入数据库、中间件等,满足创新业务的实际需求。

    (4)可靠性云网底座

       国产自主可控,青岛地铁城轨云平台工业级安全操作系统CGSL,可靠性高达99.9999999%,云平台可靠性高达99.999%,并部署国产化资源池,保障整体业务安全可靠。

       支持超大规模集群,城轨云平台单资源池可管理云主机大于5000台,可管理虚拟机大于50000台,可有效满足青岛地铁远期25条线路的接入需求,给未来的“以线扩网”预留了充足的扩展空间,满足线网云部署需求。

CPU智能节能,在青岛城轨云建设中应用领先的CPU节能技术,对有潮汐效应的虚拟机(如自动售检票系统等)具备动态频率控制,现场实测能够节省30%以上的服务器能耗。

2、支撑数据治理与开发全业务流程的大数据平台

       青岛地铁以数字化底座为基础,融合建设、运营、开发经营资本运作五大赛道+企管核心数据,以数据驱动业务优化、组织变革、流程再造。通过数据中心实现城轨业务的统一部署,资源分配,数据融合,实现两大关键点:应用标准化、规范化,统筹集约共建共享;实现跨部门、跨网域的数据共享,多专业数据共融,协调配合,助力城轨智能化、智慧化发展。

       以整个大数据中心以各系统的数据源为基础,在上云的同时,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在数据中台进行数据治理,往上形成数据服务和应用,整个流程以数据标准体系为依据,以一体化运维服务作为支撑,为上层决策分析提供支持,形成集团总览,首先提供给个五大赛道的垂直板块,同时也形成集团、企管各领域决策专题。

 

file
青岛地铁大数据中心系统架构

      (1)数据资源统一管理

      围绕数据资源全生存周期管理

      制定集团统一的数据管理体系,建立数据标准,为数据资源统一管理、数据要素市场化奠定基础。

      (2)统一服务应用,简化数据检索和使用过程中多系统、数据库频繁切换的步骤,实现降本增效。

      (3)为数字化管理提供支撑

      结合地铁生产和业务数据,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以领导驾驶舱、决策分析系统等直观的方式向集团决策者  和管理者提供更准确、及时、全面的决策信息。

      (4)为人工智能提供高质量的数据资源

   “无治理、不分析”,没有高质量的数据,就不会有可信的AI。数据治理是人工智能基础,为人工智能的学习和训练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输入。

      集团大数据中心项目中采集安全生产、内部管理、外部服务全网域的实时和离线数据,实现城轨采集场景的100%覆盖,提炼了11个主题组,63个主题域,800+指标,使得数据治理全流程可视化,真正支撑了端到端业务应用开发。

3、数字底座助力地铁绿智化建设

       青岛通过地铁拉开大青岛的框架,铺设地铁线网拉近各个区域之间的距离,随着运营里程数增多,最直观的经济效益愈发明显。

       与传统物理服务器、交换机分散部署建设相比,城轨云可实现集中部署,并且防火墙、机柜、机房等数量部署数量均会相应的减少,减少设备成本;云平台软硬件弹性伸缩,运营简便,可降低扩建成本:设备部署数量减少后,电力成本可减少35%左右;集中式部署可提供统一的硬件基础设施监控,运维智慧化,备品备件提供方便;避免单独建设数据中台,提高各业务系统平台间共享计算、决策方案,提高数据共享服务能力。

       经统计,青岛地铁基于云平台节约各设备系统计算存储资源的采购费用约500余万,为各业务系统可节约单独建设数据中台费用近1000万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对车站能耗数据的统计分析、指标对比,便于工作人员掌握车站用能情况、控制非必要用电、实现节能减耗。应用上线后实测车站节能5%以上。在云平台上构建智能照明应用后,可根据时间和环境的变化精准设置不同的照度,实现节能,比传统照明模式节约用电50%以上。

       目前青岛地铁已实现实现机场、铁路、商圈等重要枢纽全覆盖,青岛轨道交通数字化转型提升了青岛轨道交通整体服务水平,推动城市信息化和智慧化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为青岛轨道交通和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经验总结

       2024年4月,青岛6号线开通运营。统一的数智平台为数字化转型引领奠定基础,在提升列控智能化水平、线网顶层设计、全面兼容开放、数据治理与开发全业务流程、节能减排方面均为业界领先。近期一度摘得财富最具影响力物联创新榜、ICT中国·创新项目 杰出“创新应用”、可信云用户最佳实践等业界知名奖项。

       展望未来,青岛地铁将继续做好创新这篇文章,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推动青岛地铁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绿色低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为推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实现交通强国目标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