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蒂电信开启4G成功大门,南亚首推TD-LTE商用网络

发布时间:2012-06-19 作者:杨亮亮(中兴通讯)

 巴蒂电信是全球领先的跨国运营商,总部位于印度,目前在亚洲和非洲共20个国家运营,用户数量超过2亿,2011年度营业收入近100亿欧元。在印度,巴蒂电信是第一大移动运营商。2010年6月印度拍卖2.3GHz牌照,巴蒂电信耗资331.4亿卢比(6.556亿美元)获得印度4个电信服务大区的频谱。同年,巴蒂电信经过慎重评估,选择TD-LTE技术进行4G网络建设。根据著名咨询公司Informa的统计,印度3G用户从2009年初到2011年底,增长率高达2000%,说明印度市场对移动宽带业务的需求非常旺盛。据Informa预测,到2016年,印度市场LTE用户可达1883万美元,数据业务收入更将达到1144600万,非常可观。巴蒂电信投资建设TD-LTE网络,正是看到了印度移动宽带市场的巨大潜能。

  印度地域广阔,人口基数庞大,通信设备需求量巨大,一直以来都是全球通信制造商及跨国运营商的“兵家必争之地”。印度市场的运营商有动力追逐新兴通信技术,且要求非常严格,堪比欧美。同时,印度地理条件复杂,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对通信设备防水防雷、备电、传输等方面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印度实行土地私有化,土建费用昂贵,这也给网络建设带来很大的挑战。

  2010年11月,巴蒂电信邀请数家设备制造商参与TD-LTE的系统测试,历时6个月。测试条目涵盖基本功能、可靠性、网络覆盖、性能指标等。在此次测试中,中兴通讯是通过测试条目最多的厂商,技术排名第一。2012年1月,中兴通讯率先同巴蒂签订商用合同,承建印度第三大城市,著名海港旅游胜地加尔各答市的TD-LTE商用网络。在巴蒂电信TD-LTE网络建设项目中,加尔各答是唯一的一类城市。

巧妙共用2G站址,节省安装费用


  为了节省建设费用,中兴通讯在站址设计和设备安装方式上颇费心思。站址优先选用2G网络已有站点,TD-LTE的分布式基带模块同2G设备共机架放置,复用2G的电源和传输。为了保证电源可靠性,降低电力成本,中兴通讯采用DPD+Doherty技术,功放效率达30%~40%,大大降低了系统功耗。

  在印度,基站的天线一般安装在铁塔上,新建铁塔的安装费用是中国同等条件下花费的5~10倍。且印度土地昂贵,铁塔都非常细长,一般仅有容纳3根天线的空间,刚好满足一个基站3个扇区的需求。如果新建网络,势必要加天线,那只能新建铁塔。中兴通讯提供同时支持2G/TD-LTE的宽频多端口天线,替换已有的2G天线,解决了这一问题。宽频多端口天线的工作原理是,两个端口连接2G的射频模块,其余端口连接TD-LTE的射频模块。多端口天线构思巧妙的产品结构,不仅节省了新建铁塔费用,还为多网络建设中,站址空间利用提供了绝好的案例。被替换下来的2G天线还可以再次使用,节省运营商费用。

 

独家小区分裂技术,节省设备费用


  中兴通讯在巴蒂电信的网络建设中,使用业界通用的分布式宏基站,射频模块为4通道设计。一般情况下,一个射频模块只能支持1个扇区,但中兴通讯这款射频模块与业界的通用设计不同,该4通道射频模块支持小区分裂。通过后台网管软件配置,1个4通道射频模块可分裂为逻辑上的两个2通道射频模块,以支持两个扇区。4通道的设计在平均容量方面比2通道提升20%,可以容纳更多的网络用户。建网初期,数据业务的发展在各个区域并不均衡,有些区域需求量很大,如居民聚居区,而有些区域却相对较少,如郊区;如果所有区域都使用2通道基站,势必有些区域会发生网络拥塞,而全部使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