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电信网及其业务

发布时间:2003-11-26 作者:蒋林涛/Jiang Lintao

文章编号:1009-6868(2001)06S-0013-07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N915.9

  1 电信网的融合

  电信领域研究电信网发展趋势的专家认为:目前种类繁多的电信网是一种过渡形式,它 们最终将走向融合。电信网的融合方向是应用业务与承载方式分离,承载网将是一个统一的 数据网,所有的应用业务将在这个统一的数据网上工作。

  目前,对电信网走向融合的观点几乎已没有什么争议了,有争议的是融合到什么样的网 上去,是融合到基于TDM技术的网上去,还是融合到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数据网上去;如果 是融合到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数据网上去,那么到底是融合到采用面向连接技术的ATM网上 去,还是融合到采用不面向连接技术的IP网上去。对于前一个问题,即到底采用TDM技术还 是分组技术来融合电信网的争议不大,尽管目前没有定论,TDM技术也还在不断发展,但到 目前为止,TDM技术进展还不足以说明它有能力融合现有电信网中的所有业务,在实用方面 则差距更大,因而更多的人同意,今后统一的网将会是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数据网。对于第 2个问题,目前争议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在IP的QoS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使得人们对IP网能 融合现有电信网中所有业务的能力的怀疑加深。相反,ATM技术在QoS方面的优良性能使得人 们,特别是经营综合业务的电信运行商,开始受到重新审视。在这种情况下,要看清网络融 合的趋势就变得更为困难、更为迷茫和更为扑朔迷离了。

  必须承认,ATM技术是一种很好的技术。ATM网是一个基于统计复用技术、采用分组交换 技术的数据网。它采用的是面向连接的技术,能保证其上层业务的服务质量,的确具有能够 综合现有电信网上所有业务的能力。但是10多年过去了,ATM在商用上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成 功,相反连电信专家们都很难说清楚ATM在电信网上的位置(是在电信网的核心,还是在电信 网的边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条:其一是ATM技术的复杂性。ATM采用面向连接的 技术,其信令系统相当复杂,导致了系统的复杂性,而且ATM是工作在统计复用的条件下的 ,在该条件下要保证网上业务的服务质量,就需要引入十分复杂的流控技术,从而进一步导 致复杂性。其二是发展ATM的商业前提已不再存在。在提出ATM技术时,传输带宽是昂贵的, 为了节省宝贵的传输带宽,ATM采用了统计复用技术,希望用设备的复杂性来换取带宽节省 ,从而从整体上为电信运营商带来商业上的利益。由于传输技术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DWDM 技术的引入),传输带宽价格下降极为迅速。电信运营商不再希望用设备的复杂度来换取传 输带宽的节省。

  IP技术走的是另一方向。IP与ATM技术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采用基于统计复用的分 组交换技术。采用统计复用的分组交换技术的最大好处是网络中资源调度灵活,便于融合宽 、窄带业务。其不同之处是:IP采用的是不面向连接的技术,由于端到端的通信不面向连接 ,网内无需信令,大大简化了网络设备。IP不采用复杂的流控技术,IP网不保证其承载业务 的服务质量,也带来设备的简单化,与ATM设备相比,IP设备要简单得多。与ATM相同,IP网 也具有综合各种电信业务的能力,特别幸运的是传输技术的高速发展,传输带宽价格迅速下 降,IP宽带网快速建设,目前IP网中的各类业务实际上工作得都不错。当然目前这种情况只 能在轻载的IP网中实现,IP网存在的最大问题是QoS问题,该问题一旦解决,IP技术的发展 前景将不可限量。

  2 IP电信网

  电信网在经历了100多年发展史后,目前已进入有史以来最重大的变革时期,电信网正 在从电路交换网向分组交换网演进。10多年前发起的以ATM技术为基础的B-ISDN走出了重大 的一步,尽管它最终没能实现它预期的目标,但它优良的性能和良好的业务综合能力,指明 了电信网的演进方向。

  Internet 的成功,促进了IP网的大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们相信未来的电信网将是 基于IP技术的网络。这个结论计算机界的专家们认同,电信网的专家同样也认同。当然,电 信级IP网不是简单地将现有Internet 的IP技术搬过来,在网络节点设备做一些冗余备份以 增加网元设备的稳定性就可以了事的,IP网必须要有革命性的变化。这是因为,电信网和In ternet 网的理念不一样:电信网是提供商业服务的,它提供的电信服务是一种商品,因而 它要保证服务质量,要有足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能够确保售后服务能力,因此它必须有很 强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Internet 则不一样,其主要任务是实现计算机互联,并在此基 础上用户可以获得一些服务(注意:这种服务不是网络运营商提供的),网络“尽力而为” 地提供传输服务,无服务质量保证,无售后服务保证,安全问题由用户自行解决。由于理念 上的巨大差距,必然导致电信级IP网绝不可能是简单的照搬。

  正因为如此,IP电信网将会有许多特点。特点之一是IP电信网必须要具有服务质量保证 ,它要保证向用户提供与原来电信网完全相同的服务质量。这种要求与原来Internet网有着 极大的差别,IP电信网对IP网,特别是IP网络协议提出了新的要求。特点之二是网络的高稳 定性和高可用性,IP电信网的网络必须是高度稳定、高可用的。在这一点上来说,它与IP互 联网就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来说,IP互联网的网络设备不是高可靠的,它的网络拓扑也是不 稳定的,IP互联网的高可用性是依靠其动态路由来实现的,它与Internet的开放性和无政府 性是适配的,因而必将导致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路由技术必须要有创新。特点之三是IP电 信网必须要具有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安全性。众所周知电信网是安全的,无论是基于电路交换 的网络(PSTN, ISDN, DDN),或是基于分组交换的网络(ATM, FR, X.25)都是安全的网络。IP 网则不同,IP网是不安全的,网络不承担安全的责任,网络甚至不去检查用户接入的合法性 ,源地址和接入实际地址的一致性,网络运营者将安全问题交给用户自己。这种做法与电信 网是大相径庭的,在安全方面,IP电信网对IP协议也是要提出要求的。特点之四是电信网在 地址规划方面曾下了很大功夫。首先它的地址分配是非常有序的,这样使得它的核心网设备 保持高效的路由表,并可进行高速转发。此外,电信网的地址规划是有充分余地的,不会因 为业务的发展而造成地址短缺,而影响业务的发展。Internet在这方面就完全不一样,由于 IP协议的设计者绝对没有料到Internet会发展到如此规模,更料不到Internet的发展会导致 一场电信革命,因而他们在设计IP地址时仅用了32位,地址分配采用“挤牙膏”的方式,用 一点挤一点的分配方案,因此增大IP地址空间、重新确定地址分配原则也是IP电信网的要求 。特点之五是电信网是将电信服务作为商品出售的,因而它应该提供十分良好的售后服务体 系。从电信网的观点来说,电信级IP网应有十分优良的可管理性、可维护性。IP一旦进入电 信领域,这个问题将成为大问题。

  IP电信网要融合现有电信网中的全部业务,并提供与现有电信网中相同的服务质量,IP 网的QoS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从技术上讲,特别是对目前商用的IP网来讲,IP的 QoS问题还 没有解决。所幸的是IP技术是计算机界和电信界的研究热点,IP技术在高速发展,目前的技 术发展表明,IP 的QoS是有望解决的。

  3 IP网的QoS问题

  对于IP电信网来说,IP网的服务质量(QoS)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没有IP的QoS就 没有IP电信网。对IP网的QoS问题目前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十分乐观,认为IP网的QoS问题 很好解决,由于传输技术的发展,带宽不成问题,用无限带宽来解决IP网的QoS问题是十分 容易。这样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客观事实是:资源的制造者和资源的消费者是一对矛盾的两 个方面,资源消费者在消费资源的能力上往往比资源制造者制造资源的能力更强,因而很难 保证网络能总处于无限带宽的优越条件下运行,而且从商业运作上来说,用无限带宽来保证 QoS也是不经济的;另一种说法则是:由于IP网不是采用面向连接技术,因而很难保证其服 务质量,要保证IP网上业务的服务质量,要为端到端业务建立连接,网络为该连接保留资源 ,从而来保证IP网上业务的服务质量。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曾经试图用面向连 接的技术来解决IP网中业务的QoS问题,RSVP就是针对此目的提出来的,结果未获成功,于 是就悲观地认为IP网的QoS问题无法解决。

  事实情况是,近年来IP技术发展相当迅速,IP网的网络设备性能提高也很快,尽管到目 前为止,IP网的QoS问题还没有解决,但目前IP技术的进展已经让我们看到解决问题的曙光 。

  (1) IP网的测量

  IP网QoS的3个主要技术指标是:丢包率、传输时延和时延抖动。在通信业务中,电话是 实时要求最高的业务,如果网络能很好地承载电话业务,就能很好地承载所有其它实时业务 。下面来看一看,现有的IP网的服务质量(QoS)能否提供电话业务要求的服务质量。

  根据ITU-T、ETSI等国际或地区电信标准化组织的研究结果,认为对于以分组方式来传 输电话业务,如果要获得优质的语音,其环路时延(RTT)应小于 300ms,时延抖动(Jitter) 应小于75ms,丢包率(Packet loss)应小于 1.25%。根据这3个指标,我们来看一看近5年来 ,IP网性能方面的进展,图1和表1给出了有关环路时延的比较。


图1 网络环路时延(RTT)测量曲线

  表1

World

Australasia

East Europe

North America

West Europe

South America

Asia

Australasia

3.95

714.74

300.68

454.68

389.69

373.59

East Europe

 

359.03

235.66

87.37

278.01

319.64

North America

 

244.24

69.44

153.23

223.06

203.83

West Europe

 

385.14

163.32

42.97

260.47

290.68

South America

 

626.39

421.45

590.69

18.93

780.00

Asia

 

472.57

327.85

321.99

447.02

24.00

Africa

 

770.90

804.67

804.15

 

 

Aria

 

 

772.00

416.88

 

 

 

 

 

501.30

 

 

 

Middle East

 

 

1108.97

 

 

 

Central America

 

 

436.00

 

 

 

  由图1和表1可见,5年来路由器技术提高很快。根据近5年的统计, RTT平均以每年20% 递减。但目前的情况来看,北美——北美之间,RTT=69.44ms,西欧——西欧之间,RTT=42. 97ms,应该说在这样的网络中去开放电话,应该可以获得很好的服务质量。

  图2、表2是涉及时延抖动的相关比较。


图2 北美与西欧之间的时延抖动曲线

  表2 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时延抖动(JITTER)

Median

US

W.Europe

E.Europe

US

2

4

15

W.Europe

4

5

22

E.Europe

18

11

29

Asia

18

14

46

S.America

20

17

38

Australasia

4

4

28

Africa

28

 

 

  目前,美国国内任意两点间的Jitter=2ms,西欧内任意两点间的Jitter=5ms,美国与西 欧之间任意两点间的Jitter=4ms,同样用此来对照电话对分组网的要求(Jitter<75ms),可 以看出网络的Jitter对电话服务质量也是可以充分保证的。

  图3、表3是涉及丢包率的相关比较。


图3 网络丢包率测量曲线

  表3 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网络丢包率

World

Australasia

East Europe

North America

West Europe

South America

Asia

Australasia

3.95

714.74

300.68

454.68

389.69

373.59

East Europe

 

359.03

235.66

87.37

278.01

319.64

North America

 

244.24

69.44

153.23

223.06

203.83

West Europe

 

385.14

163.32

42.97

260.47

290.68

South America

 

626.39

421.45

590.69

18.93

780.00

Asia

 

472.57

327.85

321.99

447.02

24.00

Africa

 

770.90

804.67

804.15

 

 

Aria

 

 

772.00

416.88

 

 

 

 

 

501.30

 

 

 

Middle East

 

 

1108.97

 

 

 

Central America

 

 

436.00

 

 

 

 

  从近5年的统计曲线来看,丢包率以每年50%的速度递减,这当然同样归功于路由器技 术的提高。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北美—北美之间丢包率=0.14%,西欧—西欧之间丢包率=0. 30%,北美—西欧之间丢包率=0.28%。同样,这样的丢包率可以确保很好的分组语音质量 ,用这样的网络去开放电话业务,可以获得与传统电话相同的质量。

  应该说,测量的结果是令人振奋的。当然有一点必须指出,由于目前传送网技术的高速 发展,特别是DWDM技术的应用,相对来说应用业务发展得比较缓慢,因而西方发达国家的IP 网处于轻载的状态,今后网络中的业务发展了,当网络处于相对重载的情况时,测量结果将 会不同。这个测量结果至少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近年来路由器技术发展迅速,各项 主要技术指标都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使IP网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二,只要在网络设计 上能做到对某一类业务保证不是处于过载运行,网络就能保证业务所需要的服务质量,从而 也为IP网的QoS指出了方向。

  (2)有关IP网QoS问题的研究

  近年来,IP网的QoS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特别是近年来IP技术要进入电信网,下一 代的电信网将是IP网,所有的电信业务将由IP网来承载,IP网的QoS问题更成为热点中的热 点。一般认为,IP网的QoS问题可以有3种解决途径:

  • 面向业务端点连接的技术:采用面向连接的技术,为每一对业务端点间的连接向IP网预约 资源,以保证建立在该连接基础上业务的服务质量。
  • 面向流的技术(Inter-serv):采用面向连接的技术,为同端点、同类别的流向IP网预约 资源,以保证建立在该流基础上业务的服务质量。
  • 面向类的技术(Diff-serv):为不同类别的IP信息分配网络的传输资源,以保证不同类的 信息在IP网上获得与该类信息相适配的传输资源,以确保IP网上业务的服务质量。

  面向业务端点连接的办法显然是不可取的。面向业务端点连接的QoS保证的技术基础是R SVP,为了保证业务的服务质量,RSVP要求该连接途径的路由器中必须为该连接保留“软状 态”,仔细考虑一下就立即会发现要为数量庞大的业务连接去保留“软状态”,在大网上是 根本做不到的。同样,面向流的办法也有其很大局限性,面向流的技术与面向业务端点连接 技术相比有了提高,这主要归功于它的“聚类作用”,由于将相同性质、相同端点的业务流 聚类为一个流,实现的复杂度大大下降了,但它的技术基础同样是RSVP,RSVP同样要求路由 器保留软状态以保证基于该流业务的服务质量,因而在一个网中这样的流就不能太多,过多 将导致实现复杂度的急剧提高,因而这种方法的扩展性是比较差的。

  面向类(分类服务)与上述两者都不一样,它不是以端到端连接为基础的,而是以网络的 传输资源按业务类别来分配为基础。不同类别的业务在网络中分配能充分保证其服务质量的 传输资源,从而保证IP网中业务的服务质量。一个类似的例子是城市的道路系统。城市的道 路系统是一个不面向连接的网络,它“尽力而为”地疏散着城市中的交通流量。将马路中的 诸车道分为公交专用车道和其它车道,公交专用车道用来保证公交车的服务质量(准点到站) ,这就是以分类服务方法来保证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十分有效,已在世 界范围内广泛采用。可以类比,分类服务用于IP网同样会有很好效果,只是分类不宜过多、 过细。不同类别信息对网络传送资源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类别的IP信息分配不同的网 络传送资源,从而确保IP网上业务的服务质量。对于IP网来说,分类服务技术是解决其QoS 问题唯一正确的方法。再结合前述的测量结果,可以认为,只要IP网全网能提供有效的分类 服务支持,随着IP网上网络节点设备性能的不断提高,IP网的QoS问题是可望得到解决的。

  4 IPv6问题

  90年代初期Web 的应用,导致Internet的爆炸性发展,IP技术专家敏锐地感觉到,IPv4 将不能满足IP网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必要立即开始下一代IP网络协议的研究。1992年IETF成 立IPNG工作组;1995年夏IPNG工作组完成IPv6的协议文本;1995~1999年完成IETF要求的协 议审定和测试;1999年成立IPv6论坛,开始正式分配IPv6地址,IPv6的协议文本成为标准草 案。IPv6拥有十分丰富的地址资源。受到IPv4地址资源考虑不足的影响,IPv6的设计者一下 子将地址长度扩大了4倍,从IPv4的32bit地址,扩展到IPv6的128bit地址。如果将这些地址 平均分配,则地球上每一平方米可获得几百万个IP地址,这是一个极大的地址空间,从目前 人们的实际需求来看,很难将这样大的地址空间消费掉,IPv6具有足够宽广的地址空间,尤 其是在Internet爆炸性发展,IPv4地址已成为紧缺资源的今天,IPv6的这一个特点无疑是极 为重要的优势。

  目前IPv6已经颁布,128bit地址也已确定,IPv6启用后,再也不会为地址而发愁了。但 是,IPv6地址的规划仍然是大问题,需要下大力量去做。合理的地址规划将可大大提高地址 的寻址效率,可以大大减小路由表中的路由条目,从而能够极大地提高IP网络的性能。

  移动IP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它涉及IP网对个人的移动性、终端的移动性和系统的移 动性的支持。与目前无线移动通信不同的是:移动IP主要讨论的是IP协议对IP网中移动性的 支持问题。由于目前广泛使用的IP网是IPv4的网,因而移动IP必然是先从IPv4入手。

  对于IP网的移动性来说,它涉及的业务有两类:非实时业务和实时业务。这两类业务对 协议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于非实时业务,传输时延不是关键参数,非实时业务在传输过程中 采用迂回路由是可以接收的。传输非实时业务的要求是:在通信过程中,不论个人、终端或 系统移动到何处,业务的通信连接(TCP连接)必须保持不断,对于非实时业务移动性的支持 ,IPv4协议已经可以做到。对实时业务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传输时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参 数,它不能容忍采用三角迂回路由来进行通信,在这方面IPv4就很难处理,IPv6则有可取的 解决办法。因此,在移动IP方面,IPv6 是有特点的。

  IP网的QoS问题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也是至今IP网中解决得最不好的问题。IP网的QoS 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它的发展,已成为必须立即解决的问题。从协议来说,IPv4是考虑QoS问 题的,它的TOS字段,就是用于区分服务类型,并以此来提供不同的服务。不幸的是IP网的 设计者定位IP网是一个提供“尽力而为”传输服务的网,因而IP网不提供对不同类型业务提 供分类服务的手段。在实际网络中,网络设备甚至不对TOS作任何处理。当然由于TOS 字段 是在IP报头之中,对TOS的处理亦是一个不小的开销。

  IPv6在QoS上的考虑主要是设定了通信流类型(8bit)和数据流标号(20bit),当然这28bi t只是用来指示特定的数据流,真正QoS的实现还要网络设备采用特定技术来实现。从本质上 来说,IPv6的这个28bit与IPv4的6bit TOS的用途是类似的。从IP网来说,特别是在传输成 本大大下降的今天是否有必要引入对流的标记,这是一个十分值得商榷的事情。因而IPv6在 QoS上的改善是存在疑问的。

  安全问题是IP网中永恒的问题,当然这与IP网的网络协议有关,更重要的是与IP网的管 理机制有关。从本质上讲,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网络其安全强度是相仿的,但大家都承认X. 25网的安全性要极大地优于IP网,其真正的原因是网络的管理机制而不是协议机制。举一个 最简单的例子,对X.25网来说,网络设备要对源地址进行严格检查,凡是源地址不符的分组 都将会被抛弃,源地址与接入端口是严格绑定的,这样一来,X.25网的安全确实会好得多。 IP网没有去做这类事(诸如源地址检查、源地址与接入端口绑定等)。这些都是造成IP网安全 问题的原因,当然X.25网与IP网还是不可比拟,IP网中的情况要复杂得多。

  IPv6在安全性是有周密考虑的,IPsec是专门为IPv6设计的,有IPsec的配合,IPv6的安 全性的确是大为改善,它的确已经有能力做到提供用户与用户之间端到端的安全性,从网络 提供者来说这是足够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IPv6还迟迟不能推广使用,IPsec却已经开始 用在IPv4的系统中了。尽管IPsec是伴随IPv6产生的,但是从目前来说已不成为其特色,当 然由于IPv6有专用的安全报头,从使用方面来说还是比IPv4方便。

  IPv6从提出至今已有近10年的历史了,但是迄今为止,IPv6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从国 际上来说,美国是IP网络大国,IP网的主要技术出自美国,IP网络的主要设备供应商也主要 是在美国,由于发展过程中的原因,IP地址(IPv4)的分配是极为不均匀的,美国拥有绝大部 分IP地址,一个运营商可拥有一个A类地址,甚至一个大学也拥有一个A类地址,IPv4地址对 美国来说并不紧张,因而,美国的设备制造商并不热衷于开发IPv6产品。另外,从客观上来 说,Internet网已经非常庞大,资金投入已经非常巨大,而且这个网已经进入大规模商用, 这样一个网络要进行改造谈何容易。何况,目前实际上并没有找到从IPv4到IPv6的平稳过渡 的策略,从而导致IPv6很难有长足的进步。

  从国内情况出发,Internet在中国发展也已近10年,其网络规模已相当可观,要将一个 商用网由IPv4改造为IPv6也是困难的。但是,IPv4地址的严重短缺问题在严重地威胁着我们 ,特别是严重影响着IP网的持续发展,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性措施,眼前IPv4地址相对有 所缓解,但是中国的人口基数很大,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很好,固定通信网规模已达世界第二 ,移动网规模也是世界第二,目前数据网特别是IP网发展势头很好,可以设想在一、二年内 IP网的规模也将世界第二,甚至世界第一。对于固定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网由于规划得好,号 码资源不会影响发展。IP网的情况就不一样了,IPv4地址本来就短缺,它是无论如何也无法 满足中国高速发展的需求,从技术上讲,尽管采用私有地址,采用NAT转换技术可以解决部 分地址问题,但是大量的实践已表明这不是个好办法,而且临时性的措施会后患无穷,最好 的办法是及时采用IPv6技术。

  当然在中国发展IPv6也并不容易,一般来说运营商是顾及眼前利益的,它采用目前技术 成熟的产品来组网,以获取利益,而设备制造商是盯着运营商的,运营商要什么,他们就生 产什么,这样二者之间就成了一个死结,从而导致IPv6发展不顺。对于中国来说,通信主管 部门负有引导国内通信业发展的责任,一般来说他们不直接与短期经济利益挂钩,因而便于 从长远利益来考虑问题,从发展的眼光来指导产业的进步。IP网的高速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 的时代趋势,从发展的眼光看,IPv6是势在必行的。在通信主管部门的引导下,专业技术支 撑单位的积极配合下,选择一至两个大运营商进行IPv6网络的规模试验,取得经验后,再加 以积极推广,可在IP网的建设上创造出新局面;也可以选取一二个有实力的投资商,特许采 用IPv6技术来组建IP电信网,从而可以推动IPv6的发展,为今后国内IP网络的发展打下可持 续高速发展的基础。

  5 IP电信网的业务

  下一代电信网将是一个具有高交换速率、很大传输带宽的IP网。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应该 归功于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实用化上有突破性进展以及单波长传输速率的迅速提高。另外,路 由器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新一代的路由器已经出现,全新的路由器硬件体系结构,硬件化 的路由表的查找和分组转发,使路由器的吞吐量提高了一至二个数量级,分组转发已下降至 微秒量级,新一代的高性能、大容量40~160Gbit/s路由器已经商用化,太比特路由器也已 出现,因而从技术上已经具备提供高速宽带网的条件。

  大量资源被制造出来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这些资源能不能被消费掉 ,有没有这样的业务量需求。人类生存的历史已经表明,有生产就必然有消费,生产得越快 ,消费得也就越多,永远是一个动态平衡。IP网上资源的制造和消费也将是动态平衡的,在 IP网上消费网络资源的大户是多媒体应用系统,目前由于网络资源不足,这些业务没有显露 身手,一旦多媒体业务使用起来,资源的消费将会成百上千倍地增加。在90年代时,就有很 多人预测21世纪将是多媒体时代,现在看来这个时间为期不远了。

  IP网络技术正从计算机网走向电信网,为了适应电信网对服务质量的要求,IP网络中采 用的技术将要作重大的变革,当然IP网不面向连接的技术和不作复杂的流量控制是必须保持 的,它保证了网络设备的简单和高性能。但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动态路由技术方面必须作重 大变革,主要是引入分类服务和电信级资源管理技术。在实现了变革后,IP网完全可以提供 令人满意的服务质量。

  信息产业部已决定开放接入网,在接入网方面引入竞争。可以肯定地说,制约多媒体业 务发展的网络能力“瓶颈”很快就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从数字信号处理及编码技术来看,图像编码技术和语音编码技术尽管从基本机理来说10 年来没有根本性的突破,但其进展是巨大的,编码质量不断提高,编码码率不断下降,把它 们用于开放多媒体业务已经够用。多媒体编码也在不断进步之中,Web中使用的HTML句法已 经具有将多种媒体进行混合显示的能力,在非实时环境下让人们获得了声文图的享受,尽管 这离真正意义的多媒体业务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不具有同步性,但能将声文图混合显示 已具有很大的魅力。在HTML句法的基础上,为了提供更大的显示能力,人们引入Java和Plug -in技术,增添了帧级同步技术,人们通过Web可以获得唇音同步的影视图像,更进一步在W eb系统中又引入Script技术,构造应用层级同步,从而在基于Web的系统中,可以构建真正 的多媒体业务。随着Web技术的不断扩展,基于Web的多媒体业务正在不断出现,基于Web的 视频点播(VOD)、基于Web的会议系统等已经在局部范围内使用。在Web系统中目前还没有引 入的是多媒体信息的同步技术,它是用于解决多媒体信息元(File或Object)复合结构之间的 同步,这是表示层句法中的同步技术,从标准方面来说,无论是对于File的句法同步标准还 是对于Object的句法同步标准都已存在,只是用得不多。这里有技术难度问题也有网络带宽 问题,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表示层句法中的同步技术必将会获得广泛使用。在IP 领域,大家都熟悉HTML、WML、XML等,但很少有人了解Hytime,随着多媒体业务应用的不断 扩展,表示层句法中的同步技术必将会获得广泛使用。

  多媒体技术的提出至今已有10余年的历史了,10年前在提出多媒体技术的同时,已经有 了很多业务应用的构想,ITU-T 对多媒体业务进行了严格的定义和分类。10年来,各国专 家们的任务是实现这些美妙的设想;10年过去了,在多媒体业务的应用方面,由于种种原因 它未能取得预期的辉煌,大部分多媒体业务系统还处于实验室阶段或小范围运行阶段。未来 10年,各国专家们的任务仍是实现这些美妙的设想,并努力克服阻碍多媒体业务应用发展的 “瓶颈”,由于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广泛引入,“瓶颈”将会被迅速打破 ,多媒体业务将会获得迅速发展,多媒体业务将会在IP网上获得广泛的应用。

[摘要] 文章从电信网的融合出发进行讨论,指出下一代的电信网将是IP网,由于IP电信网与IP 互联网有很大的理念上的差异,IP电信网将有它的一系列的特征。从IP电信网出发,文章讨 论了IP电信网的QoS问题和为了IP电信网的可持续发展而需要重点关注的IPv6问题,最后讨 论了IP电信网的业务。

[关键词] IP技术 电信网 多媒体业务

[Abstract] Holding the viewpoint that the telecom networks will converge at some time,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next generation telecom network will be the IP net work. The IP telecom network and the Internet are quite different in concepts an d the IP telecom network has a series of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dis cusses the QoS problem of the IP telecom network, and the IPv6 related issues th at are important to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the IP telecom network, as well as the services of the IP telecom network.

[Keywords] IP technology Telecom network Multimedia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