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力实现配电网自动化

发布时间:2012-12-21 作者:桂宾(中兴通讯)

     杭州的夏季持续高温,造成电力需求持续升高,给配电网络带来巨大压力。而目前杭州电力只有极少数站点采用RS232光猫进行配网通信,其他站点仍为人工现场操作,在兼容性、稳定性、可靠性、抗雷击性能、实时性、准确性、可管理性和扩展性等方面均存在不足,无法实现“三遥”(遥信、遥测、遥控)。国家电网在今年进入全国坚强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期,为推进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目标,缓解夏冬季用电高峰的电力网络监控及管理,杭州电力首先以城南为试点采用EPON技术进行配电网自动化建设。

     根据浙江省智能电网的规划,杭州电力局承担杭州八区和富阳、临安、桐庐三县市的供电任务,供电区域达到9780km2。中兴通讯根据电力行业的特点,开发了针对电力行业配电网自动化的一整套解决方案与产品。2010年7月,中兴通讯协助杭州电力以杭州市城东、城西、城南、城北等区域为试点进行配电网自动化建设,部署数百个开关站ONU(Optical Network Unit)、数十套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及配套网管。

     杭州电力配网自动化组网采取手拉手双链型,一条主干光纤可接入12个二次设备,与电力一次线路匹配,实现通信与电力线路的重合,便于规划与维护。采用工业级ONU F809,能够适应恶劣环境。

    配电网络不同于常规的通信网络,更具专业性和工业性方面的要求,该方案具备较强的针对性,有以下几个突出亮点:

    ● 创新的手拉手组网方式,在杭州电力首次应用。该链型的手拉手保护方式,可靠性远高于传统的Type C全链路保护方式,双链倒换时间小于50ms,实测值在10ms左右,满足电力行业严格的可靠性要求。

    ● 工业级的ONU设备。F809是首批获得国家电网公司自动化设备电磁兼容实验室和电力工业通信设备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测试通过的设备,符合工业IV级要求及高防雷要求。F809采用工业级芯片、工业级的光模块、大型散热片与金属外壳紧密接触等设计,可以满足-40℃~85℃的恶劣环境,适用于南方夏天高温天气以及梅雨季节多凝露、冬季多霜冻的恶劣条件。

    ● 在多业务隔离方面,中兴通讯和杭州电力提出的通过多LLID( 逻辑链路标记)承载多种业务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在电力及通信行业,技术上均达到领先水平。

    ● ONU终端F809支持一系列针对电力行业特点的新功能:在光纤接口上采用具有更高可靠性、高电磁防护能力及抗高温能力的FC接口;在电源接入上,首次采用12~24V的宽幅电压,大大放宽了设备选择的要求;在终端串口上,考虑到电力各种二次设备的实际情况,采用了RS232和RS485复用的解决方法,有效解决了工程施工的规划问题,保护原有投资;在主站读取串口信息时,F809采用了虚拟串口驱动方式,避免了硬件串口数量庞大的问题;同时采用了分光器内置的设计,解决了后期安装的空间问题和光纤布线问题。


       中兴通讯EPON商用系统安装方便、开通快捷、运行稳定,环境适应性强,网管界面直观清晰、易维护。杭州电力在成功部署了中兴通讯 EPON配电网络自动化后,实现了配网的“三遥”,达到了配网系统平衡及经济运行,有效减少了停电范围并缩短停电时间,大大改进了供电质量及用户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