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成果显著,同时电信行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且由简单的规模竞争向效益竞争转变,由单纯的价格竞争向业务和服务等的差异化竞争转变。在这种形式下智能网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成为业务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
中国联通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同时经营移动(GSM和CDMA网络)、固定、数据、寻呼等多项电信业务的运营商,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目前其不同业务网络相对比较独立,各自向用户提供服务,没有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国联通亟需有效地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使得固定网、GSM网、CDMA网、数据网上的各种业务的发展互相促进。建设综合智能业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综合智能业务和服务是中国联通拓展用户覆盖范围、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用户的网络忠诚度的有效手段。
综合智能业务实现和建设方案的核心是业务的融合,即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考虑未来网络的演变,分步骤灵活快速地提供满足市场需要的各种综合业务。
1 综合智能业务解决方案
典型的综合智能网如图1所示。图1中虚线方框内部分为综合智能网的核心。
由图1可见,综合智能网因要同时为固定、GSM、CDMA和数据等网络服务,牵扯到的网络资源多,技术实现难度大,如何规划和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将对综合智能网的核心网元的主要功能及其建设原则进行介绍[1]。
1.1 综合业务控制点
1.1.1 功能介绍
综合业务控制点(ISCP)是综合智能网的控制核心,能够根据智能业务的不同,选择和执行不同的业务逻辑,同时控制业务交换点(SSP)、智能外设(IP)等的动作,实现智能业务。它主要实现以下的功能:
(1)呼叫和业务控制。包括业务逻辑选择,协议版本处理,业务逻辑执行,消息分配、接收与发送,特殊资源的选择与控制等。其通过与业务交换点/智能外设(SSP/IP)等交互来完成。
(2)计费功能。包括对业务计费的控制、用户计费数据的更新、计费数据的存储和传送等。
(3)数据、话务量管理和控制。包括数据库管理、业务数据管理、用户数据管理及话务控制管理功能。
(4)统计功能。为保证系统可靠运行、方便管理,需提供系统和业务所需要的各种统计功能。
(5)事物处理应用部分(TCAP)消息的编解码。对接收到的TCAP消息进行解码,供业务逻辑执行时使用。同时业务控制点(SCP)需要向其他物理实体发送消息,需要对TCAP进行编码。
ISCP不仅可以独立地为固定智能网、CDMA智能网、GSM移动智能网、数据网络提供用于专用网络的业务,而且可以同时为各种网络提供综合业务,如综合虚拟专用网(VPN)、统一帐户等。这要求ISCP必须能够同时支持与其他设备的接口协议,如CAP2、MAP Phase2+、WIN MAP、INAP、RADIUS、SMPP等协议。
部分国内厂商(如中兴通讯)的ISCP已可真正同时支持上述的多协议,且已经在中国联通各省分公司得到广泛的应用。
1.1.2 建设原则
ISCP的设备建设可根据网络情况灵活设置(既可以由原来的SCP升级而成,也可以新建)。但也要对投资、工程上的可操作性、建设速度以及对现有网络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统一考虑。
目前中国联通CDMA智能网已经通过全国联调和测试,而GSM网络和固定网络尚没有进行全网的升级和联调。由于从GSM网络(目前GSM网智能网尚不能升级为综合智能网)或固定智能网的SCP升级需要重新测试CDMA网络,工程量浩大,因此多个方面综合来看,由CDMA智能网升级改造方式最为可行。
考虑中国联调综合工程的可操作性、建设速度、对现有网络的影响和投资等多方面的因素,中国联通已经明确在各省分公司采用CDMA智能网升级的方案来建设综合智能网。
1.2 业务交换点
1.2.1 功能简介
SSP主要检测并触发智能网呼叫,向SCP请求信息并根据从SCP接收的指令进行处理。为便于各种业务的触发,SSP的最佳位置应是在发端交换局或关口移动交换中心(GMSC)。
1.2.2 建设原则
综合智能网SSP配置的总原则是充分利用原有的网路资源,即在原有已建设的SSP基础上分别在固定网、GSM网和CDMA网建设SSP,不但要满足原有各网路的智能网业务发展的需要,还应满足综合智能平台业务发展的需要。要充分考虑路由安排,解决话路迂回问题,减轻运营成本。
(1)固定网的SSP
在有本地网的情况下,固定网的SSP应尽量设在端局,对于没有本地网的地方可将已有的前置交换机升级为SSP,也可考虑将长途局作为SSP,从根本上解决话路迂回问题。而如果采用叠加SSP的方式,不仅需要增加新的网络设备,还将存在话路的迂回。
(2)GSM网的SSP
对于GSM网,由于目前全网并非全是目标网结构,对业务触发和开放范围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议GSM网尽快实现目标网,即将MSC/GMSC都升级为SSP。中国联通正在积极推动升级工作,很多省已经升级为目标网,但尚未进行全网联调。
在全网没有统一升级为SSP的情况下,综合业务的尽早开通可考虑两种方式:省内采用目标网的方式,省外采用话单回传的方式;省内采用目标网方式,省外采用叠加网的方式。
(3)CDMA网的SSP
CDMA网全网已经是目标网,每个MSC都是SSP。
(4)综合关口局作为综合SSP
综合接口局作为综合SSP,同时支持INAP、WIN和CAP2等协议。既可以对现有的业务触发,也可以对固定网、GSM网和CDMA网智能业务进行触发。通过原有固定网、GSM网和CDMA网的SCP与综合SCP互通,能实现各专业网络和综合网络智能业务功能的快速覆盖。
1.3 充值中心
1.3.1 功能简介
综合充值中心(IVC)主要用于存储充值卡的相关数据,并在ISCP执行业务时,对充值卡数据进行实时查询及修改。IVC对GSM、CDMA和综合网络的业务提供充值功能,如GSM网络的PPS业务、CDMA的PPC业务、综合网络的统一帐号业务等[2]。
IVC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3.2 建设原则
充值中心(VC)的充值需要SCP与VC的交互来完成,不同的网络采用不同的协议。IVC需为不同的网络服务,支持多协议,运营商不需要为每一个网络分别建设独立的VC。中国联通CDMA网络的VC原是为CDMA智能网建设的,支持WIN MAP协议。软件升级后可同时支持INAP协议,可为GSM网的预付费用户提供充值功能,能够满足综合智能网业务充值的需求(充值中心可为预付费PPS/PPC、统一帐号等业务提供充值服务)。因中国联通CDMA网络的VC已经可以升级为综合SCP,因此中国联通已经确定由原CDMA网络的VC升级的方式来建设IVC,不再新建专门的IVC。
1.4 综合智能外设
1.4.1 功能简介
智能外设(IP)主要用于完成录音通知发送、用户的双音多频信号接收、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等功能,目前IP大多仅发挥接收双音多频和发送语言提示作用。
目前IP大部分都与SSP合设。今后随着综合智能网新业务的发展,将需要大量的语音资源,传统的SSP内置IP无法满足要求,就需要建设独立的IP以满足综合智能网业务的需求。
1.4.2 建设原则
综合智能网是为多网络服务的,各个网络都需要IP,因此IP既可各网络分别建设,也可建设统一的综合IP。
(1)各网络建设独立IP
该方案为各个网络的独立IP分别加载业务语音,工程量和资金投入比较大,且不便于管理。
(2)建设综合IP
综合IP需同时支持INAP、CAP2、WIN MAP协议。该方案语音共用、管理方便、资金投入小。
建议中国联通采用综合IP的建设方案。通过软件升级,中兴通讯CDMA的独立IP可升级成为综合IP。
1.5 综合业务管理点
1.5.1 功能简介
综合业务管理点(ISMP)是一个业务管理系统,它能配置和管理智能网业务,并支撑正在运营的业务。它包括对SCP中业务逻辑的管理,业务用户数据的增删、修改等,也可以管理和修改在SSP(IP)中关于业务方面的信息。
业务管理点(SMP)对SCP和VC管理时,SMP与SCP、VC之间通过TCP/IP、X.25等数据链路来传送信息。
1.5.2 建设原则
由于目前对SMP和SCP间接口规程尚未形成规范,因此如果只选用一个厂家的SCP,可以设置一个SMP。如果SCP厂家超过一个,则各个厂家的SCP受各自SMP管理。
中国联通的综合智能网已经确定由CDMA智能网升级而成,只要将原CDMA的SMP升级为综合SMP即可,不需新建综合SMP,减少了投资。
1.6 接口机
1.6.1 功能简介
综合智能网不仅需要网元之间交互,同时也需要与外部的网元(如综合营帐系统、计费中心、网管中心、短消息中心等)交互。为网络的稳定与安全性,网元间需要专用的接口机。
接口机作为一个通用的外部接口程序,可以通过TCP/IP同时完成多个外部接入。根据实际需要,网络通过接口机实现营帐系统、计费中心、短消息中心、缴费中心、HLR等支撑系统之间的人机语言(MML)交互,完成开、销户等用户管理以及充值、扣费等营业管理。
接口机是外部网元与智能网的桥梁,同时起到隔离的作用。
1.6.2 建设原则
根据功能和处理能力,接口机既可合设,也可分设。与业务相关度紧密且实时性要求高的网络最好独立建设接口机,以免影响到业务的运行;而实时性或者处理能力要求不高的网络可合设接口机。如与PDSCP相连,处理实时PPC短消息的接口,因业务量大必须独立配置接口机。目前北京联通PPC短消息的实时接口机就独立建设的。
2 综合智能业务
2.1 综合VPN业务
综合虚拟专用网(IVPN)利用综合智能业务平台和现有网络资源(如CDMA网、固定网、GSM网)向某些企业、集团等提供一个逻辑上的专用网[3]。开通此业务后,集团内的用户之间可互拨短号码,且享受一定程度的资费优惠。企业、集团可对集团用户方便地进行管理,如短号码的定义、费用的管理等。
该业务具有以下特征:
(1)帐户属性
每个IVPN用户都有两个帐户:一个帐户是集团内用户的帐户(即IVPN帐户),另一个是作为普通签约用户的帐户(即个人帐户)。
(2)短号码属性
每个用户都拥有一个集团内的短号码,用于集团内用户之间通话时使用。
(3)网内呼叫
IVPN用户对同一个IVPN集团内呼叫,用户即可拨打短号码也可拨打真实号码(固定用户发起的呼叫一般需要前缀)。
(4)网外呼叫(IVPN用户为主叫)
一个IVPN用户向本IVPN集团以外的固定、移动用户发起呼叫。
(5)网外呼叫(IVPN用户为被叫)
非本IVPN集团的电话用户呼叫本IVPN集团内的用户。
(6)闭合用户群内呼叫
IVPN集团内同一个闭合用户群内的用户进行呼叫,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
(7)闭合用户群间呼叫
IVPN集团内不同闭合用户群间的呼叫,可以通过权限设置允许或禁止。
2.2 预付费统一帐号业务
预付费统一帐号业务是一种用户预先付费的业务。用户申请该业务后,在指定运营商那里使用该业务所发生的费用都从一个统一的帐号下实时扣除,并且用户可以给这个统一帐号进行充值。如在中国联通用户申请预付费统一帐号业务后,登记的一个或多个GSM、CDMA手机或固定电话(可绑定)的通话费用,以及使用165上网、17911、193等的费用都统一由一个帐户进行结算[4]。
2.3 其他业务
综合智能网不仅可以提供以上介绍的综合VPN和统一帐号业务,同时还可提供其他的综合或应用于特定网络的业务。
(1)固定网业务,如卡号业务等。
(2)CDMA网络业务,如预付费业务(PPC)、无线虚拟专用网业务(WVPN)、无线被叫付费业务(WFPH)等。
(3)GSM/PHS网络业务,如预付费业务(PPS)、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VPMN)、分时分区(CTD)等。
(4)综合业务,如综合亲情号码、综合被叫付费业务(IFPH)、综合位置等。
3 结束语
综合智能网建设不仅需要考虑上面描述的技术因素,还需要考虑非技术因素。首先应遵循中国联通总部的统一要求,并需结合各省市实际情况;其次因牵扯部门多,协调工作量大,需要统一协调和组织,不然将影响工程进度。
综合智能网平台不仅能提供综合VPN业务、统一帐号业务,而且能够快速方便地提供众多富有特色的业务,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充分发挥中国联通作为综合运营商的优势。
4 参考文献
[1] 中国联通, 综合智能业务平台的技术体制 [Z].
[2] 中国联通, 预付费统一帐号业务技术规范 [Z].
[3] 中国联通, 综合VPN业务技术规范 [Z].
[4] 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预付费用户综合智能网实时扣费接口规范 [Z].
[摘要] 文章介绍了发展综合智能业务的背景,论述了发展综合智能业务的必要性,给出了综合智能网的建设方案,提出了综合智能网的建设原则,并对综合智能网业务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综合智能网/综合业务控制点/充值中心/综合智能外设/综合虚拟专用网/预付费统一帐号业务
[Abstract] The background and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integrated IN (IIN) services are outlined first.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is then proposed, along with the principles of network construction. Finally, a brief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are given to IIN services.
[Keywords] IIN/ISCP/voucher center (VC)/IIP/IVPN/unified accounting system (U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