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IPTN打造绿色精品承载网

发布时间:2023-04-26 作者:程剑(中兴通讯)

通信业迎来绿色时代

    当前,绿色环保、节能降耗日渐成为全球共识。我国通信业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期,年耗电200亿千瓦时以上,各种能耗费用超过100亿元,耗电总量在各行业中排名第14。因此,无论是从中国通信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还是从企业自身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角度,通信业都必须把节约能源、创建绿色通信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目前,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将节能减排纳入到整体经营战略之中。如中国移动在2009年11月11日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节能自愿协议》,承诺以2008年能源消耗为基准,到2012年12月底实现单位业务量耗电下降20%的目标,实现节约用电118亿度。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都各自启动了相应的节能措施。

    对运营商来说,建设“绿色网络”是降低运营成本的最好方式,也是未来通信网络发展的主要趋势。“绿色网络”更将有助于降低资费,减少环境污染,最终使广大百姓获益。随着通信节能技术的发展,通信业即将迎来“绿色时代”。

中兴通讯IPTN绿色承载网核心理念

    伴随着3G的网络部署及全业务发展战略的推进,IP化的电信业务对承载网的带宽、调度、灵活性、成本、质量等提出新的要求。中兴通讯顺应电信业务IP化发展趋势,推出的新一代IP传送平台(IPTN),以分组为内核,实现多业务承载,集成了同步时钟、电信级的OAM和保护等功能,为运营商提供从接入层到汇聚层的端到端承载网解决方案,全面满足Mobile Backhaul以及FMC全业务场景需求,网络架构如图1。



图1 中兴通讯IPTN承载网解决方案

    IPTN解决方案充分考虑运营商需求,在持续满足不断增长的带宽传送要求的同时能提供较低的CAPEX和OPEX ,助运营商构建绿色精品承载网,其绿色理念分为4个层次:

    ● 节能环保——产品耗费更少的能源和机房空间,整网产生更少的有害气体排放,降低OPEX;
    ● 高效运维——采用电信级的OAM技术和智能网管平台,提供精细化管理和便捷运维,提升维护效率,降低OPEX;
    ● 网络安全性——支持多重网络保护机制;高精度时间同步能力,满足GPS替代需求,全面提升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降低CAPEX和OPEX;
    ● 保护投资、平滑演进——支持TDM/ATM/Ethernet/IP统一承载,保护既有网络投资;采用可扩展性技术平台,满足标准和业务平滑演进需求,降低CAPEX。

优化的节能环保设计

    中兴通讯IPTN在产品的初始设计上就进行优化,直接采用节能减排设计,争取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IPTN产品采用低功耗自研绿色芯片,支持芯片休眠/待机模式;采用自动功率控制(APC),支持风扇无级变速;具备功耗智能动态调整系统,降低设备内无用功耗。在2009年中国移动城域传送网IP化现网验证测试中,中兴通讯IPTN产品功耗仅为业内同级别产品平均功耗的1/3。

    IPTN 产品采用紧凑型设计,体积小巧,功耗低,有效节约机房空间和动力。其中,6100是业界可商用的最紧凑的接入层PTN产品,仅1U高,便于安装,灵活适应基站接入环境。

    IPTN产品符合各项环保类国际标准。其硬件平台全部符合RoHS指令要求和《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污染防止管理办法》,统一实现设备的无铅化、可降解包装材料。同时全面实现供应商绿色认证,与供应商签订绿色环保承诺书,保证满足绿色环保要求。

SDH-like的用户体验,简单运维

    中兴通讯IPTN继承了SDH的OAM特点,实现基于硬件机制的层次化OAM,提供伪线、隧道和段层的性能和告警全面检测,快速定位不同层次的故障,实现电信级的业务端到端管理,级联监控,提高网络可用性。

    IPTN采用统一的智能网管平台NetNumen T3,实现SDH/MSTP、ASON、WDM、OTN集中管理,提供符合传统传送网要求的网元管理和友好界面,易于操作和维护,轻松实现端到端业务的配置和管理。

多重保护设计,精确时间同步

    中兴通讯IPTN通过多重保护机制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并具备业界领先的时间同步能力,满足基站GPS替代需求,打造安全可靠的电信级承载网。
中兴通讯IPTN产品具备业界最完善的多重保护方案,可靠性达到电信级99.999%。设备层面提供设备关键组件冗余备份,客户侧提供链路聚合(LAG)和IMA保护功能,网络级支持多种保护方式,除提供分层分段的LSP和子网连接保护外, 还率先实现面向连接的T-MPLS环网保护(如图2),继承SDH段层保护机制的优势,简化配置、保护倒换效率高、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图2 IPTN支持T-MPLS环网保护

    T-MPLS环网保护倒换时间快(50ms),安全可靠,类似SDH复用段保护,避免因光纤中断引起的大量LSP保护拥塞。环网保护配置简单,效率高,尤其是LSP数量庞大时,更体现出优势,OAM基于段层检测,相对Tunnel保护可节省OAM检测资源。

    移动网络对高精度同步有严格的要求,尤其是3G的TD和CDMA制式,不仅需要频率同步,还要求相位同步,即完全的时间同步。目前一般采用部署GPS的方式来解决移动网络同步问题,但GPS天线安装需要满足120°的净空要求,工程安装有难度,且GPS成本较高,维护困难。此外,由于依赖美国GPS卫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运营商希望能通过传送网来提供时间同步解决方案,以替代GPS。

    业界绝大部分厂商采用单纯的IEEE 1588v2来实现时间同步。中兴通讯在结合多种分组同步技术的优点后,率先提出了独特的“时间同步以太网”解决方案,即在同步以太网基础上实现1588V2时间同步,并通过硬件实现精确时戳的插入和提取,从而有效控制报文发送频率,加快收敛时间,具备高精度、高补偿、高可靠性等优点。同时,采用SSM或BMC的协议,实现时间链路的自动保护倒换,保证时间的可靠传送,满足GPS替代需求。

    2008年4月起,中兴通讯独家与中国移动合作基于PTN的GPS替代研究,完成了《基于PTN的时间同步技术规范》和《TD系统的GPS替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技术成果。2008年8月,中兴通讯在深圳完成与TD基站对接,进行PTN时间同步压力测试。本次测试实施了共计35个节点的压力测试,测试结果完全满足TD同步要求,具备高精度、高补偿能力以及高可靠性等特点。
2009年,在深圳移动、南京移动等多个实验局中,中兴通讯采用IPTN传递时间同步信息,取代了基站GPS时钟,测试结果赢得了运营商的高度认可,为未来大规模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统一的多业务承载平台,保护投资、平滑演进

    中兴通讯IPTN产品提供FE、GE、10GE、STM-1/4(CH、POS、ATM)、TDM E1、IMA E1等丰富接口类型,采用PWE3技术支持TDM/ATM/Ethernet/IP统一承载,全面满足各种业务网络需要,兼容现有非IP化基站,降低网络CAPEX。

    中兴通讯IPTN采用可扩展性的技术平台,通过软件平滑升级支持MPLS-TP标准的发展,硬件采取模块化设计理念,核心节点设备实现高带宽预留,端口可平滑升级至40G/100G,满足未来带宽增长和网络平滑演进需求。


    中兴通讯一贯秉承绿色环保理念并付诸实际行动,IPTN产品从节能环保、高效运维、网络安全、保护投资等多种角度,助力运营商构建绿色精品承载网。中兴通讯将与全行业同仁共同努力,携手进入通信业“绿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