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 中兴通讯TD-LTE端到端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3-04-19 作者:刘星,杨瑶(中兴通讯)

      2011年3月底,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移动启动了覆盖全国6大城市的TD-LTE规模试验网。经过中国移动和业界各厂家的通力合作,规模试验网已经相继建成,相关的技术试验也按计划进行,取得了阶段成果。与此同时,TD-LTE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关注,全球已有多家运营商开始着手TD-LTE商用部署,70多家运营商计划部署TD-LTE商用局或者已开始试验局测试。TD-LTE的快速发展对TD-LTE端到端解决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秉承TD-SCDMA的技术优势,中兴通讯在TD-LTE领域一直处于技术和系统商用化领先地位,并以打造TDD全球第一品牌为目标,与全球优秀运营商合作,形成了包括终端芯片、无线设备、核心网、承载、业务平台、网规网优工具等产品在内的全套商用端到端解决方案。

系统设备,商用保障

    保障业务和终端提供的服务能够顺利开展,必须依靠良好的网络覆盖以及品质优良的系统设备。中兴通讯针对室外覆盖、室内覆盖和特殊场景覆盖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出发,系统地考虑多频段、多层次、多场景的实际组网需求,制定了针对不同场景的全景立体覆盖方案,并推出对应的全系列优质TD-LTE产品,为运营商建设优质网络提供了重要保证。

    针对多频段多样化覆盖需求,中兴通讯推出了全系列BBU、RRU产品。BBU可与多通道或双通道RRU自由组合,根据不同频段、不同场景的需求,组合实现宏基站、微基站等多种产品,满足各频段、各场景和站址条件对设备提出的要求,组网更灵活,建站更方便。

    中兴通讯TD-LTE基站产品BBU B8300采用了SDR软基站平台,实现了多模多制式共平台的硬件架构。目前,中兴通讯的TD-SCDMA、GSM、CDMA、UMTS、LTE所有制式产品中均采用了SDR软基站平台,并且已有超过70万套设备在全球多个无线网络中商用,其稳定性得到了充分验证。同时为设备演进提供了有力保障,现有2G/TD网络在向LTE演进时只需要增加基带板和软件升级,充分保护运营商投资,有利于助力运营商快速部署LTE网络。
中兴通讯全频段系列化TD-LTE RRU产品包括8通道室外单/双频RRU、双通道室内RRU、单通道室内RRU,能够满足F/A/E/D频段各种应用场景的组网需求。如图1所示,R8968系列、R8928系列主要用于室外覆盖,45M工作带宽支持TD-SCDMA/TD-LTE,仅软件升级一步到位支持双模组网;R8972系列、R8962系列主要用于室内覆盖以及补盲补热,E频段RRU高达50MHz的工作带宽,是业界唯一支持2个LTE 20MHz载波,同时支持6载波TD-SCDMA应用,充分考虑网络升级扩容需求。


 图1 中兴通讯系列化RRU


智能网规网优工具,提升网络质量

    中兴通讯基于多年无线网络规划优化经验,推出了TD-LTE系列化网规网优工具完整解决方案,成为业界首家推出全套TD-LTE系列化网规网优工具完整解决方案集的厂家,该解决方案集具备如下优势:

  • 完备性
       作为业界最完整的TD-LTE网规网优工具解决方案集,该解决方案集由网络规划仿真软件(CNP)、路测及分析软件(CNT/CNA)、反向覆盖测试及自动RF优化系统(NES+ACP)、运维优化中心(NetMax)组成,涵盖了网络规划优化的整个工作流程。该工具解决方案集,致力于提升建网效率、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并降低网络运维优化成本。
  • 独创性
       业界独创的“反向覆盖测试及自动RF优化系统(NES+ACP)”方案,创新性地提出“单发多收”的反向覆盖测试模式(NES系统)与RF自动优化模式(ACP平台)的完美结合,为网络大规模开局阶段提供了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RF自动优化解决方案。NES 系统解决了传统覆盖测试方式无法规避的系统内干扰问题,可大幅提升测试数据的完备度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ACP 平台解决了传统RF优化方式无法解决的优化收敛速度慢、对工程师经验依赖度高的问题,可大幅缩短RF优化收敛周期并降低对工程师经验水平的依赖性;而NES系统恰好满足了ACP平台对覆盖样本数据完备性和准确性的严格要求,实现了两者的完美结合。
  • 领先性
       “路测及分析软件(CNT/CNA)”支持基于高通TD-LTE终端芯片的路测解决方案。
        “运维优化中心(NetMax)”支持SON系统自规划、自优化解决方案,支持基于CDT/MR海量网络数据深度挖掘,帮助运营商全面、深入、快速地评估和掌握用户体验、用户行为、终端表现、系统性能,同时也是性能类故障定位、VIP/VAP用户(组)的全程保障/监控、用户投诉问题分析等网络关键事件处理的有效手段。
        “网络规划仿真软件(CNP)”支持基于2G/3G现网路测数据的TD-LTE仿真规划解决方案,是目前业界唯一支持时频调度、吞吐量收敛等TD-LTE关键技术的规划仿真软件,其所支持的TD-LTE关键技术也最为完整;再结合ACP平台,可以把部分RF优化工作提前到规划阶段,从而帮助运营商精确掌握网络建成后的整体性能。
        中兴通讯首家推出的TD-LTE系列化网规网优工具集,为TD-LTE网络商用整个生命周期(网络建设前的规划设计、网络建成后的开局优化、网络商用放号后的维护优化)提供了完整高效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了TD-LTE产业的商用化进程。

丰富业务,提升用户感知

    高带宽、低时延的LTE网络适应了多媒体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将极大地促进高清视频会议、高清视频监控、IPTV等多媒体类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配合多媒体业务升级的移动宽带战略,中兴通讯规划了支持主流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视频会议客户端、监控客户端、媒体播放客户端,能够实现多屏融合的视频会议、视频监控、IPTV应用、好友视讯等业务应用,使用户在无线环境下随时随地体验多媒体业务。

全系列终端推动商用进程

    终端是业务的承载,决定了最终的客户体验和网络的性能表现。在一项新的通信技术产业推进过程中,终端越来越成为制约其规模商用的瓶颈和关键。凭借多年商业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终端技术能力,中兴通讯能够为LTE运营商快速提供数据卡、模块、CPE、uFi、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全系列终端。

    2008年LTE仍处于萌芽阶段时,中兴通讯就开始潜心研究LTE终端的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2011年5月26日,中兴通讯TD-LTE数据卡通过工信部2×2 IOT测试,成为国内最早入围规模技术试验的终端厂家之一;2011年7月,瑞典和黄Hi3G与中兴通讯达成LTE多模终端独家合作,引进全球首款可商用的TD-LTE多模终端,支持TD-LTE/FDD/UMTS等从3G到4G的多种模式,最高下载速度达到68Mpbs,预计今年三季度将实现规模上市。中兴通讯的每一步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推动着TD-LTE终端的发展。

    作为首批参加TD-LTE规模试验网建设的厂商,中兴通讯与广州移动合作,率先将端到端解决方案在广州现网应用。尽管承建区域无线环境极为复杂,在13平方公里的覆盖区域内包含了2个CBD、2所高校、10个隧道、7个体育场馆、4个城中村、600多座30层以上高楼、十几条重要干道以及珠江水域等各种典型场景,在中兴通讯和广东移动的共同努力下,广州网络于2011年6月15日率先完成网络建设。在此期间,成功支持GTI和NGMN大会的召开,大会期间,在会场内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互动业务体验,广州TD-LTE网络让来访嘉宾提前感受到了4G技术带来的高速率和低时延。广州TD-LTE全景组网方案和端到端方案的应用,对TD-LTE网络规模部署具有重大的实际指导意义,必将成为以后TD-LTE全球建网的一个标杆。

    同时,中兴通讯积极推动TD-LTE在全球的商用化发展,截至2011年7月,中兴通讯已经和全球15个国家25个全球领先运营商建设TD-LTE实验局和商用网络。在瑞典部署全球最大的LTE TDD/FDD融合商用网络,也是北欧第一个TD-LTE商用网络,基站采用中兴通讯SDR平台以及统一的核心网和网管平台。此外,中兴通讯还和创毅视讯、高通、Sequans 、Altair等芯片厂家积极开展合作进行互通测试。中兴通讯将继承TDD技术优势,传承创新,持续推动TDD产业发展。

 

 

[关键词] TD-L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