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措施实现四网协同优化

发布时间:2012-09-14 作者:李军浩(中兴通讯)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业务的极大丰富,移动运营商的数据业务流量快速增长。随之而来,数据业务占用的网络资源越来越多,造成了网络高负荷,网络质量大幅下降,影响到终端用户的业务体验。

    业务种类的丰富推动着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发展。经过多年的网络建设,目前中国移动的无线网络是2G/3G并存,也有一部分WLAN网络,未来会有LTE网络。中兴通讯针对多网络并存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协同发展、融合进步的四网协同解决方案。中兴通讯四网协同方案通过三大措施实现网络健康发展,使数据业务在各网络合理分流,储存用户资源,为未来实现庞大的用户资源向高速数据用户群的平滑过渡做好准备。


措施一:清理问题

    中国移动庞大的用户群和主要收入来源基于现有网络,尤其是GSM网络。因此优化GSM网络并提升TD网络质量,清理现有问题是实现四网协同发展的基础。


GSM质量优化

    中国移动的GSM网络经过多年发展已树立起良好的品牌,但是现有GSM网络依然存在三高(高站、高配置、高无线直放站占比)、载频利用率低、室分效率低下、干扰升高、数据业务效率低、话音质量降低等问题。中兴通讯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无线利用率提升:针对GSM网络存在的CS资源剩余、PS资源不足和广覆盖站利用率低的问题,中兴通讯通过优化资源匹配模型、增强业务承载能力和均衡网络负荷来提升无线资源利用率。

    更灵活的信号管控: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移动的GSM网络作为优质网络已深入人心,但是网络中仍存在部分覆盖质量不佳的小区。覆盖质量不佳的小区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区,尤其是室内覆盖,室内覆盖造成的投诉约占覆盖类投诉的70%。通过简单的加站、补站已无法解决移动的网络“漏洞”,中兴通讯通过Small Cell系列设备的灵活布放和多RRU功效改造赋型等手段做到信号灵活管控,实现精细覆盖,消除网络覆盖漏洞。

    室内覆盖的重点优化: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室分建设,但是室内外话务依然不均衡,全网室分话务比例仅为7%,部分省会城市低于3%。中兴通讯针对此问题,调整了室分的覆盖策略,通过增加室分频率资源、挽留室内用户驻留在室分系统、部署微RRU设备、多RRU小区合并降低切换等手段来提升室内覆盖质量。


TD-SCDMA体验提升

    TD网络是尚未发挥能力的一张网,提升TD网络负荷和终端用户体验将是TD网络能否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中兴通讯从TD的网络深度覆盖和软功能配合参数优化两方面来实现TD网络的体验提升。

    软功能配合参数优化:中兴通讯针对TD网络进行功能和参数优化,包括语音业务感知评估(EMI)、激活优化策略、外环功控参数优化、室内外同频复用、MDIC降低同频干扰、应用准FR缩短重回TD网络时间。

    TD网络深度覆盖:中兴通讯通过明确TD覆盖目标,对用户投诉、路测、RRC和MR数据的点、线、面分析,并结合经分数据和TD业务承载比,多维度全面考察TD网络深度覆盖问题。以系列化多形态的基站,支持不同覆盖需求和不同场景,针对性地消除覆盖弱场,保证TD网络深度覆盖。


措施二:提升网络价值

    中国移动90%以上的移动数据业务流量仍然依靠GSM网络承载,而TD和WLAN网络负荷较轻。将GSM的数据业务分流到TD和WLAN网络上,提升TD和WLAN流量成为提升网络价值的关键。


GSM/TD分流

    中国移动的GSM和TD网络负荷不均衡,GSM网承担大量的语音与数据业务,资源利用率超过75%;而TD全国平均网络利用率不足10%。协同负荷是提升GSM/TD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中兴通讯针对GSM/TD分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 强挽留——2G/3G互操作参数持续优化,提升用户驻留;

    ● 强包扩:加大PCCPCH功率,增强广播覆盖;

    ● 调操作:基于IMEI的分组域2G/3G互操作策略定制;

    ● 调切换:基于上下行链路质量的综合策略。


WLAN分流

    WLAN网络近年来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但是移动现网WLAN出现热装冷用的问题,没有有效实现对数据业务的分流。中兴通讯针对WLAN与移动网的协同分流提出了以下几个解决手段。

    ●   无感知认证
    中兴通讯开发的无感知认证方案,在保证网络安全和计费准确的基础上,减少认证流程,使终端用户能快捷地接入使用WLAN网络。中兴通讯快速认证方案经过现网规模验证,有效实现分流。

    ●   精确选址
    由于WLAN建设完全依靠经验来布点,导致部分WLAN站点闲置。中兴通讯NetMax “热点优选”方案,通过对2G/3G数据业务多维度分析,找出现网数据业务热点,实现WLAN精确选点。

    ●   扩展覆盖:室内向室外
    除了传统的室内热点覆盖之外,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类WLAN终端推动着WLAN网络从室内逐步向室外拓展。中兴通讯也开发了相应的室外WLAN产品,通过“室外AP+高增益定向天线”,有效拓展覆盖,加强分流能力。中兴通讯已经在山东移动部署超过10万室外AP ,凭借良好的WLAN覆盖和灵活的资费策略,山东移动的WLAN数据分流超过50% 。

    ●   ZiFi分流方案
    ZiFi是专为运营商无线宽带业务设计的采用3G/4G回传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定位为3G/4G移动网络和WLAN融合型接入产品,适合于WiFi信号精确覆盖,如在轨道交通、公交、居民小区、会议场所,步行街等。


削峰填谷

    分组业务流量以全天峰值的平均线来区分,在时段上存在明显的波峰波谷。波谷时间段主要分布在0点至8点。针对这一现象,中兴通讯分析了每个业务的使用特点,并通过资费调整的方式,鼓励用户将下载类等大颗粒业务放在波谷时间进行,将手机报、信息预定、邮箱更新、RSS更新等业务,选择在波谷时触发或PUSH,有效减轻波峰时网络压力,增加波谷时的业务负荷。


措施三:成本管控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成本的管控越来越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焦点。TD-SCDMA向TD-LTE的平滑演进以及C-RAN架构是降低运营商TCO的重要手段。


网络平滑演进

    TD-SCDMA的定位是数据业务成为主导之前的资源中转池,是增加网络效益和降低未来成本承上启下的关键。TD-SCDMA应能向TD-LTE平滑演进。中兴通讯通过统一网管、统一天馈、系列化RRU和可升级的BBU为演进融合做好准备。TD-SCDMA升级到TD-LTE不用改动天面,仅需增加LTE基带板,软件升级即可,简单易行。


C-RAN模式

    C-RAN架构是基于集中处理、协作处理和实时云计算架构的无线接入网现代化改造方案。C-RAN架构符合LTE建设的特点及多网协同的要求,多模基带池的方案可以解决站点多模融合、干扰以及协同的问题。

    采用C-RAN架构可以实现更多的室外网络应用而无需进行机房建设,并且运行维护成本得到大幅降低。湖南移动长沙的C-RAN试点充分验证了多场景下站点CAPEX和OPEX的节省效果,试点基站整体CAPEX节省27.9%,OPEX节省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