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互联网业务实现的能力,拓展了业务提供的模式,丰富了业务形态和种类,是互联网应用丰富和发展以及互联网业务普及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探索互联网应用技术,可以从对互联网的能力提升角度,将Web2.0时代的互联网技术分为资源共享和复用、用户参与和协作以及用户体验提升三大类。这三类技术在过去的几年中有非常突出的创新和发展,不仅继承了Web1.0时代的技术,比如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等,而且出现了大量的新技术,比如Widget、Mashup等,这些技术从各种层面促使互联网具有了重用、复用、一次刷新、应用和数据的共享、聚合等多种技术能力,形成了Web2.0的应用技术实现平台,从而使Web2.0时代的互联网应用具有了广泛的用户参与、良好的用户体验以及信息和应用的聚合等新特征,推动互联网业务应用进入Web2.0时代。
1 Web2.0应用技术体系构架
2004年在O'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公司之间展开的一次头脑风暴会议上,Web 2.0概念首次被提出。之后Web2.0这个词被广泛使用,可以将Web2.0的提出理解为开始了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这个新时代是由Web2.0的应用技术、Web2.0的业务应用以及Web2.0的应用模式等共同构成的。随着Web2.0应用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业务提供能力有所提升,越来越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开始出现。
Web2.0应用技术体系是互联网业务实现的基础,是由多种不同的应用技术共同组成的有机集合。这些应用技术体系共同实现了Web2.0的核心理念。Web2.0的应用技术体系围绕资源共享、聚集和复用为中心,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关注用户参与和协作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推动了互联网应用的广泛使用。Web2.0的应用技术体系推崇互联网的开放理念,逐渐形成了开放的互联网技术平台。
从互联网业务提供能力的视角可以将Web2.0应用技术分为3类,如图1所示。
(1)关注资源共享、聚集和复用
此类技术注重重用性、开放性,是Web2.0应用技术体系中的重点,更多关注Web2.0的开放共享精神的技术在这里诞生。主要包括OpenAPI、Mashup、Web service等集成复用技术,RSS、Atom类聚集技术,Widget、P2P等共享技术。
(2)关注用户参与、协作
此类技术以提升用户参与为特点,在用户参与内容的创作和用户之间的协作生产方面提供便利,包括以Tag和Wiki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
(3)关注用户体验提升
此类技术注重交互性,重在从客户端角度出发,全面改善用户的Web客户端访问操作体验。代表技术为Ajax和RIA。
由于Web2.0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阶段,因此其继承了Web1.0时代的技术,比如XML技术等,并实现了众多的技术创新。
2 Web2.0的应用技术
2.1 资源共享和复用技术
资源共享和复用类技术是进入Web2.0时代以来创新最集中,突破最多,同时广泛继承Web1.0时代技术的互联网业务类技术。这类技术集中实现了Web2.0的复用聚合的核心理念。
2.1.1 重用性技术——XML
XML技术是Web services的核心技术,XML技术被称为可扩展的标注元语言,是互联网上数据交换的标准。目前互联网上的数据,包括公用的业务数据,比如:天气数据、企业级私有数据,甚至自行开发软件的接口数据,都可以采用XML格式来交换。XML使互联网上存在的数据成为可共享的、可读取的、可重用的数据。使互联网成为数据可利用的开放平台。
XML是通用标识语言标准(SGML)的简化版,是用来创造标记语言的元语言。是一种简单、与平台无关并被广泛采用的标准。XML相对于超文本链接标记语言(HTML)的优点是它将用户界面与结构化数据分隔开来。这种数据与显示的分离使得集成来自不同源的数据成为可能。
随着网络应用日益丰富多样,HTML单一文件格式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文档和数据,并严重影响网络信息传送和共享。XML简化了定义文件类型的过程,简化了编程和处理SGML文件的过程,简化了在Web上的传送和共享。
XML使互联网上存在的数据成为可共享的、可读取的、可重用的数据。在Web2.0中,用XML作为数据标准,可以实现基于RSS/ATOM/RDF/FOAF等数据的同步、聚合和迁移[1]。XML使互联网成为数据可利用的开放平台。透过对XML数据的处理,这些内容能被自由组合,被各种应用程序,不论是Web程序还是桌面程序等呈现和处理。在Web service技术中,也使用XML作为数据交互传递的工具,极大地促进了数据的开放共享。
2.1.2 开放性技术——Widget
桌面Widget是一个窗口小插件,各小插件提供不同的功能,并可访问其他网站的内容。Web Widget是一个迷你程序,用于装点网页、博客、社会化网站等,并提供新的功能。Widget小工具可以由网络商家生产且用户选择,也可由具有简单技术基础的用户根据需要和兴趣自行开发。
Widget使Web2.0时代互联网的信息、应用更加开放,便于产生新的业务创新。Widget可以提供丰富而个性化的各种组件(Widget工具),使用户的电脑桌面及个人空间、博客等Web页面具有更加丰富的功能,同时充分体现个性化。Widget内容可以是任何东西,如游戏、音乐、股票、视频、幻灯片、系统应用等等,只要用户能够想到的功能,都能由Widget来实现。
未来Widget的两大发展趋势:向同移动结合及同操作系统结合发展。随着Widget应用的不断推进,国际上很多Widget产品已经开始在手机媒体上应用,比如Nokia已推出了S60 Widget,苹果的iphone也搭载了Widget。同时,由于Widget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插件程序,有些运行在互联网上的插件程序已经被分析师们摆在了和Windows、Linux同等的位置上。因此Widget正在渗入移动终端应用并同操作系统结合,提供平台功能。
Web Widget作为一种Web小应用程序的制作、发布、共享的技术机制,通过嵌入社区网络、个人主页、博客等Web页面及在Web net上病毒式的链接传播,使得丰富多样的应用依靠大众的力量迅速传播开来,充分体现了Web2.0时代用户参与内容的生产、聚合、传播等主体精神,同时满足了用户多样的个性化需求。
从创新的角度,Widget在Web2.0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首先,桌面Widget实现了桌面应用和网络服务的结合,使得用户可以不用从浏览器登录网站就可以获得网络上的各类服务。其次,Web Widget实现了互联网上信息汇集、发布、共享。它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用户可以便捷地创建、发布共享及跟踪管理各类应用Widget。通过这种技术平台,也体现了Web2.0时代所倡导的用户参与的精神实质。
2.1.3 聚合性技术——Mashup
Mashups是一种新一代的软件开发模式,涉及了Web2.0、SaaS、SOA、Web services、Wikis等多种技术和应用的融合,它利用了从不同渠道获取的外部数据源检索到的内容来创建全新的创新服务,提供统一体验的互联网应用。
Mashup[2]是基于互联网的内容和应用的聚合。Mashup通过互联网上的开放应用编程接口(API),可以轻松地建立一个新的应用。这就是Mashup最有魅力的地方。
Mashup是聚合和重用互联网数据应用的创新模式。由于Mashup对信息和数据进行了聚合,按照用户的输入(包括信息组合模式、信息取舍过滤、信息更新频率等定制信息),最终给出符合用户需要的信息和应用组合,因此根本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并形成了新的应用服务。
目前,在互联网上Mashup模式正在得到广泛的使用。Mashup主要的应用有:
Mashup技术的出现极大促进了互联网业务应用的创新,Mashup技术将不同的应用与内容进行聚合,产生新的应用,并促使更多的人参与业务创新和快速服务提供。同时Mashup技术促进服务提供的流程分工更加细化,使互联网应用提供从封闭的应用开发领域走向了服务集成平台,任何人都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一部分,基于互联网这个巨大的平台,通过内容和应用聚合,最终使得分工更加细化,产业链的效率极大提升。
图2所示是一个Mashup技术应用的案例——城市吧(地图和图片服务的结合)。城市吧是一个图片与地图相聚合的Mashup应用,在该Mashup站点,地图上点击任何一个地点,即调出该地点当时的街景照片。照片和地图来源于不同的网站,经Mashup程序通过其开放API进行调用,将二者聚合在一起,提供一个新的查询服务。
2.2 用户参与和协作技术——Tag
Web2.0的重要核心理念之一是“广泛的用户参与”。该核心理念由多项应用技术汇同创新的业务模式实现。
Tag标签是一种模糊化、智能化的分类,是更灵活的分类方法,体现智能性、模糊性和趋向性。社会化标签是新的组织和管理在线信息的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用户的参与程度。
总体来讲,互联网的信息获取经历了3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局域网/广域网(LAN/WAN)时期。这一时期主要信息获取采用点对点传输文件,用户通过类似文件传输协议(FTP)的服务获得信息。
Web1.0时期。这一时期的信息获取以内容搜索为代表,松散低效。用户通过目标搜索在网站上得到一些超链接结果,并由此获得相关网页和信息,代表如Google、百度、Yahoo。
Web2.0时期。这一时期的信息获取以Tag技术为代表,它超越了搜索,实现了智能聚合、用户创造内容(UCC)并提供主动搜索标签,帮助其他用户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
基于Tag技术,照片、视频等多媒体数字文件都可以打上Tag标签进行管理。用户可查看相同Tag的内容,由此和他人产生更多的联系,信息不再孤立存在。Tag标签为传统的分类法提供了发展思路,成为Web2.0网站使用率最高的功能块。Tag尊重用户个体价值并用高效的方法实现内容的智能呈现,成为Web2.0关键技术。
Tag交互性好,便于找到共同爱好者,体现了Web2.0社会化的思想。Tag技术实现了业务的社会性,同时体现了群体的力量,使得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增强。
Tag超越搜索,提升查询能力。Tag比分类有更强的指向性,现在的大部分Tag系统支持Tag的相加,相加的概念就是同时归属2个或2个以上Tag的信息,这样匹配出来的信息就更加准确到位,更加符合用户使用的顺滑感和提高检索结果的相似程度。
Tag的随心所欲体现了Web2.0平民化的思想。Tag是一种随心所欲、无所不在的标签,不受分类束缚,操作自然便捷,为内容设置一个或者多个Tag标签可以引导读者阅读更多相关文章,有利于信息的知识化转变。
Tag创建的信息剖面体现Web2.0去中心化的思想。Tag可以快速在一个公共信息空间创建一个信息剖面,智能聚合相关信息。Tag技术看似简单,但却有很强的信息穿透力,让有价值的信息得以更细致地呈现。
总之,Tag帮助用户创造内容,带来内容导航与内容组织能力的提升。
2.3 用户体验提升技术——Ajax
Ajax是“Asynchronous JavaScript+
XML的简称”,即基于XML的异步JavaScript。它并不是一项全新的技术,而只是将已有的几项技术结合在一起,产生新的应用。
Ajax是一种异步交互技术,提升了业务的用户体验[3]。主要解决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下用户发起请求后页面响应速度慢,造成网络传输带宽和服务器压力大的问题。Ajax使用XMLHttpResquest对象发送请求并得到服务器响应,在不重新载入整个页面的情况下用JavaScript操作文档对象模型(DOM)最终更新页面。
Ajax具有如下技术创新特点:
通过Ajax的异步响应模式,可使交互所需信息量减少,响应速度提高,交互等待时间大幅减少,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
3 应用技术支撑Web2.0平台理念的实现
Web2.0时代的互联网呈现出强烈的平台特征,应用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支持了平台理念的实现(如图3所示):
多种Web2.0技术在各自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带来的互联网各种能力的提升,为互联网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基础的Web2.0应用技术平台,最终造就了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其成为开放、共享、广泛用户参与、创新性的平台。
4 互联网应用技术发展趋势判断
分析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未来发展走向,可发现其正逐步显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1)技术发展将支持互联网上的信息及应用的组织整合能力提升
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将使信息的碎裂和重整的粒度不断细化,信息整合走向微格化,保证信息组织的格式化,以及确保信息获取的方式更加多样。
(2)技术发展将关注互联网业务的智能化发展方向
以语义理解,特别是宏观语义理解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将越来越多地与Web2.0应用结合,促进业务智能化,同时搜索技术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根据用户的属性和网络行为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搜索结果。
(3)技术发展将持续提升交互能力,改善用户体验
客户端技术的不断丰富和改进将持续提升用户和Web之间的交互体验,随着博客、Wiki、SNS等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用户间的交互协作能力将不断提升,网站间交互能力也将不断提高。
5 结束语
互联网的应用技术是互联网业务发展和模式创新的基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业务提供能力的提升以及网络能力的提升。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发展进入Web2.0时代,未来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持续发展,互联网业务将更多地呈现出聚合和智能特征。更多贴近人们生活工作需要的智能化的业务将不断涌现。
6 参考文献
[1] Web 2.0学习指南 [EB/OL]. [2005-08-15]. http://develop.csai.cn/Web/NO000036.htm.
[2] SaaS、Mashup成热点 供应商全力应对[N]. 电脑商报, 2007-04-09.
[3] 在Struts应用中施展Ajax魔法[EB/OL]. [2006-10-6]. http://www.edufans.com/html/Ajax/Ajax_example/2006/200610064989.html.
收稿日期:2008-06-27
[摘要] 互联网进入了Web2.0时代。Web2.0应用技术、业务快速发展,并伴随着业务模式的创新与变革。文章分析了Web2.0时代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对互联网业务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了Web2.0时代多种互联网应用技术实现Web2.0核心理念(包括用户参与理念、共享理念以及平台理念等)的方法,给出了互联网应用技术如何使互联网的业务提供能力得以提升的手段。
[关键词] Web2.0技术体系架构;可扩展标记语言;Ajax技术;Widget技术;Mashup技术;Tag技术
[Abstract] The entry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to Web 2.0 era witnesses a rapid development i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of Web 2.0 accompanied by service mode innovation and alteration. This article is on the analysis of service development promoted by Interne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of core concepts of Web 2.0 (including subscriber participation, share and platform, etc) by various Internet appl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measures to improve service provision capability with Interne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n Web 2.0 era.
[Keywords] Web 2.0 architecture;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Ajax technology; Widget technology; Mashup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