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MPLS技术概述
无缝MPLS是用现有协议,如BGP、LDP和ISIS等形成的一个网络架构。这个网络架构本质上是通过端到端的MPLS交换,实现全网承载技术的统一。无缝MPLS架构将MPLS域扩展到接入网,并将城域网、骨干网以及接入网合并成一个MPLS域,整个网络基于统一的IP/MPLS技术承载多种业务。
在无缝MPLS架构中,最重要的革新就是在接入网进行MPLS技术部署。无缝MPLS架构的产生并不是偶然,而是市场趋势选择的结果。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应用,移动网络的数据业务流量飞快增长,迫使传统的2G、3G基站由TDM/ATM承载转向分组承载,同时现网存在大量的老旧基站,业界选择了MPLS PWE3技术来对老旧基站的TDM/ATM进行仿真,实现在以太网中承载TDM/ATM业务。4G LTE技术的应用,也打破了原有点到点的通信模式,MPLS VPN恰好可以满足这些需求;其次,固网运营商的固定网络目前在城域网和骨干网已经部署了MPLS技术,但是接入网没有部署MPLS,这样导致业务部署接入网需要配置大量的VLAN/QinQ来区分业务,同时还需要在设备上进行VLAN翻译,造成配置工作量巨大,不容易定位故障。MPLS PW技术可以大大简化VLAN的配置。
如图1所示,无缝MPLS架构具有以下优势:
● 统一的IP/MPLS技术,没有对现有协议进行任何扩展,技术成熟度高,可以实现多厂家互联互通;
● 提供统一的MPLS OAM以及保护恢复技术,实现端到端快速的保护切换;
● 提供快速灵活的业务部署,只需要在接入设备AN进行业务的配置,其他节点不需要进行任何配置,大大提高了业务开通效率;同时,业务的部署不关心网络的架构,对于接入点AN来说,无需感知城域网以及骨干网的架构,业务点可以随便部署在网络中的任何一个位置;
● 提供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统一承载,可以承载家庭用户、商业用户、移动基站等业务,实现固移融合,真正实现一张网承载所有业务。
无缝MPLS关键技术
无缝MPLS的部署面临网络规模、网络成本、网络运维和网络可靠性等各方面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无缝MPLS架构引入了下面的关键技术。
● 跨域LDP技术的解决:在无缝MPLS架构中,骨干网和城域网成为一个完整的MPLS域,那么骨干网与城域网之间也要进行MPLS交互。RFC5283对LDP进行了扩展,对跨域(inter-area)的LSP不限制精确路由,只进行路由最长匹配。有了跨域LDP的扩展,在无缝MPLS架构中,可以允许骨干网的汇聚路由通告到各个城域网,但是城域网的明细路由一定不能通告到骨干网,减少各个区域的IGP路由数,扩大网络的部署规模。
● LDP DoD(Downstream on Demand)的标签按需发布方式:在接入网中,接入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内存都不足以处理那么多的路由和标签,采用LDP DoD模式,只向下游LSR请求自己需要的标签,大大减少标签转发条目。
● BGP LU(BGP Label Unicast)技术:无缝MPLS引入了BGP LU功能,使用BGP来承载所有的接入网设备路由,并且为这些路由分配标签,避免了IGP承载大量路由。RFC 3107定义了BGP为单播路由分配标签,常用于MPLS L3VPN Option C跨域。
● 端到端快速保护切换技术:无缝MPLS网络被对称地分成3个部分,第1个部分是接入设备AN与汇聚设备AGN之间的LDP DoD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