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电信技术已经渗透到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能源、智能家居、智能农业等众多领域中。在业务极大丰富的环境下,整个产业链的价值正在向终端和业务转移,运营商的承载网络逐渐被透明化,运营商的管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移动宽带业务为例,据OVUM公司预测, 2009—2015年全球业务用户数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1%,而业务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仅为22%;另据Analysys Mason公司对挪威移动宽带的市场研究表明,2009年上网卡流量增长175%而收入增长仅为75%,单位收益下降48%。上网卡的流量是手机上网的10倍,而单位收益仅为手机上网的1/9。运营商作为业务通信管道搭建的主体,不仅没有获得业务发展带来的同比例盈利的增长,还要为业务的开展提供高带宽、高质量、高体验的承载管道,运营商正逐步陷入增量不增收的困境中。
针对运营商承载网面临的诸多挑战,中兴通讯提出了与“智、融、宽、稳”为核心的下一代智能承载网解决方案,为运营商提供“高带宽、低成本、可视可控可管、可演进”的承载网络,减少量收之间的剪刀差,为运营商创造网络新价值。
下一代智能承载网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智慧承载、融合承载、宽带承载、高可靠性承载和IPv6演进5部分。
智慧承载
承载网络的“智慧”要体现对业务的区分服务和对合作伙伴的平台开放能力,即保障高价值业务、限制低价值业务,并为合作伙伴提供良好的二级运营环境,实现运营价值提升。中兴通讯提出的承载网络智慧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智能光网络,它通过光路的自动创建、端到端业务的快速部署、拓扑的自动发现等技术简化运维,通过多种保护恢复方式提高网络安全性和差异化服务能力,具备在光传输网中快速提供新业务的能力,满足IP网络的动态电路需求,实现传送网结构的优化和演进。
另一方面是业务精细化运营,通过前端深度报文识别、流量探针等网络功能实时对数据进行采集,结合后端的流量分析系统和行为分析系统对数据进行专业统计分析。通过识别业务种类、定义用户行为模式、用户行为自动发现,构建多维智能管道,实现业务可控;通过统计用户状态、在线用户类型、用户分布、网络资源分配等,实现网络可视;通过对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差异化接入以及差异化计费实现用户可管;最终对承载网络实现可视可控可管的精细化管理,优化网络资源分配,充分体现承载网络每比特的价值。
融合承载
融合是智能承载网实现全业务承载的核心,融合承载不仅可降低运营商的建网成本,还可使承载网更易扩展演进。融合承载网的关键是设备的融合能力,既要满足多业务统一承载,也要适应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还需要保护网络投资。中兴通讯提出的融合承载网包括汇聚接入技术的融合和IP网络与光网络融合。
在移动Backhaul领域,IP/MPLS和MPLS-TP标准逐步融合,IP/MPLS在OAM、保护技术和网管方面进行增强,MPLS-TP在L3 VPN方面进行增强。中兴通讯准确把握技术发展动态,通过统一软硬件平台实现融合,ZXCTN融合设备同时启用IP/MPLS、MPLS-TP功能,支持网络平滑演进,保护网络投资。
在骨干网领域,IP网络与光网络的转发平面、控制平面、管理平面全面融合,是节省传统IP网络扩容方案成本高效利用光网络的最佳方式,也是未来承载网络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中兴通讯提出IP网络与光网络融合的理念,通过光层和IP层的PCE(多层路径计算)和网络规划工具软件的部署,光层和IP层可以共享网络资源信息,实现IP层和光层协同规划,优化流量路径,提高骨干网资源利用和流量传送效率。通过IP层和光层统一的端到端网管,实现快速的业务部署和故障定位,提高运营效率,降低TCO。
宽带承载
宽带化是智能承载网的基石,也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基本要素,发展高宽带承载网已经成为运营商的共识。集群系统和100G技术是目前广受关注的热点技术。中兴通讯积极参与了IEEE 100GE标准、ITU-T 100G ODU4标准、100G波分调制方式标准的草案讨论和标准制定;中兴通讯发布的全程100G承载网解决方案,实现了从汇聚层到骨干网,从传输层到IP层全面的超高速网络,大幅提升了网络容量,丰富客户的业务能力,优化网络架构,提升运营竞争力。
高可靠承载
高可靠性是承载网保障业务稳定性的关键。中兴通讯提出分平面业务承载的网络架构,即公众业务平面主要承载高速上网、互联网专线等业务,电信业务平面主要承载移动业务、政企VPN业务、自营业务等,实现业务承载的差异化。通过分平面部署保护技术,提升业务承载的可靠性。在公众业务平面可部署ZESR/ZESS(中兴通讯以太环网保护技术)、LAG(链路聚合组)实现接入汇聚层网络保护,部署VRRP(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实现网关保护,部署双机热备实现业务控制层保护、部署IP FRR(快速重路由)实现IP层路由保护等;在电信业务平面可部署1+1/1:1路径保护、环网保护、TE保护、LAG实现Backhaul网络业务保护,可部署VRRP、双机热备、TE FRR/VPN FRR/IP FRR等实现城域业务控制层和骨干层的高可靠性保护;在传输层部署光通道共享保护、光复用段共享保护、光通道1+1保护、光复用段1+1保护、光通道1:N保护、自有专利共享保护等技术实现光传输网络的高可靠。
IPv6承载
互联网编号分配机构IANA的IPv4地址池已于2011年2月1日枯竭,运营商无法获得新的IPv4地址以支撑业务发展。IPv6凭借海量地址空间以及在端到端QoS、移动IP、网络安全、即插即用等方面的诸多优势,满足新业务发展需求,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中兴通讯作为IPv6领域的积极推动者和先锋,全系列产品支持网络IPv6演进,并提出端到端网络IPv6演进方案。中兴通讯IPv6演进方案在保证现有业务无影响的前提下,根据网络特征和需求执行不同的演进策略,产品全面支持DS-Lite、6RD、NAT64、NAT444等热点技术,并积极与法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国内外运营商紧密合作,为运营商平滑演进提供优质方案和产品。
中兴通讯提出的下一代智能承载网可实现公共用户的精管控、政企客户的精运营、移动业务的精管道。中兴通讯参与行业最新技术标准研究,通过先进技术推动承载网发展,助力运营商打造面向未来的承载网络。中兴通讯愿与合作伙伴一起,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共同建设下一代智、融、宽、稳承载网,为用户创造网络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