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G光传输设备技术现状和演进趋势

发布时间:2012-06-19 作者:丁薇,施社平(中兴通讯)

未来较长时期,有线和无线宽带接入用户还会持续快速增长,而HDTV、3DTV、物联网、云计算等宽带应用不断涌现,单用户带宽需求还会成倍增加,传输带宽还会持续增长,未来骨干网还会长期面临巨大的传输压力。100G DWDM大容量传输是缓解运营商传输压力的有效手段。

100G的驱动力是宽带业务快速增长的需求。2010年中 IEEE802.3ba对100GE完成了规范,而ITU-T在2009年底就为100GE业务承载定义了OTU4,同时OIF规范了业务的100G长距模块的实现以及100G互联互通接口规范。随着100G相关标准的相继发布,2011年国际主流设备商先后推出了100G DWDM骨干传输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干线传输带宽压力,全球领先的运营商积极推进100G商用化进程。2011年中国电信启动了100G DWDM设备研究性测试,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中国100G DWDM设备技术要求(标准);中国移动近期正在进行100G DWDM设备的测试;预计今年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都会启动100G DWDM现网部署,100G规模商用大幕即将开启。本文将回顾100G设备技术的现状,探讨100G设备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100G设备技术现状


  标准滞后等原因造成了40G解决方案众多,严重影响了40G产品链的健康发展。而得益于IEEE、ITU-T、OIF等标准组织几乎同步推进并发布100G相关标准,100G市场被业界一致看好,普遍认为100G是一个具有10年以上长寿命的产品。

统一的100G长距离光传输方案

  100G光调制方式选择了偏振复用-正交相移键控(简称PM-QPSK,或DP-QPSK等)。把100G业务速率封装进ODU4,加上高效的纠错编解码后线路速率约为30G波特率,从而支持50GHz通道间隔。并采用相干光接收技术。由于采用了统一的光调制解调方案,促进了100G产业链的成熟和100G的规模部署。

支持长距离大容量传输

  100G采用了革命性的光相干接收技术以及复杂的电处理技术,传输性能有了巨大提升。光接收机色度色散(CD)容限达50000ps/nm、偏振模色散(PMD)容限超过30ps,可以省去光纤线路的色散补偿单元,工程部署中几乎可以不考虑光纤的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问题。而CD和PMD是目前大规模商用的10G尤其是40G DWDM长距离传输系统的一个关键限制因素,因此100G DWDM设备可以简化工程设计和运营维护。

[关键词] 1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