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DN,破解无源光网络发展困局

发布时间:2012-02-22 作者:张卫斌,关映雪(中兴通讯)

ODN网络的管理挑战


  近年来,随着用户业务带宽需求的不断增加,现有的铜缆接入方式已无法满足用户高带宽的需求,光接入方式作为新兴的宽带接入策略成为固定接入网建设的新方向。作为光纤接入的主流接入方式,FTTH最大的优点就是从局端到用户端的所有连接及设备均是无源器件,其组成的网络称之为光纤分配网络(ODN)。ODN作为连接局端与用户端设备的基础网络,不但建设周期长,而且一旦敷设完毕,新增与扩容都比较困难,投资成本远高于OLT和ONU,在FTTH建设投资中,所占比重过半。要保证ODN的长期稳定性及可扩展性,科学的规划、建设和维护显得尤其重要。然而,随着FTTH建设的不断深入,ODN潜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并且受到了新的挑战。

缺乏统一的ODN支撑平台

  传统ODN的市场分析、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各个环节互相脱离,信息传递性差。市场人员不了解哪些区域能发展高宽带业务,因不了解网络实际能力而难以开展主动营销。规划人员使用的软件工具过多,信息交互过程中容易导致关键信息丢失,任务交接困难:如利用Google Earth作为工具,难以统计设备及光缆用量,且无法监控设备利用率和状态;使用 CAD,则缺乏详细的地理数据信息,难以进行基于精确数据的外线规划;基于Excel,仅能进行简单的设备用量统计及端口映射,表项繁多,难以关联。建设人员由于无法及时得到各区域发展高宽带业务的意愿及需求,导致建设和实际客户诉求并不匹配。维护过程中,虽然有GIS资源库配合,但由于ODN的变化信息无法自动反馈到GIS平台,导致维护人员面对大量的数据人工录入和导出,常常忙得晕头转向,工作效率极低而且差错率高。

  为了更好地实现市场与建设的正常匹配、建设和维护的无缝对接,建设统一的ODN支撑平台势在必行。这个平台能够贯穿整个ODN网络的全生命周期,做到数据全程共享,使得各环节人员成为“各部齐心,其力断金”的优秀协作团队。

海量光纤难以管理

  传统光纤网络中,主要通过在每根光纤连接头处贴上一个纸质标签,来实现端口识别和路由管理。然而一旦FTTH时代来临,每个用户将占用1~2芯光纤,交接箱的数量和容量都将急剧增加,光纤查找相当困难。由于大部分ODN设备都安装于户外,随着岁月流逝,纸质标签受水或风沙尘土等的侵蚀,容易受损,一段时间后就会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更为要命的是,这些海量光纤施工信息都需要手工录入和更改,据统计,很多省份的数据资源库中由于更新不及时,GIS系统的准确率大多在70%以下。传统ODN的光配线设备无告警提示功能,一旦发生故障,仅靠链路诊断系统,维护人员还是很难判断到底是哪个端口对应的光纤出现故障。纸质标签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给工程维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利性。

  为了满足FTTH规模建设面临的海量光纤管理需求,应该有一种新的光纤管理模式,以实现光纤自动查找、端口精确定位、信息自动更新等功能。

eODN全生命周期智能支撑平台
 
 
    基于客户面临的实际问题和ODN未来发展的趋势,中兴通讯推出了基于GIS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与智能电子标识系统相结合的eODN全生命周期支撑平台。该平台综合了ODN网络周期中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等各个环节,让ODN网络建设成为一个动态的循环系统,保证ODN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GIS的网格化接入网平台

  在网络提速改造和高带宽业务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就是建设、维护、市场带宽能力口径不一致、带宽资源和业务管理粗放等问题,中兴通讯eODN方案通过建立全生命周期ODN平台,贯穿于规划、建设、施工、维护等各个环节,形成前后端协同一致的工作机制,从而达到快速响应市场、精确配置接入网资源的目的。

  随着FTTH的规模部署,作为通信类基础设施,ODN的规划和设计必须和实际的地理信息及市政规划结合在一起。eODN方案采用基于GIS地理信息的规划管理平台,达到所见即所得的规划效果,编制符合城市规划的ODN布网方案,同时图像数据和属性信息也一一对应。在道路和用地的形态发生改变之后,其属性和文字标注的位置、内容都会实时联动更新,减少了原来标注、调整和修改的工作量。

  eODN方案基于地理网格的规划管理平台,围绕地理网格,强化区域内用户和资源的关联分析,实现业务信息、资源信息、业务和资源匹配信息等全息反映,支撑不同部门对网格内业务及资源配置的分析,为网络规划建设、资源预警、宽带业务营销提供重要的参考。

智能电子标签巧管海量光纤

  每根纤芯都是ODN网络的“核心神经”,掌握其运行状态是运营商维护工作的基础。中兴通讯创新性地将智能电子标签引入到ODN海量光纤的管理当中,改变传统的纸质标签管理方式。

  eODN采用智能芯片存储ODN节点中重要的连接关系信息,如连接器本身的ID。此ID为网络中的唯一编码,用于对端口位置进行匹配及定位。结合后台ODN管理服务器,可以查看此光纤的详细信息,包括路由信息、占用情况、历史维护信息等。借助电子标签,可以获得整个ODN网络所有光缆资源和路由的信息,以实现无源网络的监控和管理。在大容量的光纤配线架或者光缆交接箱内嵌智能电子标签后,所有光纤和端口的信息可以在瞬间获取,这与手动识别的效率不可同日而语。

  通过智能电子标签,每个光纤都相当于被植入了一颗智能的“ 芯”,增加了设备的可监控性和智能性,让无源网络变成了可感知的智能网络。

 

智能化终端实现无纸化施工

    在传统的ODN网络施工和维护中,工程人员首先从系统平台中打印施工指令单,然后到达施工现场,根据粘贴在箱体面板上的端口映射表完成操作,手工记录完工信息,再回到办公室将施工信息单提交给审核人员。过多的纸质文档填写和交接流程造成施工效率的低下,同时办公室内纸质资料挤压如山,严重影响后续对施工资料的调阅和审查。eODN系统采用现场智能化终端,将现场设备操作和后台服务系统无缝连接起来,全程实现无纸化施工和交接。

  • 流程信息电子化:后台工作人员直接给工程人员对应的智能终端发送施工需求,工程人员根据要求进行现场施工,施工完毕后直接在智能化终端上填写施工记录,通过3G/WiFi网络自动上传给后台工作人员,及时完成施工信息的确认和闭环流程。
  • 端口信息自动获取:在现场操作时,施工人员只需要将智能化终端的数据线连接到对应eODN设备上,便可以在瞬间批量获取到此设备的详细信息,如端口占用信息、光纤路由情况、用户开通信息、历史维护信息等。施工人员需要查询某个用户对应的端口,只需要输入用户ID号,在智能终端上便会呈现此eODN设备的面板布置图,此用户信息的端口会高亮显示,eODN设备上对应端口上面配置的LED灯也会闪烁,这样施工人员就可以精确地找到所需要的维护端口和光纤。施工结束后,智能终端会将最新的连接信息自动扫描记录后回传到后台资源系统,保证资源信息的及时更新。
  • GPS导航:eODN智能化终端同时配备精确的GPS导航功能,当施工人员收到施工指令时,此终端会自动设定施工人员目前所在地和施工目的地的最佳路径,方便施工人员快速到达目的地。智能终端还能自动记录eODN设备的经纬度信息,方便施工人员定位。


   从2011年开始,FTTH迎来了建设的高峰,各大运营商都在积极探索智能管道方面的新模式和新技术,重新挖掘管道里蕴含的潜在价值和长远利益。中兴通讯eODN解决方案通过贯穿网络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理念,给ODN设备植入智能的芯,成功破解无源光网络面临的各种挑战,使运营商轻松应对FTTH大规模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O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