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由于三网各自存在容量资源有限、转移效率不高、技术过于个性化等诸多问题,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IPTV的特点和在视频领域的优势使其成为“三网融合”的最佳切入技术。一年来,IPTV在中国得到大规模应用,用户数越来越多,部分省市用户规模已经逼近了300万。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群,电信运营商的运维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提供端到端优质的服务质量,电信运营商不得不寻找更有效的工具与系统来解决IPTV运维中遇到的难题。
由于用户数量众多,IPTV运维部门每天会处理很多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故障与问题,如接入网络故障、IPTV业务平台故障、播放故障,并且会经常直接面对用户的投诉与抱怨,“电视看不了”、 “电视播放不畅”。这些发生在用户家中的体验问题,非常难以进行故障定位与排查。例如,仅一个IPTV节目播放不畅的故障定位流程,就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系统,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与数据收集分析,并且可能需要到用户家中进行故障排查。因此,服务质量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IPTV业务质量模型及管理方案
目前尚无国际规范对IPTV业务质量进行完整定义,国际标准组织ITU正在着手IPTV GSI(Global Standard Initial)工作,以推动全球IPTV标准化进程。其中,暂时还没有定义IPTV业务质量,仍沿用了ITU-T P.10/G.100中对QoE的定义。IPTV GSI指出,IPTV QoE同时包含主观评估质量和客观评估质量两部分内容,前者主要根据人眼视觉系统来评估视频质量,通过主观感受来评估体验质量;后者则可以定义各种客观指标,并采用相应的测试工具进行测量。
运营商不仅关心IPTV业务质量定义,更重视如何量化IPTV业务质量,如何建立IPTV业务质量的指标体系以指导现网的运维。因此,需要根据IPTV所涉及的技术环节,建立IPTV业务质量的评估模型。
在IPTV业务质量模型中,MOS(Mean Opinion Score,主观平均得分)是一种从用户感知的角度来评价视频质量的评价方法。采用5分制评价,其中5分为很好(Excellent),4分为好(Good),3分为中(Fair),2分为差(Poor),1分为不可接受(Unsatisfactory)。
目前业界已经有一些针对IPTV的SQM(服务质量管理)方案,可以在整个IPTV运维环节中监控或测量IPTV的服务质量指标,帮助运维人员及时发现问题以及辅助定位。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案:
IQAS系统提供全面的IPTV服务保障
针对以上系统或工具的缺陷,结合多年的IPTV运维经验,中兴通讯推出了IPTV服务质量保障系统(IQAS)。IQAS系统综合了监测点与探针方案、先进的专家推理算法以及专家工具的优势,实现头端—IPTV业务系统—网络侧—用户终端侧的服务质量监控与故障定位,并与现有IPTV系统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降低了部署与维护的工作量与总体运维成本。
IQAS方案通过在头端、IPTV业务系统侧部署探针、用户侧终端内嵌探针,监测头端、平台侧与用户侧服务质量数据;通过专家库与推理逻辑计算与推导网络侧故障;通过协议跟踪功能分析终端用户的信令故障;通过专家工具帮助故障定位的确认与精确定位。IQAS组网示意图如图1所示。
IQAS系统紧密结合运维工作,设计了能够提升运维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的丰富功能。
此外,IQAS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机顶盒管理功能。IQAS融合了终端管理的ACS服务器功能,支持通过TR-069协议远程管理用户家中的机顶盒设备,甚至是家庭网关设备。IQAS的终端管理功能支持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的管理规范与扩展要求,能够远程管理任何支持TR-069规范以及相关运营商规范的机顶盒。
IQAS系统还提供了专家工具集合。机顶盒播测工具,支持远程控制、测试机顶盒,监控EPG页面、频道与VoD节目是否正常;媒体服务器媒体流抓包工具,支持远程抓取媒体服务器指定的组播流或者指定单播节目,分析节目编码以及相应的网络质量;机顶盒协议分析工具,远程获取故障用户的详细协议交互报文,帮助运维人员处理服务质量相关的疑难杂症。运维人员通过IQAS专家工具利器,必能事半功倍地解决几乎所有的服务质量故障难题,成为真正的专家。
IPTV的运维与故障定位一直是电信运营商头疼的问题,中兴通讯IQAS系统全面提升了运营商IPTV服务保障能力,助IPTV业务大发展。目前该系统已经在美国、越南、新加坡、俄罗斯、印尼等IPTV商用局以及中国一些用户规模非常大的电信局点得到了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