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用户对高速移动网络“实时在线”的迫切要求,以及用户对4K视频、虚拟现实(VR)、智能家居/物联网的需求增加,4G网络未来将在覆盖广度、连接速度和应用感知上进一步提高。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对4G基站大量部署、集团客户和家宽业务的规模提速,以及未来LTE-A的演进,作为基础网络的承载接入网络必须具备更高的性能才能满足运营商持续发展的需要,为终端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用户体验。
多业务全场景接入面临的新挑战
● 接入带宽迅猛增长
相比于3G时代,LTE时代的带宽需求大幅增长,目前以GE为主的接入环已无法满足承载需求,逐步升级为10GE接入环是必然发展趋势。虽然目前现网也部署了部分10GE接入设备,但传统的10GE接入设备的端口能力有限制,不支持全槽位10GE,可能由于10GE槽位资源被占用等原因导致无法平滑升级到10GE接入设备,严格意义上只能称其为“准10GE设备”。这种由于接入层设备性能和槽位受限而对业务网络发展形成的桎梏,导致接入网络无法做到真正的从GE向10GE的平滑演进,既浪费运营商的前期资源投入,又影响新业务的快速部署与开通。同时,家庭千兆、个人百兆接入成为普遍服务,4K/8K超高清视频、移动业务的迅猛发展亦造成目前承载网的带宽紧张。运营商对于集团客户业务的竞争日益激烈,提供高带宽、安全和个性化的产品服务成为致胜的关键。实现更高速率、更大容量、更广覆盖依然是承载接入网的不断追求目标。
● 接入业务多样,应用场景复杂
LTE时代2G/3G/4G业务将会长期共存,由于运营商的集团客户发展迅猛,各种专线业务的接入需求越来越多,因此需要Backhaul网络可提供丰富的接口种类,具备多业务的接入能力。
LTE基站种类和部署地点的多样性,要求接入设备小体积、低成本,可适应复杂的安装场景和气候环境,并可灵活和各种网络进行混合组网,利用现有资源扩大网络覆盖范围。现网的大容量设备通常体积过大,只适用于机柜安装,而且对机房的空间和环境要求高,功耗巨大,无法适应室外环境,不能满足LTE时代基站灵活部署的需求。
● 大规模组网带来开通及运维难题
LTE网络基站密度相比3G更高,给业务的快速开通和大规模网络的运维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不同网络层次属于不同运维部门,开通跨域业务需要多个运维部门协同配合,配置复杂,开通效率低,给业务的运维和故障定位带来了极大困扰。
● 良好的用户体验要求网络提供高质量服务
在网络带宽爆发式增长的同时,用户的业务体验却不能保证与网络带宽的发展同步增长。传统的传送网络中,由于业务的网络质量不可测,在复杂网络结构中的端到端故障定位困难等问题,导致最终网络用户的业务体验无法保证,也对分组传送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打造更精细的端到端支撑体系,满足对各种业务可管可控可视的最佳网络体验要求。
作为行业的领导者,中兴通讯凭借在Mobile Backhaul领域多年的经验,推出了基于ZXCTN 6000产品的多业务全场景高效云接入解决方案(见图1),方案支持紧凑型大容量设备、10GE接入环、多业务全场景的接入能力,以及面向未来开放性设计,助力运营商在全业务运营时代创造更佳业绩。
● 大容量的通用槽位设计
采用新一代的ZXCTN 6000紧凑型接入平台,是业界同类产品容量最大、端口密度最高的接入解决方案,设备的10GE/GE线速接入能力比传统同类设备增加300%。同时业界接入产品中唯一采用通用槽位设计,安装使用无限制,单板应用灵活,可提升宝贵的接入层槽位利用率至100%,并大大减少运维难度和成本。
● 小体积,多样的安装方式
平台采用全新200mm深的“薄机身”设计,体积和重量比传统同级别产品减少70%。作为业界最高集成度的产品,在增加网络带宽的同时,也可为客户节省宝贵的机柜和机房空间。安装方式灵活多样,适用于壁挂、桌面、机柜、室外柜、抱杆(pole mounted)等多种场景,可灵活应对宏站和无线室分站复杂的接入环境,省空间、省机房,节省配套投资。
● 丰富的接口和多业务接入能力
支持TDM、ATM、Microwave,xDSL、Ethernet等接口,全面涵盖2G、3G、LTE、大客户业务的接入需求,满足现网业务和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强大的混合组网能力,网关功能实现与现有SDH网络的无缝对接,CES和CEP功能支持各种粒度的大客户业务调度,内置微波模块可和微波网络构建端到端的移动回传网。
● 快速部署,高效运维
支持基于MPLS/MPLS-TP的端到端快速部署方案,可极大提升域内和跨域业务的开通效率,解决异厂家网络对接的难题,实现端到端的业务部署、OAM和保护。
统一U31网管,提供全程端到端的业务配置、告警、性能监控等界面管理,实现设备图形化操作和维护,简化网络建设与管理。提供全面的告警功能,并分等级实时上报,实现对业务、电源、光纤线路等的监控,便于维护。ZXDNA、ZXTIM RADAR、Fault Diagnosis Too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