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拥有全球最大最好的GSM网络,同时,中国移动全力以赴致力于TD-SCDMA的发展,从2007年起开始TD-SCDMA网络建设,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完成了238个城市的覆盖。如何将如此庞大的TD-SCDMA网络与已有的GSM网络充分融合、取长补短、为用户提供全新的高质量的体验,是中国移动面临的严峻课题。
影响2G/3G网络充分融合性能的关键因素,归根结底就是2G/3G网络间的重选和切换问题,从用户体验角度来说,就是要求电话一打就通、走到哪里都不掉话。中兴通讯从改善用户体验出发,为解决2G/3G切换和重选问题、提升网络性能,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全面破解了2G/3G融合难题,助力中国移动建设高质量的2G/3G精品网络。
缩短切换时延,提高切换成功率
分析传统的TD/2G切换信令流程得知,一个完整的切换流程涉及到几乎所有的网元,包括切换准备(大约400ms)和切换执行(大约500ms)两个串行阶段。终端在切换准备阶段的开始上报测量消息,在经历了大约400ms的时延后才开始执行切换,而此时终端所在的无线环境很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增大了切换失败的风险。因此如何减少切换涉及的网元、精简信令处理时间成为缩短切换时延、提高切换成功率的关键,在此背景下Iur-g+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密切合作,在业界率先提出并实现Iur-g+解决方案,经过了大量测试验证,获得中国移动的高度认可,该方案已成为中国移动的企业标准。
图1是Iur-g+解决方案的组网架构,该方案在RNC与BSC之间新增Iur-g接口,实现目标小区资源负荷信息的实时通报,完成原本需要核心网转发的资源预留过程,将传统的串行切换流程改为并行执行,以此来缩短切换准备时延,进而提高切换成功率,改善用户体验。
图1 Iur-g+组网架构
相比传统方案,采用Iur-g+方案后可以减少大约200ms~300ms的准备阶段时延(减少50%~75%),中兴通讯的优化Iur-g+方案甚至可以减少380ms的准备阶段时延,减少时延达95%,大大提升了切换成功率。Iur-g+解决方案对终端和核心网没有任何影响,只需要RNC软件升级即可支持,充分保护现有投资。
2009年4月,中兴通讯和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进行的测试结果表明:在两个测试平台上,总的切换时延(包含切换准备和切换执行)分别从912ms减少到566ms(减少37.9%)、从1012ms减少到710ms(减少29.8%),充分证明了Iur-g+解决方案对改善TD/2G切换时延的有效性。
2009年5月,中兴通讯与河北移动开展进一步测试,充分验证了Iur-g+方案对于提高切换成功率、降低切换时延的有效性:Iur-g+开启情况下,系统间切换成功率从97.76%提升到99.20%;对于快衰落场景,切换成功率从95.83%提升到99.49%,达到GSM900/1800切换的水平;总的切换时延从1019ms缩短到642ms,时延缩短37%。
Iur-g+方案可以有效缩短共MSC场景下的切换时延,提高切换成功率,但是对于跨MSC的切换场景,如何降低切换时延、提高切换成功率?这就要引入MSC Pool解决方案。
顾名思义,MSC Pool就是将多个MSCS/MGW组成一个“资源池”,覆盖一组无线区域,用户能够共享“池”内所有MSC资源。
在传统的移动组网中,一个RNC/BSC只能与一个MSC相连,而在MSC Pool构架中,一个RNC/BSC可与多个MSC相连,由此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原本发生2G/3G切换需要跨MSC资源调整,现在资源调整在同一个资源池中进行,就可以节省信令交互的时间,减小不确定性风险,最终提升跨MSC场景下的2G/3G切换成功率。
中兴通讯和辽宁移动在2009年9—11月,进行了现网大规模的MSC Pool技术验证:应用MSC Pool技术后,跨MSC的2G/3G切换时延减少了63%(从1152ms降至428ms),切换成功率提升了从96%提升至98%,提升效果显著。
上述两个方案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切换时延、提升切换成功率,可应用于各种场景。在中国移动应用后, 使中国移动2G/3G切换成功率达到GSM900/1800的切换水平。
缩短重选时延,提高接通率
为保证用户的电话一打就通,精简呼叫流程也非常重要。当被叫用户正好处于重选(位置更新)状态,此时呼叫该用户将显示处于脱网状态。目前2G与3G网络间的重选非常频繁,由此带来的呼叫不可达问题严重影响用户感受。所以,如何缩短2G/3G重选时延、改善呼叫不可达问题,提升用户感受,是2G/3G网络融合的又一重要课题。
为了缩短2G/3G重选时延,目前有三个可选方案:FAST RETURN 、系统广播消息优化和TD/GSM共LAC解决方案。
● FAST RETURN方案:该方案需要双模终端的支持。双模终端在GSM网络中挂机时,通过系统侧发送特殊消息,终端可以不驻留GSM网络,直接重选回TD-SCDMA网络。该方案涉及BSC侧以及终端的改造,实施难度较大。
● 系统广播消息优化:优化系统广播消息的分段,从而缩短终端读取系统广播消息的时延。该方案治标不治本,效果有限。
● TD/GSM共LAC解决方案:TD/GSM进行共LAC设置。在共LAC下,寻呼消息会在LAC区内广播,终端只要读取广播成功,不用再发起位置更新,就可以接收寻呼。该方案可以将重选时延缩短至2~3秒,彻底解决呼叫不可达问题,而且仅涉及核心网侧配置的修改,实施代价小,是目前系统重选时延优化的最佳方案。
2009年经中兴通讯与厦门移动在现网联合测试,采用共LAC设置,TD-SCDMA→GSM重选时长缩短了54.63% (时延缩短到2.2s左右),GSM→TD-SCDMA重选时长缩短了65.85%(时延缩短到1.2s左右),改善重选时延效果非常显著,见图2。
图2 共LAC技术大幅降低系统重选时延
此外,测试时人为将网络设置成极端的乒乓重选状态,此时异LAC下被叫寻呼成功率仅为40%,而在共LAC下,寻呼成功率达到100%。结果表明,采用共LAC方案,即使在最恶劣的情况下,也能彻底解决呼叫不可达的问题。
通过后台统计还发现,采用共LAC设置后,无论忙时还是全天数据,位置更新请求数比异LAC情况下都有33%的降低。共LAC后,由于LAC区划小导致邻LAC间位置更新增多,但LAC区内2G/3G网络间位置更新消除,这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总的位置更新数大为降低。
现网实施时,共LAC方案有其适用条件,由于现网核心网容量可能受限,因此可能涉及核心网的扩容改造。建议全网保持TD/GSM异LAC的思路进行规划,在部分区域共LAC组网。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根据相关KPI统计数据,在TD-SCDMA网弱覆盖区域及2G/3G重选/切换频繁地带实行共LAC,发挥共LAC组网优势。
共LAC技术会带来的寻呼开销增大的副作用,任何一次寻呼都会在TD-SCDMA和GSM网络内同时下发,过多的无效寻呼将造成2G和TD-SCDMA无线侧寻呼拥塞,影响寻呼成功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另外一种技术来补充:精确寻呼。
目前可选的精确寻呼方案有:基于终端能力的方案、基于最近接入设备的方案、基于TD-SCDMA接入记录的方案、基于历史接入记录的方案、基于历史接入记录方案(定时器)、自适应精确寻呼方案等,其中以自适应精确寻呼方案优势最为明显。该方案基于一段时间内接入类型来进行寻呼,通过对寻呼时机前一段时间终端行为的判断和更新,以最大限度降低无效寻呼,提高寻呼成功率,见图3。
图3 自适应精确寻呼
共LAC解决方案和自适应精确寻呼方案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缩短2G/3G重选时延,彻底解决呼叫不可达问题,并避免了寻呼拥塞问题,是解决2G/3G网络重选问题的推荐方案。
综上所述,Iur-g+解决方案和MSC Pool解决方案,降低了切换时延,提升了切换成功率;共LAC解决方案和自适应精确寻呼解决方案,缩短了2G/3G重选时延,解决了呼叫不可达问题。以上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2G/3G网络切换和重选带来的相关问题,切实改善了用户体验。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密切合作,将继续对2G/3G基站控制器、基站设备融合方案进行共同研究,进一步深化TD/GSM融合,提升网络性能。我们相信,2G/3G融合组网解决方案的不断完善和规模应用,必将有助于中国移动完成2G/3G网络深度融合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