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助力“宽带中国”

发布时间:2012-02-22 作者:本刊记者 方丽

 宽带化是通信业发展的潮流,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内容,宽带建设甚至在很多国家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也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宽带中国”战略,这为通信业带来了又一个大发展的契机。中兴通讯在宽带领域一直是新技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多次获得国内外科技大奖。围绕宽带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下一代PON市场发展等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兴通讯方案经营部政企网部部长(原中兴通讯固网产品总经理)。


记者:根据通信行业的发展规律,您认为未来几年宽带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许明:宽带产业的发展一直以来依赖于用户数增长和流量增长,但这种发展模式逐渐面临瓶颈。用户增长趋于饱和,流量增量不增收现象也日趋严重。未来,宽带产业将从粗放式经营逐渐向精细化经营转变,关注差异化的用户的业务体验将成为宽带产业发展的核心,网络也将由传统管道向智能管道演进。

  电信消费者的宽带消费行为趋于碎片化,用户对视频、定位、社交的需求加剧,宽带长尾效应开始显现。电信消费模式的变化将加速传统的ICT业务向复杂生态业务转变。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家庭安防、家居控制、家庭监控等新业务也快速发展起来,数字家庭产业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家庭网关是连接运营商网络和家庭网络的桥梁,帮助运营商实现网络和业务向用户家庭的延伸,也是家庭内部组网的中心和设备互联的通道。FTTH的发展给家庭网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庭网关这一用户端设备正在朝着智能化、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记者:中兴通讯固网产品目前已经占据全球前二的位置,中兴通讯将如何应对目前通信市场的挑战与机遇?

许明:越来越开放的竞争环境,使得更多的新兴运营商和cable运营商可以在没有任何历史包袱的情况下提供面向未来的固网宽带,这给传统固网运营商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随着OTT(over-the-top)业务的发展,传统固网运营商面临被整个视频业务价值链边缘化的危险,而成为一个纯粹的接入管道提供商。

  为了帮助固网运营商在未来产业链里寻求主导地位,中兴通讯提出了基于“端管云”架构和智能管道的宽带接入商业模式。该商业模式通过开放运营商基础网络和用户资源,提供端到端的业务质量保障和捆绑,实现向ISP/ICP按质收费。

  基于“端管云”架构中兴通讯提出Uni NGA解决方案,该方案立足运营商固网宽带提速核心价值,通过融合、智能和低TCO的解决方案,助力运营商提升网络性能,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创新的宽带商业模式帮助运营商实现新的收入来源。 
   

记者:您认为中国宽带通信业的创新,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许明:宽带通信行业的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两类创新的根本出发点都是运营商和最终用户的实际需求。

  通过产品创新为用户提供性价比更高、应用环境适应性更好、接入业务更丰富、节能减排性能更优的产品;通过服务创新为运营商提供更人性化的网络管理和维护手段,节省管理成本,也为最终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业务体验。

  实现这些创新的关键点是核心器件的自主研发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通信产业在这些领域已具备创新应用的条件,在全球宽带通信市场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随着新一代宽带通信技术的应用,全球范围内必将开始新一轮的市场洗牌,这将是中国宽带通信业新的机遇。在宽带创新应用方面,中兴通讯的下一代PON和eODN(全生命周期ODN系统)一直处于业界领先地位。

记者:据悉中兴通讯获得863“三网融合”重大项目,能否介绍一下项目的情况?在此次863项目中,将实现哪些创新与突破?中兴通讯在“三网融合”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许明:中兴通讯获准担纲由科技部制定的我国“十二五”863计划中的重大科技项目,即“三网融合——光接入网络演进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的研究。该课题项目投资金额逾1亿,由中兴通讯作为责任单位,联合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等共同承担。中兴通讯主导光接入网演进所需的超大容量高性能宽带接入技术的研究,开启接入网超100Gbps带宽容量的先河。该项目将实现四大创新:体系结构创新、核心芯片创新、关键设备创新以及前瞻技术创新。

  中兴通讯还将参与863计划中“光纤同轴混合接入系统”,以及“以电信网为基础的融合创新示范网”两个课题的研究。中兴通讯全面参与了我国863计划所有固网宽带接入领域的重大课题与研究工作。

  中兴通讯是“三网融合”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三网融合”的基础是部署宽带基础网络,针对不同运营商对“三网融合”网络部署的要求,中兴通讯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三网融合”推进过程中,中兴通讯参与了中国电信“光网城市”的宽带网络建设,参与了中国联通“宽带提速工程”建设,参与了中国广电“双向网络改造”建设等,与产业各方积极合作,探索“三网融合”发展模式。
 
记者:据悉中兴通讯10G EPON第二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兴通讯在10G EPON技术与应用的推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许明:是的,这是国家对中兴通讯在下一代PON技术研发和产业推动方面所做的努力的肯定。

  中兴通讯是IEEE关于10G EPON标准的主要发起和制定者,同时也是中国CCSA 10G EPON标准制定的主要参与者。中兴通讯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动国内外主流芯片厂家积极投入10G EPON的芯片研发,与业界知名芯片厂家进行深度合作,确保芯片研发在标准符合度、功能性能等方面的先进度,并满足国内外主流运营商应用场景需求。

  中兴通讯也一直在推动10G EPON的规模商用。在当前EPON已经得到大规模应用的情况下,10G EPON能够继承EPON大规模部署的成熟经验,在不改变ODN网络的情况下与现有网络共存,为运营商节省投资。目前各厂商也在积极投入10G EPON的研发,产业链将很快成熟,可以预见,10G EPON将成为下一代宽带接入的主流技术。

记者:您如何看待目前中国PON的市场情况和未来发展?

许明:国内宽带建设提速,尤其是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宽带中国”战略,十二五期间,在LTE规模商用之前,固网宽带是运营商的重点建设领域。截至2011年底中国FTTx用户占据全球33%,到2016年中国FTTx将占全球50%。

  经过5年多的发展和应用,目前PON已成为中国有线宽带网络的主流,以FTTB模式为主,总体应用规模已超过1亿线,是全球最大的PON网络。

    伴随中国宽带业务发展,中国PON网络将向更高带宽方向发展。预计到2013年,中国FTTH用户将突破3000万,10G EPON用户将突破2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