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IPRAN网络采用IP/MPLS技术,提升了分组业务的承载效率,并且具有灵活的路由能力。随着IPRAN大规模部署及应用,迫切需要提高网络的管理水平和多业务承载能力。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为IPRAN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SDN架构下,通过逐步增强软件功能、引入集中控制器等实现对网络设备的集中管控,采用控制与设备转发相分离的思想建设网络,一方面可加强对全网的管控,实现端到端的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简化IPRAN设备,降低网络建设成本。为此,中兴通讯与江苏联通在IPRAN承载网领域合作,开创SDN IPRAN的商用部署。
SDN IPRAN技术支持接入设备即插即用、业务自动下发、破环加点自动完成,无需修改现网配置,业务开通由需配置115条命令减少为11条,大大减少了IPRAN网络运营维护的工作量,降低维护人员的技术要求。
传统IPRAN有着复杂繁琐的网络规划流程,例如进行接口IP地址规划、IGP规划、隧道规划、OAM部署、可靠性部署,而且还需要在每一台设备上逐个进行业务配置。而SDN IPRAN实现了IPRAN网络的集中管理控制和接入虚拟化。其中,网络拓扑的获取、路径的计算和选择、业务通道的建立均由SDN控制器完成,无需在IPRAN设备上运行复杂的IP协议,降低了专业技术门槛;同时实现IPRAN接入层业务一键式部署(见图1),单条业务配置时间缩短15分钟以上;并提供扩缩环APP业务应用,可快速实现网络的弹性调整。以800个网元的IPRAN网络为例,业务部署从原来的20天缩减为4人•天,维护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节省70%运维资源。
中兴通讯Elastic IPSDN控制器聚焦IP/MPLS WAN网络的SDN需求,致力于构建弹性IP网络,可实现IP网络的集中控制、业务开通及流量优化,提供面向用户级的IP网络SDN演进方案。Elastic IPSDN控制器基于开放架构,以OpenDaylight为基础,南向支持多种标准协议接口,支持和不同厂商设备的互通,支持电信IP网络的SDN平滑演进。Elastic IPSDN控制器对外提供开放、标准的北向接口,完全遵循中国联通制定的北向接口标准,支持跨域、跨厂商场景中与多域协同器对接,实现跨厂商业务互通与协同控制;支持RESTful接口,根据用户需要,提供多种应用场景的APP,实现网络的集中控制、流量优化、快速部署和业务创新。另外,通过北向RESTful接口,实现和传统网管的协作和互通。Elastic IPSDN控制器支持层次化,结合业务协调器和网管系统,提供电信IP网络的端到端SDN解决方案;同时,Elastic IPSDN控制器支持主备模式和集群模式,实现控制器保护和分布式计算,满足电信级高可用的要求。
江苏联通在扬州SDN IPRAN的现网试点中采用中兴通讯Elastic IPSDN控制器,进行以下功能的部署:
● IPRAN虚拟路由器构建
通过SDN虚拟化技术,以实验环2个汇聚节点及互联的3个接入节点为单位,构建逻辑虚拟路由集群,为IPRAN SDN搭建基础平台。
● IPRAN接入网自动化规划
采用SDN控制和转发分离的机制,将IPRAN网络的控制面抽调到SDN控制器,实现IPRAN接入网设备最简化人工配置,满足自动化网络规划、配置需求。
● 减少IPRAN网络网元数量
通过SDN虚拟化后,自动构建转发通道,无需展开物理网络拓扑,接入网网元数量大大减少。
● 基站业务保护倒换
通过SDN控制器收集全网拓扑,并能实时感知拓扑的变化情况,实现设备及链路故障时的自动保护倒换。
● 专线业务快速开通
通过集客专线APP开通二层专线业务,只需要选择专线业务的头尾节点及参数信息,转发通道由SDN控制器自动建立,无需人为干预。
● 设备减少运行IP协议
采用SDN控制器后,网络拓扑获取、业务路由打通均通过SDN控制器计算完成,无需在IPRAN设备上运行复杂的IP协议。
未来,中兴通讯与江苏联通将继续深入合作,在扬州联通SDN IPRAN的试点基础上,打通并融合SDN、综合网管以及电子运维等系统,面向客户定制,实现在线带宽扩容、带宽智能化调度、网络健康分析、客户动态虚拟网络管理等各类定制化应用;支持跨域业务配置,实现资源全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