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演进和多网融合的进一步深化,运营商在运营转型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种类更多的专业网和越来越复杂的维护技术。特别在前期竞争时代,存留了规模巨大的多厂家OSS系统,这些OSS工具种类繁多,烟囱林立,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各个工具之间无法协同,无法支撑越发复杂和精细的管理目标。
另一方面,通过多年来的信息化建设,运营商也引进了为数不少的应用系统(财务、人力资源、库存、销售等),如何实现这些子系统与OSS系统互联集成,高效地支撑业务管理和支撑企业决策?
中兴通讯凭借在通信市场的生产研发和设备管理的经验,以及在企业级IT市场的多年实践,在OSS系统集成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与经验,形成了一套经过实际验证的最佳集成方法论。集成,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选择最适合用户需求和投资规模的产品和技术的行为组合(技术行为、商业行为、管理行为),核心是为客户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集成不是简单的堆积、混合、叠加、捆绑和包装,而是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项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中兴通讯结合多年实践经验,针对大型管理服务(Managed Services)项目总结出包含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服务解决方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最佳实践为基础,以流程为主线,以工具为支点,实现客户网络高性能服务指标的达成。实现核心是价值链集成、方案集成、平台集成、信息集成、组织集成,重点确保为客户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见图1)。
● 价值链集成
社会需要分工,合作无处不在。价值链集成最大的特点是抛弃了对价值链实施全链条控制的企图,根据自身优劣确定客户在价值链中的定位,聚合各方力量,共同创造价值。
中兴通讯秉承客户、中兴通讯、合作伙伴共同受益原则,将优势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多种合作模式创新,集成、整合了业内全方位、多层次价值链资源,构建了从咨询、设计、改造、实施、交付到优化的完整的OSS生态链。
● 方案集成
针对OSS面临的系统复杂、差异性强、厂商众多、交付维护困难等问题,中兴通讯提供端到端的总集成和一站式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最优的OSS改造、集成服务。
中兴通讯基于先进的运维模式,通过自研、与业界一流厂家联合开发的方式打造出全网络、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OSS,面向运维未来需求,基于最佳运维实践、可插拔组件、云环境部署,充分发挥数据关联和分析能力,并能根据运营商实际运营场景需求定制最佳解决方案。
● 平台集成
中兴通讯将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植入OSS,传统的彼此垂直分隔的系统通过标准的SOA协议变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遵循eTOM和ITIL相结合的开发原则,以流程为主线,基于管理服务最佳实践,将各个OSS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使各个系统不再“孤独”。
流程规范化可以让维护工作做得更好,而流程自动化则可以让维护工作做得更快。中兴通讯结合电信领域eTOM和IT领域ITIL模型,把OSS产品中的各类工具进行了归类和定位,基于管理服务最佳实践流程,将各个工具串联起来,通过对工具平台的整合与集成,把各类工具进行流程化组装配置,实现了主要流程工作电子化和自动化,显著提升了运维效率。
● 信息集成
为实现运维的节能增收,中兴通讯从建模、抽取、分析、共享4个方面来发掘运维活动的大数据,通过对来自多系统的多维数据对运维结果进行分析、预测、决策,把握全局,运筹帷幄,最终实现客户价值。
● 组织集成
OSS集成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工作效率。中兴通讯通过对价值链集成、方案集成、平台集成、信息集成,构建了完善的运维工具平台,最后,通过组织集成,确保运维管理的落地和促进运维效率的提升。
中兴通讯秉承清晰化、精细化、协同性以及可扩展性原则,结合多年的实践,总结了一套组织集成的方法论,以业务为切入点,充分考虑个体与组织的差异,实现业务、组织、人员的最佳匹配。
欧洲某高端运营商面临2G/3G/LTE的全网运维,迫切需要改造传统OSS,把巨大的维护成本和协调多个OSS厂家的管理成本进行压缩或转移,以更有效地聚焦在客户服务创新上,其中涉及近50种、300多个工具。中兴通讯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五个维度的集成作业,完成了OSS转移过程中98个系统和工具的补缺,重构了自有的IT数据中心,并提供20余种IT应用服务,最终交割上线过程在6小时内顺利完成,充分体现了中兴通讯强大的集成实力。
中兴通讯秉承CGO理念,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创新和体验创新,实现OSS产品的高效集成。集成以流程为主线,以工具为支点,以解决客户的切实问题为导向,通过价值链集成、平台集成、流程集成、组织集成,满足客户的统一、高效OSS运维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