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业务交换论坛简介
多业务交换论坛(MSF)成立于1998年11月,是一个非赢利性的开放成员关系的组织,由世界上领先的一些通信技术公司组成。作为全球性的业务提供商和系统供应商协会,多业务交换论坛承诺开发和推进开放性体系结构多业务交换系统。多业务交换系统(MSS)是一种采用分布式的交换方式(基于帧、信元或分组),被设计为支持话音、视频、专线和数据(如ATM、FR和IP业务)的系统。MSS采用广泛的接入技术,包括传统的时分复用、数字用户线、无线数据和电缆调制解调器。MSF的活动包括开发执行协议,推进世界范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MSF的执行协议定义了MSS模块间的接口需求。
MSF的创始会员主要有思科系统、世通公司和Telcordia等。目前,成员已增长到近40个,中兴通讯2002年加入了多业务交换论坛。
多业务交换论坛的主要会员具有出席论坛所有年会、一般和特殊会议以及所有委员会会议的资格。
2 全球多业务交换论坛互操作2002活动
多业务交换论坛于2002年11月4日—5日举行了“全球MSF互操作2002活动”。目的是示范MSF体系结构Release 1,该结构利用MEGACO H.248、承载无关呼叫控制(BICC)和会话启动协议(SIP)作为主要的控制和信令协议。GMI 2002活动持续两个星期,第1个星期配置设备和测试部件;第2个星期,在全球3个测试点之间进行已计划的5种情况的测试,其中4种情形是对话音业务,一种是对数据业务。虽然目前产业界低迷,但多业务交换论坛认为,GMI 2002的成功将提供一个转机,全球性的互操作是可以实现的。
位于欧洲、亚洲和北美的3个互操作实验地点为:英国Ipswich附近Adastral Park的Btexact技术高级研究和技术中心、日本东京的NTT Musashino研究和发展中心、美国New Hampshire的New Hampshire大学互操作性实验室。
GMI 2002将是下一代电信交换系统产业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由于MSF的Release 1体系结构为世界上许多大的运营商支持,因此主要交换网络部件间的真正互操作是厂商和运营商通向成功的道路。
3 多业务交换论坛最新工作进展与计划
多业务交换论坛技术委员会由3个工作组组成,包括:体系结构组、协议和控制组以及互操作工作组。MSF的技术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
在MSF最近的工作中,协议和控制组成功地将SIP IA运作到最后投票阶段,并正计划将DSL、中继网关、MPLS BGP和IP接入IA运作到Straw投票阶段。SIP-T IA的最终版本在完成投票阶段后已公布。体系结构组已经非常成功地完成了许多协定并计划使进度更具挑战性以及进一步定义功能性体系机构的Release 2版本。在许多文档已被定义的基础上,体系结构组进一步的目标是完成草案的主要体系结构文档。互操作性组成功地完成了SIP测试计划及其与已认可的H.248测试计划的联合测试的Straw投票。
MSF理事会举行了一个战略研讨会,对MSF 2003年的工作目标进行展望和规划。MSF 2003的下一步工作根据优先级将包括:
(王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