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业务运营的挑战
马来西亚电信(Telecom Malaysia,简称TM)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固网运营商,东南亚地区第二大跨国运营商。除了经营传统的固网语音业务外,TM还拥有移动运营子公司Celcom和跨国运营子公司TMI。在马来西亚,TM拥有450万窄带用户和160万宽带用户。
随着IP互联网各种新兴业务的迅猛发展,基于IP的网络电话凭借低廉的资费一步步向传统TDM渗透。移动2G、3G网络便捷的移动性能和多种多样的业务能力,也给传统固网业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用户对高速宽带上网的需求日益增强,导致TM原有用户不断流失,难以发展新用户,固网业务收入同比不断下降。面对竞争压力,TM意识到,必须向全业务运营转型。
TM期望建设一张高质量、低成本的网络,向用户提供丰富的业务体验。新一代开放式架构、全业务承载的Metro-E(城域以太网)网络进入了TM的视线。中兴通讯基于对IP网络的深刻理解、过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成为TM的战略合作伙伴,通过提供端到端的IP网络解决方案为TM深入经营全业务网络保驾护航。
MSAN开启TM宽带融合网络建设之门
早在2005年,TM就启动了宽窄带多种业务融合的综合接入平台项目,中兴通讯为其量身定制了一期25万线的MSAN(综合业务接入网)方案,开启了TM宽带融合网络建设之门。
MSAN方案不仅良好地继承了TM的各种传统业务,提供传统交换机对接所需要的非标准接口,更重要的是同时支持高带宽的宽带业务发展。经过综合分析比较,MSAN成为TM建设多业务网络的首选。
中兴通讯综合接入平台内置综合业务调度平台,为TM传统窄带语音、数据业务以及宽带业务提供综合调度和可靠传送, TM不需要另配置传输设备。内置的综合业务平台可以灵活地组成星形、环形、树形等多种拓扑方式, TM可以方便快速地进行接入网络部署。
统一承载平台为全业务运营提供保证
考虑到宽带业务的迅猛发展以及无线业务的未来演进趋势,TM敏锐地意识到,一个能够支撑全业务运营的统一承载平台是实现业务增长的基础。因此,MSAN成熟运营3年后,TM在2008年提出了搭建全业务承载统一平台的需求。TM需要一个高速、低成本、易维护的,并能够实现多业务承载、多业务接入的全IP化网络。该网络不但要兼容现有网络业务接入,而且要考虑到未来新兴业务的接入;无线业务要考虑向LTE的演进,能够提供2G、3G及LTE RAN网络的混合业务承载。
基于以上需求,中兴通讯提出了IPTN系列运营级以太网方案,该方案采用分层明晰、维护简单的城域网架构,整个架构分为城域汇聚层和城域接入层。在城域接入层,采用单环、多环以及星形结构等多种方式来满足不同的拓扑连接需求,并采用中兴通讯参与标准制定的电信级以太网保护技术ESRP。在城域汇聚层,采用创新的多业务承载平台,该平台采用模块化的通用设计,能够提供强大的组播复制能力。该方案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网络,为TM实现全业务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定制化网络配套设施应对马来特殊气候
马来西亚地处热带,终年气温在30度以上,全年雨季时间长达8个月,多雷电,且因毗邻海洋,空气中的盐度极高。特殊的自然环境要求机柜具备良好的防水、防风、防腐、散热能力。中兴通讯提供的系列机柜设计合理,配有热交换器,保证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此外,机柜具备良好的防护性能,防霉、防潮、防盐雾、防工业腐蚀气体和太阳辐射等,特别适用于湿热气候及严酷环境。
电源产品的稳定可靠是网络稳定运行的基础,中兴通讯根据TM的实际需要,对电源产品做出了一系列的定制化开发:修改接线方式,使设备更加节省机房空间,便于维护;提供基于IP网络的远程网管和电池智能管理;核心机房系统级备份供电,提高系统的可用性;防雷系统优化配置,适应当地多雷雨天气。
中兴通讯定制化的机柜和电源产品完全适应马来特殊的气候条件,在TM长达5个月的严格测试中表现优异。
利润持续增长
适时而变,使TM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获得持续增长,巩固了其在马来西亚电信市场的领导地位。其2008年度年报显示,2008年运营利润同比增长4.6%,不仅固定语音用户下滑趋势得到遏止,且宽带用户同比增长26.7%,达到160万用户规模。
在截止到2009年的MSAN项目的3年建设过程中,中兴通讯成为TM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兴通讯高效的需求响应能力、及时的物流交付能力、快速的建网能力以及周到的售后服务,得到了TM各个部门的好评。
2008年9月,TM与马来西亚政府正式签订HSBB(High Speed Broadband)承建合同,项目要求未来10年马来西亚政府投资24亿马币,TM投资89亿马币,采用xPON技术建设基于FTTx的高速宽带网络,为130万用户提供宽带接入服务。作为TM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兴通讯于2009年底再次获得HSBB MSAN、Metro-E项目50%以上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