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业务平台及其特色业务研究

发布时间:2004-04-06 作者:仝建刚 钱欣娟 唐君

 电信重组和不同运营商业务的相互渗透,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智能网的业务提供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多媒体通信发展的需求。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实现了呼叫控制和业务逻辑的分离。采用统一业务平台开发和加载业务,通过开放的接口向第3方业务提供商开放业务能力,为运营商灵活、快速地提供业务创造了条件[1—2]。利用统一业务平台,发展个性化、综合性业务,已成为各运营商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

1 统一业务平台
  统一业务平台构建于软交换网络之上,支持公众交换电话网(PSTN)、软交换和3G等网络业务,能实现业务逻辑与呼叫控制的分离。
统一业务平台的构架模型由上至下可分为4个平面:
  (1)应用平面
  应用平面从用户的角度体现业务平台的功能,反映了业务平台能够提供给最终用户的各种类型的应用。应用平面由一个或多个业务特征(SF)构成。业务特征按功能类型分为两类:第1类与网络能力相关,例如用户状态信息呈现、即时消息、串并行寻址等;第2类与业务管理相关,例如业务属性网页定制、用户信息查询等。从用户的角度看,这些业务特征不仅能够实现传统语音智能业务,而且还能提供语音和数据相结合的个性化业务。
  (2)接口类平面
  接口类平面从应用开发者的角度描述业务平台,反映了业务平台能够开放给开发者的网络能力和业务管理能力。通过定义各种应用编程接口类,即方法和参数的集合,描述网络向开发者提供的服务。接口按功能类型分为两类:第1类与网络能力相关,例如呼叫控制业务接口、用户交互业务接口等;第2类与业务管理相关,包括计费功能接口、用户帐号管理接口等。
目前接口平面层采用的技术主要有Parlay和JAIN。
  Parlay API是由Parlay工作组推出的规范,目标是定义一组外部应用,使其能安全操作内部网络资源,使第3方业务供应商或电信运营商能够快速开发各类通信业务。
  JAIN API是由JAIN论坛推出,利用JavaBean技术实现的API。JAIN论坛是1998年由SUN公司发起的研究论坛,旨在研究如何利用JAVA技术提供智能业务,现已有超过80个公司加入了JAIN论坛。JAIN API的目标是使原来私有、封闭的电信体系发展成为开放的、具有快速提供业务能力的系统,即:具有业务可移植性,业务与底层电信网络的类型无关,允许业务提供商访问网络。
   目前,JAIN和 Parlay不断互相借鉴和融合,基本走向是呼叫控制API借鉴Parlay的定义,协议API借鉴JAIN的定义。实现语言主要采用的是JAVA语言。
   (3)分布功能平面
  分布功能平面从业务平台设计者的角度描述业务系统,反映了业务平台的总体设计。业务平台包括各类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又称为业务能力服务器)。每个业务能力服务器完成接口类平面的一个或多个接口类的功能实现。业务能力服务器包括了两类:第1类与网络能力相关,例如呼叫控制功能实体、用户交互功能实体等;第2类与业务管理服务相关,例如中心计费实体等。
  (4)物理平面
  物理平面从业务平台实施者的角度描述业务系统,是业务平台的物理实现。分布功能平面的业务能力服务器可以在不同的物理节点中实现,物理节点和业务能力服务器可以是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可能的物理节点有: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鉴权、认证、计费(AAA)服务器和呼叫控制服务器等。

2 业务需求分析和特色业务

2.1 业务需求分析
  (1)传统语音业务
  固定电话网已形成规模经济,能带来丰厚即时的回报。但目前设备供应商纷纷宣布停止对传统交换技术的研发。在固话业务收入增长减缓、竞争力下降的情况下,利用软交换技术优势,通过提高PSTN网络业务能力来开展更多新业务,挖掘现有业务的潜力,已成为各电信运营商关注的重点。
  (2)宽带业务
  近年来宽带用户数持续快速增长,为宽带业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当前的宽带业务仍以接入业务为主,缺乏可运营的增值多媒体业务。软交换网络是业务驱动的网络,其统一、开放的业务平台,有利于吸引大量第3方业务和内容提供商加入,从而丰富业务的种类,加快业务应用的速度。在宽带网络中引入软交换技术进行业务提供,将为宽带业务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3)集团用户业务
  电信业竞争的加剧迫使各大运营商将发展的重点锁定在集团用户上,特别是对于新运营商而言,由于其基础薄弱,网络覆盖范围小,往往将服务的重点瞄准能带来高收入、高利润的集团客户。
  对集团用户业务,未来竞争的焦点将体现在综合接入上,即综合性、个性化业务的竞争。电信运营商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依靠技术的先进性,以差异化、个性化的一揽子服务和业务创新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各行业对通信的需求复杂多样,但这种差异不是体现在业务本身,而是体现在业务的应用上。运营商必须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特点以及集团用户的规模、需求状况为用户量身定做个性化业务方案,并进一步完善服务和不断进行业务创新,达到吸引、留住集团用户的目的,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统一业务平台具有综合、开放的业务能力,能够根据集团用户的需求,灵活地推出多业务组合包装和个性化的业务,真正将集团用户服务从粗放化提升到个性化,赢得竞争上的主动。

2.2 特色业务
  软交换业务的特色在于:具有跨网络、跨终端的能力,可以为固定、移动等多种网络和多种终端提供业务;多媒体通信能力,可以基于宽带分组网提供语音、视频等综合业务;个性化的服务,业务平台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使业务充分体现个性化特色。
  下面介绍两种具有发展前景的业务:集团用户IP集中用户交换机(Centrex)业务和宽带个人通信门户业务。

2.2.1  IP Centrex业务
  争取集团用户是各个电信运营商整体营销战略的重点。软交换技术在集团用户业务提供方面有着传统交换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利用软交换技术向集团用户提供Centrex业务是各大运营商的迫切需要。电信运营商均在考虑引入软交换,从提供IP Centrex业务入手,结合企业具体需求,综合提供企业通信门户等增值业务,以吸引更多的集团用户。
  与基于传统交换的Centrex业务相比,软交换IP Centrex业务存在以下明显优势:
  (1)原有跨局、跨地域的Centrex业务实现较困难,而软交换系统的跨网络能力强,可以方便地实现广域Centrex业务。
  (2)传统Centrex业务不能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管理功能,而软交换系统可以向用户提供开放的管理操作界面,实现个人用户属性和权限的自我管理和配置、实时计费信息的查询等,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IP Centrex业务服务器能提供方便的运营管理终端,管理员可以通过Web界面登录系统,增加、删除和修改用户数据。IP Centrex还具有完备的多区号支持功能,可以将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用户映射到相同的虚拟区域,也可将一个用户映射为几个虚拟区域的用户,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软交换和IP Centrex服务器,在任何地方接入到分组网络上,为一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公司分支机构提供了便捷的通信服务。

2.2.2  宽带个人通信门户业务
  利用软交换可以向宽带用户提供的业务有:点到点的语音和视频通信、会议、个性化通信管理、与原有固话绑定的统一号码、彩铃等业务。下面介绍基于Web方式的宽带个人通信门户业务。
  使用宽带个人通信门户业务时,宽带用户通过Web界面访问和设置个人的通信门户,提供业务内容主要有:IP视频电话、可分组的用户私人的地址簿、嵌入的点击拨号、个人呼叫历史(主叫和被叫)记录、话费详单、未接电话记录、用户在线状态显示、即时消息以及个人通信配置等。
  宽带用户可以通过多媒体终端向另外一个在线的宽带用户发起呼叫,可以通过Web浏览器登录个人通信门户,管理地址号码簿、通话记录等。宽带个人通信门户业务具有的主要业务功能有:
  (1)用户注册登录
  用户通过Web界面注册,获得个人通信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然后通过Web界面登录,进入个人通信门户配置界面,成功后系统自动为用户打开视频软终端。
  (2)IP视频电话功能
  用户通过视频软终端拨打对方的固定电话号码。如果对方为宽带用户并且在线,则呼叫对方视频软终端,接通IP视频电话。用户也可以只使用音频通信。
用户通过视频软终端拨打对方的固定电话号码,如果对方不是宽带用户或是宽带用户但不在线,则接通对方绑定的PSTN音频电话。
  (3)电话簿功能
  用户可以创建自己的电话簿,并可以方便地修改和管理电话簿记录;用户可以对电话簿中特定号码设置或取消呼叫屏蔽、呼叫转移功能。
  (4)历史通话记录
  用户可以查看历史通话记录,包括:来电记录、去电记录、未接来电记录等;用户可以删除历史通话记录;用户可以从通话记录中获得号码并保存到电话簿;用户可以从通话记录中选择号码,并发起点击拨号;用户可以根据通话记录计算通话费用。
  (5)点击拨号
  用户可以在视频终端中输入被叫号码,并发起点击拨号呼叫;用户可以选择电话簿中的号码,发起点击拨号呼叫。
  (6)无应答前转
  用户可以开启和取消无应答前转功能,设定前转号码。

3 结束语
  随着运营商软交换实验与试商用工作的开展,软交换技术和业务正日趋成熟,但真正实现软交换特色业务的大规模商用,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首先,尽管目前多数设备厂商都宣称能够提供多种综合多媒体增值业务,但各业务平台的能力不同,不同厂商业务的互通性尚需进一步提高;其次,建立业务质量控制体系,合理规划IP承载网络,有效保证软交换业务的质量,需要设备供应商和运营商共同研究与实践;此外,软交换业务与现有业务的关系,业务盈利模式等也需要运营商进一步深入探索。
  新技术从发展到成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需要通过实际应用来促进软交换技术的成熟。在设备供应商、运营商以及业务提供商的共同努力下,软交换业务的商用进程一定会加快。

4 参考文献
[1] 糜正琨. 软交换技术与协议[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7.
[2] 陈建亚. 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M],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3, 2.

收稿日期:2004-01-08

[摘要] 文章介绍了利用软交换技术进行业务提供的优势;描述了统一业务平台的特性和构架模型;在分析现阶段业务需求的基础上,重点描述了集团用户IP集中用户交换机(Centrex)业务和宽带用户个人通信门户业务的实现方案,并对软交换业务的成熟度及发展前景作了阐述。

[关键词] 软交换;统一业务平台;IP集中用户交换机;个人通信门户

[Abstract] The advantages of providing services by deploying Softswitch technologies are present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rchitectural model of unified service platform are describ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ervice demands at the current stage, emphasis is put on the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two new services, i.e. IP Centrex and Personal Communication Portal, for group users. The maturity and prospect of Softswitch services are finally outlined.

[Keywords] Softswitch; unified application platform; IP Centrex; personal communication por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