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发布Pre5G技术白皮书 全面构建5G演进之路
2016年6月28日,在MWC2016上海移动展前夕,中兴通讯正式发布Pre5G技术白皮书,率先提出Pre5G技术理念和一揽子解决方案,将4G网络的各项性能和能力整体提升了一个数量级,提前实现4G网络性能和业务体验的5G化,全面构建5G演进之路。
中兴通讯Pre5G既包含提前将部分具备商用能力的5G关键技术(比如Massive MIMO),应用于4G网络,实现基于现网4G商用终端的5G体验;也包含了3GPP架构下的LTE-A Pro相关技术增强,以及多个5G拓展技术,例如Massive CA、UDN、256QAM、LAA、LWA、NB-IoT等。中兴通讯Pre5G,不是全新的无线网络技术,也不是对现有网络的全新改造,它的内涵和价值,重点体现在技术演进、网络兼容、投资效益等方面。
Pre5G实现基于现有4G网络的平滑演进,有效降低建网成本并实现快速部署,成本效益大幅提升;在实际部署中,基于Pre5G的独特优势,可以高度聚焦、灵活解决诸如高密话务、高端用户、高速业务的“三高”需求,做到精准投放,一招制敌。
中兴通讯创新性地提出Pre5G理念后,不仅持续研究Pre5G的主要技术领域,也积极与行业伙伴合作,以促进相关产业链快速发展。中兴通讯已经与国内外众多客户就Pre5G开展深度合作,在客户需求、场景研究、新业务应用、网络架构创新等方面力求打造最贴合用户需求的最佳方案。目前,Pre5G得到越来越多业界用户的认可。Pre5G Massive MIMO产品已经在中国、亚太、欧洲等多个运营商成功实现部署。
中兴通讯斩获5G全球峰会大奖vCN获评最佳核心网
近日,在英国伦敦召开的2016 5G全球峰会上,中兴通讯vCN云化核心网荣获“最佳核心网产品”大奖(The Best Core Network Product)。
中兴通讯vCN云化核心网是Cloud UniCore核心网云化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低耦合、无状态分层设计,用户数据置于云存储,不再与业务处理绑定;公共模块与业务逻辑剥离,成为通用组件;业务处理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部署灵活。vCN产品弹性伸缩迅速,新业务导入快,业务时延小,并具有电信级可靠性等特点。
中兴通讯集成核心网网关产品xGW在2014年的LTE全球峰会上获得“Best LTE Core Network Product”大奖,此次vCN云化核心网产品再摘殊荣,充分验证了中兴通讯在移动核心网和云化核心网领域的创新能力及领先水平。
为推动开放与标准化的云化网络,中兴通讯已加入3GPP、ETSI、OPNFV、OpenStack等70多个标准化组织,并与业界主流厂家展开合作。
中兴通讯发布面向5G的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解决方案ZTE Cloud RAN
近日,中兴通讯正式发布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解决方案ZTE Cloud RAN,旨在通过基于云的处理平台重构无线基础网络,给运营商带来新型的网络构建思路和产生新的商业价值,帮助运营商战胜未来的网络性能挑战,满足丰富的业务需求。
ZTE Cloud RAN采用融合了IT和CT业务需求的统一M-ICT产品平台,实现了全虚拟的无线接入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无缝融合包括2G、3G、4G、WiFi、IoT以及5G在内的全制式接入和海量连接。同时,ZTE Cloud RAN基于PaaS架构,提供面向第三方的开放式接口,从而允许运营商在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快捷地部署种类丰富的业务,打造多赢的生态链。
4G在全球的规模商用方兴未艾,5G的研究早已如火如荼地展开。5G对无线接入网络的处理性能、协同能力、业务部署模式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兴通讯ZTE Cloud RAN支持无线网络在未来架构层面持续演进,不断满足4G向5G发展过程中的多样性需求,实现4G到5G的无缝衔接。
中兴通讯与天安财险签署战略合作 助金融企业加快互联网+环境下的变革与创新
2016年7月8日,中兴通讯与天安财险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约定中兴通讯与天安财险作为IT产业与金融保险业的紧密型业务合作伙伴,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未来在以数据为核心的基础上,从安全、架构、创新和服务等多个层次和领域,展开全面的战略合作。
未来3年内,中兴通讯将以一个中心(即大规模数据中心)、两个平台(即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平台)、多个应用(即云桌面、云视频会议、联络中心等)的解决方案,为天安财险提供IT构架重建与改造的产品与服务,运用智能化的手段提升客户体验、业务决策、风险管控能力,加强天安财险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中兴通讯还将与天安财险的科技部门紧密合作,为第三方金融保险客户提供信息化咨询与建设服务,推进金融保险行业与电子商务、互联网行业的融合、创新发展。
浙江移动携手中兴通讯完成XG-PON1现网试点 支持千兆接入
近日,中国移动携手中兴通讯,在浙江宁波完成了XG-PON1技术的现网试点测试工作,双方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启动商用放号。作为本次宁波移动试点的唯一合作单位,中兴通讯的XG-PON1方案已经在宁波学府一号小区投入商用,该小区的单光纤接入带宽能力已经由原有的下行2.5G、上行1.25G的百兆接入水平一跃提升至目前下行10G、上行2.5G的千兆接入水平,整体覆盖8000位用户,极大地提升了4K时代的用户体验。
众所周知,XG-PON1技术可以有效支持千兆带宽,用户可以同时畅享4K电视、高清IPTV、在线游戏、安防检查等多种业务。目前,浙江移动宽带电视上线的4K影片资源已经超过百部,在XG-PON1技术支持下,下载一部20G的高清4K电影只需160秒,用户可一边享受丰富的视觉盛宴,一边体验超高的网络带宽。
中兴通讯携手中国联通演示基于5G MEC的VR业务
2016年6月29日,在MWC上海展上,中兴通讯携手中国联通展示基于5G架构的MEC(移动边缘计算)解决方案。中兴通讯5G MEC解决方案基于云感知软网络架构,组件按需编排,适合未来网络的演进。同时提供的开放平台,缩短了MEC应用开发和部署周期,促进MEC应用生态圈的良性发展。而本地化的部署,可以有效地提升网络响应速度和缩短网络时延。
在本次展会上,中兴通讯将QCell室内覆盖系统与MEC服务器连接,为室内大数据流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中兴通讯首次运用MEC解决方案成功部署VR视频应用,让参展用户享受到“无限”的VR神奇之旅。
在IT网络和CT网络不断融合的今天,大数据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物联网的脚步也在逐步临近,VR/AR应用风生水起。移动网络业务优化能力、下沉内容和应用,以及降低时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为满足移动网络的创新业务需求,中兴通讯积极参与并引领MEC在国际标准组织ETSI、3GPP中的标准规范制定,中兴通讯MEC解决方案,将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网络体验和定制化服务应用。
中兴通讯致力于成为移动边缘计算标准的推动者和引领者,为客户提供创新的MEC解决方案,与运营商等合作伙伴一起,共建业务生态圈,营造极致的用户体验。
中兴通讯分组光传输“领先者”产品亮相法国下一代光网络论坛
2016年6月29日,第十八届下一代光网络论坛(NGON&DCI)在法国尼斯如期举行,作为全球第二大光网提供商,中兴通讯在论坛期间首发SDON白皮书,并通过论坛分享中兴通讯在400G光传输领域最新的预商用部署成果,携手德电奥地利分支TMA在10G/100G/400G混合组网下以475km的成绩刷新了业界最长传输距离记录。除此之外,中兴通讯在展台上重点展示了光层、电层的全方位混合交叉设备ZXONE 9700 S1和面向未来5G承载及宽带应用的小型抱杆设备ZXMP M721 OD61两款产品,获得业界强烈关注。
展台颇受关注的两款设备,展现了中兴通讯从骨干核心层到城域边缘层不凡的技术实力。其中,ZXONE 9700 S1是中兴通讯OTN明星产品9700系列中一款大容量紧凑型设备,它采用光集成技术和自研芯片,支持400G/1T OTN传输和多业务统一承载,可充分满足运营商对大颗粒数据业务的透明传输、灵活调度、汇聚处理,以及对业务管理的需求。该系列产品获得知名咨询公司Current Analysis城域分组—光传送“领先者”评级。
ZXMP M721 OD61是一款面向移动Fronthaul场景下室外全业务融合型设备,该产品高速紧凑、小型智能,能够很好地满足5G时代下,BBU集中部署导致的日益迫切的CPRI业务承载需求,有效降低运营商基站建设的成本。
NB-IoT终端技术新突破 中兴微电子加快IoT布局
近日,在上海举办的2016年世界移动大会和GTI第16次工作组会议上,中兴微电子研发的NB-IoT终端原型芯片和星河亮点的终端综测仪成功地进行了互通演示,此次公开联合演示在业界尚属首次,为后续终端的快速研发打下坚实基础,也标志着NB-IoT终端产业链正在走向成熟。
据报告,至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700亿。物联网面向海量连接,在一些物联网场景下,如智能抄表、生态农业、智慧停车、智能小区、智能建筑等场景,对广覆盖、低功耗、低成本终端的需求更为明确。目前广泛商用的2G/3G/4G、WLAN及其他无线技术都无法满足这些需求,而NB-IoT,即基于LTE的窄带IoT技术,具有低功耗、广覆盖、多连接的特征,可满足物联网场景的需求。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运营商也在积极布局。
中兴微电子在物联网领域已经耕耘多年,对NB-IoT这个新的“蓝海”,中兴微电子积极布局NB-IOT终端市场,助力运营商实现“百亿”连接。
中兴通讯APT防御解决方案亮相阿里安全峰会
2016年7月13—14日,2016阿里安全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兴通讯向业界介绍了ZTE APT防御解决方案,并与来自全国的安全领域专家进行了深度探讨。
本次峰会云集了国内资深安全专家与业内最具实力的信息安全从业者,围绕用户最关心的核心安全问题,设立了包括创新沙盒论坛、安全攻防论坛、威胁情报论坛等10多个分论坛,关注整个安全生态的发展趋势。在代表安全产业创新方向的“创新沙盒”分论坛上,中兴通讯APT产品经理骆文做了《网络流量异常行为分析系统》的主题演讲。
ZTE APT防御解决方案,立足于“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发展,着眼于APT全生命周期防御,深入研究APT攻击的手段及过程特点,形成了针对APT生命周期的完整闭环防御体系。防御体系包含检测、分析、响应、管控4个部分,可有效检出未知的新型威胁样本,帮助用户洞察网内安全态势,保障用户资产。
中兴通讯创造全球单载波800G 16QAM最长传输距离纪录
近日,中兴通讯宣布最近在针对ETDM-16QAM信号测试中,单载波800G 16QAM信号同构地面光纤链路成功传送1200km,创造业界最长传输距离记录。本次测验成果再次为全球光网络行业设立了标杆,开发出支持下一代传输标准的新技术以应对IP流量的指数级增长。
据了解,这项测试成功地展示了最高波特率的单载波120 GBaud电子时分复用(ETDM)PDM-16QAM光信号的产生和波分传输。发射机侧的光学预加重和接收机侧的最大似然序列估值(MLSE)被用来缓解光电元件的带宽限制所引起的窄过滤效应。在12个150 GHz间隔的波分通道中,基于Terawave光纤100km跨距,每个通道都在1200km链路上加载了960Gbps(800Gbps数据信号+20%的FEC仿真开销比特),所取得的数据速率接口确保5.33b/s/Hz的频谱效率。
IHS报告:中兴通讯Macrocell Mobile Backhaul产品亚太收入排名第二
近期,知名咨询公司IHS TECHNOLOGY发布了2015年下半年市场分析报告《Macrocell Mobile Backhaul Equipment》。该报告指出,中兴通讯Ethernet Macrocell Mobile Backhaul类别,2015年下半年在亚太区域收入市场份额位居第二。据悉,Ethernet Macrocell Mobile Backhaul类别包括传统的IP Edge Router和以太网交换机(CES)。涉及到中兴通讯PTN/IP RAN产品ZXCTN 6000系列、ZXCTN 9000/9000E系列、ZXCTN 6500系列、高端路由器ZXR10 M6000、高端路由器ZXR10 T8000,以及交换机等核心产品。
中兴通讯提供面向无线接入的Fronthaul与Backhaul解决方案、面向固网接入的Metro-E解决方案,拥有业内集成度最高、容量最大的设备,接入方式最丰富,满足全环境承载需求,现有产品方案支持平滑演进到400G能力,可以很好地满足Pre5G/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时代的建网需求。
中兴通讯发布ElasticNet弹性网络技术白皮书V3.0
2016年6月29日,中兴通讯正式向业界发布《ElasticNet弹性网络技术白皮书V3.0》。本次发布的ElasticNet技术白皮书V3.0,结合最新的全球SDN/NFV网络部署实践和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以3大重构(网络、业务、运营)为主线,全面阐述面向2020的未来网络ElasticNet架构、场景及方案;并针对近期业界关注的热点应用,重点解构了CO重构、随选网络、网络切片等解决方案。
在ElasticNet技术白皮书V3.0中,中兴通讯坚持以弹性网络为未来网络的发展目标,将网络架构的演进概括为“一个中心,双轮驱动,三层重构”:一个中心即网络将以“云”(vDC)为中心重新构建,云化数据中心将成为新的网络基础设施核心;双轮驱动指“SDN”和“NFV”,两种技术相互促进,SDN实现了控制与转发分离和在控制集中之上的能力开放,NFV从网元层面实现软硬件解耦和网络功能的虚拟化,重新定义了电信云化架构;三层重构则包括底层实现“云网融合”的网络重构,业务控制层实现“虚拟开放”的业务重构,上层实现以“智慧运营”为目标的运营重构。ElasticNet弹性网络架构为未来网络提供了顶层架构演进思路,同时这一开放化的架构设计能够有力支持广泛的产业合作。
针对网络转型过程中的典型应用,ElasticNet技术白皮书V3.0对CO重构、随选网络、网络切片等场景进行了重点解构,深入阐释了弹性网络在电信云构建、业务随选及5G时代海量差异化应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实施路线,助力网络转型逐步迈入实践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