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ICT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07-02-01 作者:杨宏,李春炳

    20 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使信息技术的影响力成倍增长。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通信技术的深入应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信息技术(ICT)与通信技术本来在各自的市场独立发展,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这两个行业表现出了向同一方向演进的趋势,两类技术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两个市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网络、接入、终端、业务各个方面不断融合,进而催生出ICT,即信息通信技术。

1 ICT服务介绍
      ICT服务指的是融合信息、通信技术与应用服务的综合业务,主要包括系统集成、外包服务、咨询服务、软件开发服务等。从本质上讲,ICT服务是信息与网络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标志着以Internet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进入到了高级阶段,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管理还是家庭用户的通信服务都在这一阶段实现了质的飞跃。

      ICT服务平台是对现有多种平台/业务的整合,使不同产品在融合过程中相互补充,远远超过了产品简单叠加的效果,在运营方式上也为从“传统的业务提供模式”向新型的“组合营销业务提供模式”的转变的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另一方面,系统在开放式架构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和通信集成(CTI)技术+智能网(IN)技术+下一代网络(NGN)技术融合的方案,业务创新能力强、周期短,同时完全能够实现对今后新业务(新的系统整合)的支撑[1]。

      要实现完善的ICT服务,必须深入了解目前企业信息化现状,充分研究ICT服务如何真正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

2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和需求

2.1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状况
      中国中小企业近年来迅速成长,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一支主要推动力量。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亟待提升自身的各种能力,以求生存并持续发展壮大,其中,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的需求表现得尤为迫切。

      在中国,中小企业已成为发展经济、繁荣市场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基础,占经济贡献率的半壁江山。中国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数已达4 242万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达到320多万个,个体经营户达到3 921.6万户。

      目前仅有35%的中小企业实现了单机版的会计电算化,10%的中小企业实施了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架构下的进、销、存管理软件,实施了企业资源规划(ERP)和开展了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比例更低。上述数字说明,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还相当滞后,他们往往专注于本位产品的生产、销售和研发,绝大多数仍处于手工管理的水平,不能享受信息化对管理和销售带来的好处。究其原因主要有3点:
      (1)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知识和经验
      (2)缺乏资金
      (3)缺乏专业的IT人员

      由于各方面条件相对大企业差,中小企业一般都很难吸引到专业IT人员,再加上IT人才的频繁流动,保持高素质的IT人员成本高昂。

      概括起来,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瓶颈”可概括为9个字:基础薄、资金少、人才缺。因此,尽快找到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可行之道,实现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突破,进一步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促进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和传统企业流动,将蕴藏在中小企业中的生产力进一步释放出来,为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发挥重要作用至关重要。

2.2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需求
      根据赛迪顾问公司的预测,2006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投资整体规模将比2005年增长16.5%,达到1 427.7亿元,预计到2008年市场规模更将达到1 869.2亿元,未来3年整体规模将达到5 000亿元。2005—2008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1%,如图1所示[2]。


      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在企业管理的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差异,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同样存在阶段性,如图2所示[3]。


      由图2可知,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现具体分成3个阶段,需求内容可以分成3类:

      (1)网络服务需求
      中小企业要实现信息化,需要先组建相应的企业网,而IP是目前网络互连的事实标准,以此为基础,传统的网络服务延伸出了大量网络服务需求。最典型的包括:虚拟专用网(VPN)、网络安全、网络存储等等。

      (2)通信应用服务需求
      通信应用服务需求包括企业内部、外部沟通交流的通信需求,如企业总机、即时通讯、多方会议、人工秘书台、传真E(网络传真)等。

      (3)IT应用服务需求
      IT应用服务需求包括内部管理信息化和外部经营管理信息化。内部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进销存管理等,实现企业内部计划任务下达、公文流转、绩效考核、客户资源管理、企业资源管理等,帮助企业提高内部办公效率,企业运作效率;外部经营管理信息化包括通过企业网站、信息发布、信息检索等系统实现产品宣传、电子商务、订单管理、销售服务等,帮助企业提高知名度,促进产品品牌推广,扩大营销渠道等。

3 运营商的转型及相应措施

3.1 运营商转型
      从电信业发展过程看,目前传统通信行业正面临技术与市场的双重发展“瓶颈”。传统电信运营业面临的是发展的困难,单纯的语音服务已越来越难成为盈利的支柱,面对Internet的崛起,传统电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已成大势所趋,转型成为电信运营商拓展市场空间的必然选择。

      2006年,中国的电信运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3G牌照发放在即,电信运营商们都面临全业务竞争中的战略选择问题;网络技术的演进和升级,给运营商提供了全新的业务应用领域与空间;电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使国际化经营的步伐加快;电信管制进一步法制化,维护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正通过各种硬措施体现出来;国资委对运营企业的考核控制,正从以前单纯的结果性考核向战略规划控制与效益考核相结合的控制方式转变。在这种情况下,运营商决策层的判断难度加大。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拓展业务,企业应走经营专业化、投资多元化之路。运营商面向全业务运营转型的需求开始浮出水面。由此引发了业务结构、产品设计、业务运营管理方式、网络等方面的一系列调整和改革。图3所示是电信运营商可能的转型路径。


 

      对于运营商,企业的ICT服务市场空间巨大。面向企业的ICT服务,特别是面向中小企业的ICT服务,是电信运营商业务转型的一个关键市场。电信运营商拥有网络资源优势,可提供优质的通信服务,但面对信息化的浪潮,单纯的通信服务很难完全满足企业信息化服务的需求,通信服务需要与IT技术结合成为行业用户的整体信息化方案,才能获得可持续增长的条件。

3.2 构建ICT服务平台
      一直以来,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中小企业市场是电信运营商行业解决方案的空白。因此,电信运营商构建中小企业的ICT服务平台,以服务为核心、以租用为导向、以集成为基础的新一代ICT服务,可满足企业需求。通过ICT应用,可为用户提供移动的、个性化的、多媒体的业务环境和统一信息中心,促进人们的沟通和协作。面向中小企业的ICT服务平台,可及时为中小企业客户推出可托管服务,帮助中小企业以零成本打造虚拟IT部门。

      基于可托管服务,中小企业自身不再需要花费较大投入去构建IT服务体系,却可通过由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可托管服务,轻松享受高速互联网接入及网络代管、即时通讯、企业建站、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等多样化的应用和服务。

      如何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提出新的服务模式和个性化解决方案,将是运营商构建ICT服务平台成功与否的关键。从目前市场的反应看,ICT服务平台已受到了用户的极大欢迎,用户普遍认为该服务平台不仅降低了IT运作成本,而且提高了IT系统的服务质量。对中小企业而言,由品牌认可度高、实力强大的电信运营商来提供信息化一揽子服务无疑是一种双赢的方式。

      实际中可采用“基础通信包+行业解决方案+应用服务商平台”3部分互为补充的模式。基础通信包是电信运营商的传统优势项目,也是用户使用数据业务的保障,其中不仅有丰富的通信产品组合,而且网络代维、代管服务解决了用户的后顾之忧,创新的网络产品租赁方式更是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成本;行业解决方案是应用的灵魂,运营商可以为不同的行业用户提供顾问式的解决方案服务;租用应用服务商(ASP)平台则使用户可以快速获得服务。

3.3 ICT服务种类
      ICT服务平台包括应用门户、ICT应用、管理平台、通信网络等,具备开放的体系结构、统一的用户接口、集成的业务应用,支持方便的定制扩展和高效的运营管理ICT服务平台建设初期以通用型用户为基础,逐步发展行业高端客户,最终成为企业间电子商务平台。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企业用户可以在一个统一的环境中进行内外部交易和协作,扩大企业的营销渠道,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营销费用,提高公司收入和利润。最终可覆盖银行、证券、保险、政府、企业、教育、跨国公司等行业。

3.3.1 面向企业的ICT服务
      (1)中小型企业ICT服务
      构建中小企业信息化ASP平台,中小企业客户可以通过统一的语音门户、Web门户享受到通信类(如企业总机、短号互拨、一号通、多方通信等)应用服务,也可享受到信息类(如邮箱、自助建站、即时通讯、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进销存、信息安全等)应用服务。

      (2)行业企业ICT服务
      以“基础通信包+行业解决方案+ASP平台”模式提供服务。

      (3)大型企业(包括跨国公司)ICT服务
      以“产品+个性化订制”的形式提供服务。

3.3.2 面向家庭的、个人的ICT服务
      (1)家庭
      以社区信息建设为基础,以家庭用户为中心的ICT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各种与家庭相关的信息服务,主要包括:家庭空间、家庭理财、家庭医疗、家庭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公共服务、生活百事通、社区管理等。

      (2)个人ICT服务
      主要面向个人,包括个人生活、娱乐、工作等服务,当前开展此项服务,移动运营商优势最大,手机是为个人ICT服务提供便利的理想终端。

4 中国网通“宽带商务”平台

4.1 平台架构和优势
      经过长时期的调研和论证,并同软件业界及中小企业进行了多次研讨,中国网通认为:ASP模式是当前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中国网通率先把“宽带战略”确定为公司的基本战略之一,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高速的宽带网络、更全面和更个性化、定制化的企业用户通信解决方案,以期改变作为单纯话音电路提供商的角色。

      中国网通“宽带商务”平台是在ASP模式上构建的中小企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集中为中小企业搭建信息化所需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行的平台,如图4所示。“宽带商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打造虚拟的IT部门,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使得企业无需购买软、硬件,建设机房,招聘IT人员,只需要定期地支付租用服务费,即可通过互联网享用信息系统。同时“宽带商务”平台会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措施,保证每家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在效果上与企业自建信息系统基本没有区别。这样就大幅度降低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门槛与风险,中小企业既可节省用于购买IT产品、技术和维护运行的资金,又能向打开自来水龙头就能用水一样,方便地利用信息化系统。


      整个“宽带商务”平台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类产品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中国网通在有线通信、互联网接入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丰富多彩的、可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和服务。通过一体化的业务支撑墙台,“宽带商务”将各类应用系统进行统一集成,可使企业用户经过统一身份、认证和授权后,通过语音、Web、短信、桌面门户等多种接入方式,使用到丰富的可管理、可扩展、稳定安全、满足中小企业客户不同需求的ICT产品服务。

      目前“宽带商务”开通的业务有信息应用和通信应用两大类功能,平台有以下优势:

      (1)综合的解决方案:平台提供支撑系统、语音、短信、应用系统集成及其他电信业务系统等丰富接口,实现信息技术、通信技术领域现有及新开通业务的融合。全面满足中小企业通信、信息化应用、商务应用服务方面的需求,提高企业效率。

      (2)“一站式”服务:支持综合接入、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和授权、应用系统集成。企业无需进行硬件采购、网络建设、网络安全及应用软件开发即可满足其信息化需求。

      (3)“租赁服务”的消费理念和“即开即用”的使用模式,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4)依托网通技术和人才优势,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技术支持,解决中小企业信息技术人才匮乏问题。

      (5)丰富的应用业务,可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另外,平台的开放性、兼容性可将其他优秀的第三方应用软件进行整合,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

4.2 业务功能
      网通“宽带商务”服务平台,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需求提供的服务项目分为信息应用类、通信应用类和服务支持类等业务。其中信息应用类业务又可分为网络应用业务、管理应用业务和商务应用业务3种,通信应用类业务又可分为语音增值业务、无线数据增值业务和互联网增值业务3种。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如图5所示。

4.2.1 信息应用类
      信息应用类是指利用互联网等IT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帮助用户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等的应用业务。

      (1)网络应用
      网络应用业务是指为客户提供的互联网基础应用服务,主要包括企业邮箱、域名服务、自助建站、产品推广等。

      (2)管理应用
      管理应用业务是指为客户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管理应用软件等产品。按照业务提供功能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进销存管理、项目管理等。

      (3)商务应用
      商务应用业务是指为客户提供的主要通过互联网购买和销售货物或服务的电子商务中介服务(如信息服务、在线交易、在线支付等),主要包括商家对商家(B2B)、商家对消费者(B2C)等。

4.2.2 通信应用类
      通信应用类业务是指利用基础网和一些特定的平台、终端设备提供的语音、视讯和多媒体等增值业务。

      (1)语音增值
      语音增值业务是指基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智能网等基础网络和平台提供的增值业务。主要包括企业总机、传真E等。

      (2)无线数据增值
      无线数据增值业务是指基于PHS等基础网络和平台提供的增值业务,主要包括企业短信等。

      (3)互联网增值
      互联网增值业务是指基于互联网等基础网络和平台提供的增值业务,主要包括即时通讯等。

4.2.3 服务支持类
      服务支持类业务是指为客户信息化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等方面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设备租赁、代维代管(管理服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网络安全和系统集成等。
      (1)设备租赁
      (2)代维代管
      (3)互联网数据中心
      (4)网络安全
      (5)系统集成

4.3 未来发展
      (1)寻找最迫切的需求领域
      目前,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还存在地区和水平上的差异,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和特点的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加之中小企业资金、人才的缺乏,导致了中小企业在IT产品的投资和解决方案及信息化的整体实施上都要求提高适应性和灵活性。个性化的需求日益明显。如果忽略其个性化的需求,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就有违于市场开发规律,将使中小企业应有的信息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但反过来,太注重个性需求的满足,也会导致资源投入分散,使电信企业在市场开发运营中背负沉重负担。

      所以,“宽带商务”平台应专注目标区域最迫切的需求领域,从细分行业入手,逐渐推出重点行业的ICT服务产品,辐射周边相关行业。使得“宽带商务”平台各个产品在细分的市场上得到广泛而更加有效的应用。

      (2)合理定制信息服务内容
      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广,决定了需求的多样性,“宽带商务”平台应针对不同需求开发多样化的信息服务;为提高针对性并实现高效率推广,应对中小企业多种需求进行分类,定制出几大类包含不同信息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

      “宽带商务”平台将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中小企业现状,提供更加丰富的集语音、短信、数据、增值应用等产品的信息服务内容,并提供丰富的产品内涵满足了中小企业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需求。

5 参考文献
[1] 中兴通讯企业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 [R]. 深圳: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006.
[2] 2005-2006年中国中小企业IT应用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R]. 北京: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2006.
[3] 面向企业用户的ICT服务市场研究 [R]. 北京: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2006.

收稿日期:2006-11-12

[摘要] 实现中小企业信息化,需要构建融合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及相关应用的信息通信技术(ICT)服务平台。中国网通推出的“宽带商务”平台可为中小企业提供以服务为核心、以租用为导向、以集成为基础的新一代ICT服务。“宽带商务”平台可满足中小企业投资少、见效快、个性化、安全性的信息化需求,可以有效地助力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中小企业;信息化;运营商转型;宽带商务

[Abstract] To implement the informatization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 it’s imperative to establish a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service platform, which integrates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and relevant applications. The “CNC Connected” brand launched by China Netcom provides a new generation integrated ICT services to SME customers. The “CNC Connected” can meet the needs of SMEs that requires low cost and quick deployment, individualized and secure services, thus efficiently advancing IT penetration in SMEs.

[Keyword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ervic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