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于2013年9月宣布推出T比特柔性重构路由器。该产品定位为未来IP承载网融合后的统一承载产品,融合IP RAN/SR/BRAS/CR等多种产品形态。该产品一经发布,立刻成为业界焦点。T比特柔性重构路由器在解决下一代IP承载网中的超宽带、智能化、开放化、绿色节能等方面均有亮点。
自研组件化可拼装系统架构
T比特柔性重构路由器硬件设计上采用25G超高速背板技术,线卡和交换板采用类似正交的结构,高速Serdes走线最短,走线层数最少;采用中兴通讯第三代芯片组,从根本上保障了系统架构的稳定性和扩展性,在提升产品集成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中兴通讯自研单交换芯片具备4T超大交换容量,可轻松应对T级别线速接入要求,单端口具备10GE、40GE至100GE大带宽接入能力,整机支持最大18T的线速接入能力。
该产品硬件架构采用转发平面、控制平面、管理平面分离及扁平化的设计思想。转发平面、控制平面、管理平面的通信路径物理上相互独立,且均有良好的冗余备份;在各线卡设计上,3个平面的功能单元以及通信路径尽可能独立,减小耦合。转发平面采用流行的CLOS FABRIC结构,接口板和线卡之间采用高速Serdes互联;线卡和交换板之间均通过高速Serdes互联,实现转发平面报文的交互。控制面采用千兆以太网组成的双星结构,每个线卡通过两个千兆以太网分别和两个主控板相连,实现控制平面的互通。管理平面通过点对点的IIC总线,实现主控板对系统各个单元的监控和管理。
具备强大的冗余备份能力,所有的关键部件均采用冗余设计。接口板通过软件的方式支持跨槽位甚至是跨机框的APS保护能力;业务板支持CPU到CPU级别的主备备份能力;交换网支持M+N冗余备份;主控板支持1:1备份,且主控板上的关键功能单元如控制面以太网交换模块、系统时钟模块均支持1+1的热备份能力;系统电源和风扇也均支持M+N的热备份。系统的冗余备份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该产品各个机型整机主要包括机箱、主控板、电源、风扇插箱、线卡、交换、防尘网等部件,风扇插箱、电源插箱、前/后出线、电源、风扇插箱等均为模块化结构,各机型之间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思想,尽可能增加结构件的通用性。线卡和接口卡在各个机型之间完全兼容,电源、风扇等模块在各个机型之间通用。
自主创新的接口开放式核心软件系统
T比特柔性重构路由器采用中兴通讯自主创新的新一代核心软件系统,模块化和组件化软件设计;通过接口开放式可编程技术,支持SDN等开放接口;客户可灵活定制差异化业务和功能,支持面向未来的网络转型。
● 上下隔离,左右分开:整个系统运行在微内核操作系统中,系统内核资源运行在最高特权模式中,系统的各应用协议、业务功能组件都运行在较低级别的特权模式中的。应用程序自身的故障不破坏内核资源,从而实现内核与应用之间的上下隔离。同时,各应用程序分别运行在独立的用户态空间,相互之间也是独立分割开的,某一进程中的程序非法操作及越界修改等不会破坏其他应用进程,实现了左右分开。
● 业务功能组件化、公共特性功能模块Lib库化:各业务功能由独立的功能模块来实现,业务功能之间的交互通过独立的接口设计实现,同时,对于系统中各业务功能组件都需要使用的公共基础功能模块(如各JOB的入口的消息派发处理、各组件间的数据同步等),则统一抽象提炼出公共Lib库。
● Client/Server编程模式、面向接口编程:为降低系统各业务功能组件之间的耦合以及扩展性,业务功能组件之间的交互采用了上门一站式服务方式。对各业务之间的交互确定了Server角色(服务发布者)和Client角色(服务使用者),Server提供服务接口Lib库,驻留各Client所在进程中,Client只在本进程内面对Lib库提供的接口编程,Server与Client之间的数据、状态信息管理维护或同步(如使用CACHE方式)都由服务发布者完成。
● SDN网络架构:通过开放型的可编程框架,支持转发与控制分离,支持集中控制面,网络转发行为变为软件可编程动态控制;开放包括Openflow、IRS等协议接口,支持网络能力开放和网络可编程,可实现网元的通用化和网络功能的虚拟化,使业务开发者与网络开发者紧密融合,共同打造更具竞争力和生命力的新一代网络。
基于云服务的控制面技术
基于云服务的控制平面技术为业界首创,可更好地支持多框集群系统,实现主控业务的漂移,充分发挥多框集群系统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的云服务类型有:服务的动态发现、动态监控、动态漂移,支持集群的平滑扩容和进程裁剪。云服务的控制面技术原理如图1所示。
高效的分布式解决方案
T比特柔性重构路由器在转发平面与控制平面分离的基础上,提供分布式协议处理,采用中兴通讯自有知识产权的分布式数据管理中间件(Distributed Data Management,DDM)提供完整的分布式解决方案,板内、板间、主备通信一网打尽,更内置并包、流控、智能Cache等高级特性,使得协议收敛性能得到快速提升。
分布式系统的核心逻辑器件是主控和线卡上均配置多核CPU,多核CPU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控制核和转发核。在这种系统架构下,控制平面(位于控制核)的协议计算、系统管理、控制消息的同步等功能不受报文转发影响,转发平面(位于转发核)的报文转发和业务处理功能也不受路由计算的影响。
分布式的多核CPU系统同时采用整机资源智能调度机制,每种单板在分布式系统中都是协议处理卡,系统资源可在多个卡之间进行负荷分担,大幅度提升协议处理性能以及整个系统的路由容量。
多种智能技术
T比特柔性重构路由器采用智能系统资源调度技术,通过电源智能供电、业务智能调节、风扇智能调速、按需智能休眠等绿色节能技术,实现物理和逻辑系统资源共享、灵活调度,确保系统负荷与资源投入自动匹配,能耗比远低于行业内其他产品,节约客户运维成本,助力构建下一代绿色宽带承载网。
该产品同时具备CGN、DPI、Netflow等智能控制技术,支持海量用户接入管理,满足城域网中任何应用场景。
IP承载技术与传送技术完美结合
T比特柔性重构路由器定位覆盖IP城域网的所有应用场景,支持协议类型众多,除具备传统路由器灵活智能特点外,同时充分吸取传送技术中高可靠性、运维简单等特点,设备与网管之间交互采用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新一代NETCONF协议,支撑类MSTP的大规模网络端到端的配置管理;采用XML的文件格式,支持对复杂数据结构建模,文本化格式记录配置信息,简单易于识别,支撑自动化网络管理。设备访问采用基于SSH的传输协议,对不同角色定制访问控制策略,设备数据更加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