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上最有影响力的技术恐怕非P2P莫属了。P2P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思想,它想让网络中的每一个人,每一台机器都处于对等的地位,像伙伴一样协同工作,互通有无。按照这种思想,P2P工作者在互联网中构建了很多重叠网络(P2P网络),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出入网络。这些网络改变了目前互联网上以客户/服务器(C/S)为主的服务提供方式,使网络中的每个节点既是客户,又是服务器,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还可以将自己的资源(包括计算能力、存储空间、传输带宽、信息内容等)贡献出来和伙伴分享。在这些网络中,伙伴们可以共享文件(包括音乐、影像文件),可以通话、聊天,可以一起玩游戏,甚至可以收看直播和点播的 电视节目。当然,分布式计算和协同工作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由于每一个节点都是志愿者,网络中的资源被充分调动,因此P2P网络能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向用户提供业务,而且参与的节点越多,汇集的资源就越多,效果越好。目前P2P网络及应用系统以低廉的收费(或免费)和新颖的服务深受广大用户喜爱,P2P已经使互联网深入到千家万户,不仅是工作和学习的必要工具,也是日常生活和娱乐的益友。当前P2P技术还在发展,应用还在延伸,P2P和Web 2.0的结合将给互联网带来更多、更新的应用,将更加有力地推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与此同时,P2P对传统的通信和信息产业提出了挑战。由于P2P网络是在互联网TCP/IP承载平台之上构建的重叠网络,它的运营模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通信网络,因此网络运营商很难介入其管理和操作,也很难从中盈利。目前网络运营商正在从策略上和技术上寻求解决方案,积极地应对这个挑战。
另一方面,P2P还引发了版权纠纷。音像制品在P2P网络上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大大超过了传统的盗版方式,于是,P2P信息制造和使用者之间的官司不断。此外,P2P引起的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也受到有关部门和业界的高度重视。
P2P技术究竟是怎样实现的?它对传统信息网络和产业造成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这里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不仅有技术问题,还关系到经济、政策、法律、文化和道德等多方面的因素。我们这期专题主要和大家一起来讨论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这些论文凝聚了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希望能给读者有益的启示与参考。在此,对各位作者的积极支持和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