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ToB算网一体,构建下一代工业生产线

发布时间:2023-10-26 作者:中兴通讯 卢学锋,张诗壮

        随着工业园区场景的探索和锤炼,5G ToB开始进入工业现场生产域。2023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提出“十四五”时期主要面向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等制造业各行业以及采矿、港口、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动万家企业开展5G全连接工厂建设,建成1000个分类分级、特色鲜明的工厂,打造100个标杆工厂,推动5G融合应用纵深发展。5G ToB应用正式从“试水试航”走向“扬帆远航”。

 

5G全连接,降本提效构建下一代生产线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将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5G ToB将融合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借助5G全连接工厂的建设,为企业导入新技术、新方案,帮助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同时,这也是企业自身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长久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工业车间是根据产能需求,结合生产工艺流程设计若干个固定的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由若干固定的工位组成。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生产线急需数字化改造,以适应上下游的市场变化,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 建立柔性生产线:按峰值产能设计的生产线,一旦市场发生变化,调整周期长,调整费用高;柔性生产线具备按需动态组建和调整的能力,能更好地响应市场变化。

        - 按需调配资源:固定工位的高价值仪器仪表,以及GPU等算力设备,不能多生产线共享使用,设备投资维护成本高;企业需要仪表能按需调配,实现车间级共享。

        - 引入自动化工具:在物流转运、工位上下料、质检等环节,企业需要引入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数采、机器视觉、自动控制等新型算力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质量。

        下一代柔性智能生产线通过5G技术的导入,实现工业设备应连尽连,同时,利用5G算网一体解决方案,内置AGV调度系统、云化AI、云化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等应用能力,助力企业生产域智能化升级。

        如图1所示,柔性智能生产线每个工位通过5G连接,工位可以自由增减并调整布局,工位上下料由AGV+机械臂完成,一台AGV按需调度服务于多个任意位置的工位,并由机器视觉质检代替人工质检。5G全连接柔性无人生产线的建立,不仅能解决生产线调整难的问题,同时通过空间共享、设备共享降低了生产线投资成本,并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5G ToB算网一体,为下一代生产线提供数字化服务

 

        数字化转型是指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帮助传统产业通过数字技术应用和深度融合,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最终实现全链条数字化水平的提升。而这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算力和网络这两个载体。

        随着5G全连接工厂的建设推进,以及通信业对行业场景理解的深入,面向算网一体的5G ToB数字化解决方案日益受到业界关注,并越来越被企业认可。

        工业数字化应用主要有PLC、AGV、机器视觉、数采、定位,以及生产线生产管理、测试类等应用。这些算力应用一方面通过网络互联互通,另一方面可以直接部署在5G算网一体机上,形成端到端一体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企业降本提效,解决客户实际生产问题:

        - 提供云化PLC能力,使能OT域应用IT化,可以让客户更加方便地修改PLC控制逻辑,并减少PLC设备的投入成本;

        - 提供云化AI的能力,使得质检算法可以部署在云端,同时算力云化可以多工位共享,减少算力投入成本,解决单点故障问题;

        - 5G网关提供工业相机接入能力,并可以部署生产测试企业APP,替代工位上的工控机,降低5G接入成本;

        - 云化PLC+云化AI的协作更加高效,易变更,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算网一体化不是简单的物理承载的一体化,而是网业协同,网络能更好地感知业务,为业务进行SLA服务保障,同时应用也能更好地适应5G网络,算网一体交付,快速应对生产线集成和交付。

        基于5G算网一体化构建下一代生产线,除了更简单的网络连接,更高集成度的算网融合,更重要的是引导5G设备厂家更加关注生产域客户视角的业务诉求,从着眼5G网络解决方案到注重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转变。

 

5G工业编排,为下一代生产线应用提供SLA服务保障

 

        PLC应用是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不可缺少的一环。时延的抖动和不确定性会导致PLC断链,生产业务停止。因此PLC类生产线应用对5G网络要求更高,要求4~20ms的确定性时延保障。这需要5G网络充分利用网算一体优势,为下一代生产线提供确定性的SLA服务保障能力。

        确定性来自于可编排,工业总线的确定性来自于总线的数据编排设计。同样地,5G网络要对工业数据进行编排设计,才能规划好确定性,包括时延确定性,以及能支持时延确定性的终端数量。

        5G TSN技术是编排的基础。5G网络在TSN的时钟同步基础上,对工业数据进行全局统筹编排,让数据发送时刻跟5G调度的时刻进行对应,同时基于可控的编排,计算能提供确定性调度的终端容量。

        如图2所示,利用5G算力提供工业感知能力,感知工业数据的模型,包括数据的大小、发包周期、发包时刻,为工业编排提供输入;5G业务工业编排再根据单终端的数据模型,以及多终端的数据模型,将数据发送时刻跟5G空口时隙做好对应关系,从而保证每个数据包的发送都可控。通过工业编排,达到5G网络和算力应用的深度融合,提供面向应用的SLA服务保障能力。

 

        在5G ToB时代,新业务、新场景、新客户赋予5G算力新的内涵和特性,云边端协同的“连接”和“算力”的融合成为各产业生态参与方积极开展的技术研究方向。传统OT厂家正在内置5G模组来进行OT域随时随地的网络连接;CT厂家也在5G CPE上部署vPLC等工业应用,使其成为OT域终端设施;生产线集成商正在研究如何将5G算网一体纳入集成方案;数字化应用方在利用5G网络的能力开放来优化和集成自己的应用。

        5G算网融合不仅是通信技术的产业升级,也代表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态、新机遇、新模式。它是个不断发展的新概念,它让5G设备方从传统通信服务商转型为数字化服务提供商。展望未来,无处不在的“连接”+“算力”5G网络,将在千行百业被广泛集成和复制,共创数字经济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