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移动办公通过笔记本电脑来实现,办公方式也存在移动性,但局限在几个定点,办公室、家中、出差时的住所。笔记本虽然具备一定的便携性,但由于体积和续航的问题,使用仍然受限。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的出现,移动办公正在过渡到无处不在的程度。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使得移动办公的便利和优势越来越明显。
在互联网上针对移动办公需求的投票调查显示,在几千名投票者中,85%的投票者认为即使不在办公室也可以高效办公,投票者普遍认为移动办公和协作的优势是方便、高效、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并且可以减少差旅开支。
在艾媒咨询的一份调查中(图1),96%的受访企业希望将业务部署到移动终端,93%的受访企业希望实现移动办公。而另一组数据则显示,有60%的员工表示他们不再需要呆在办公室里就能完成大部分的工作,而这些员工有多半的时间被浪费在了从某个地点到办公现场的路上。另一方面,移动应用的发展让移动互联办公模式成为可能,人们可以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任何事件。
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推动人们把桌面办公设备上的工作转移到移动设备上;同时,越来越多的面向具体业务场景的移动应用正在崛起,像移动商旅、移动会议、移动OA、移动CRM、移动进销存等,新的移动应用生态环境逐渐形成,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企业间的商务往来等都在向移动化的方向演进,移动办公成为人们工作的“新常态”。
与传统的企业信息化应用不同,企业级移动应用属于规模化、全员化应用,具有实时和碎片化的特征。伴随新型移动终端不断涌现,企业级的移动应用在推动传统业务模式发生不可阻挡的变革,企业的办公行为逐渐向着管理社交化、业务电商化、互联移动化的方向发展。
企业要在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变化中生存发展,就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敏捷的决策力,并找到适合自己的移动解决方案。而在企业的移动化战略中,完整的移动应用平台、完整的移动安全策略及完善的终端管理和支持系统是三大基本要素。成功的企业移动信息化必须要解决移动应用开发复杂性,降低移动应用拥有成本,有效管理移动应用和设备,整合企业IT和业务资源实现业务移动化和业务创新,建立端到端的全面的安全机制,确保企业移动业务的易获得性和适用性,以及IT架构支持企业移动业务可持续发展。
企业办公的移动化发展,不仅是IT架构的调整,更是企业办公文化的转变。企业移动应用正呈现新的特点:云计算、物联网、多终端协同应用的新应用模式凸显;大平台、海量用户、大服务模式逐渐占据主体。移动应用已然成为云计算、物联网、4G业务发展的核心,是企业应用中无所不在的基本配置,企业级移动应用因此也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新机遇。
经过多年的发展,移动应用已经从消费类客户向企业级客户全面渗透,并且深入到企业业务的各个层面,无论是经营、内部控制还是战略决策,都在释放移动应用需求,企业IT应用建设正在向移动平台迁移,将现有IT系统延伸到移动终端上,以应用“碎片化”和使用时间“碎片化”的方式实现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中国的企业级移动应用生态圈和市场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企业移动应用市场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规模未来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65.4%,预计2016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666.3亿元,这是艾媒咨询在《2012—2013中国企业级移动应用产业白皮书》中的观点。据IDC预测,中国企业级移动应用在2017年将达到41.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45.3%,企业移动应用市场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