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管—云”是网络的一个发展趋势,终端在业务实现和体验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终端部署DPI功能有利于运营商打造一张可管可控的精细化运营网络,从原始的流量透传型管道向能力适配型精细管道,甚至运营合作型价值管道转型,提升宽带价值并向两端延伸。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宽带接入的激烈竞争,运营商的量收差在持续扩大,电信传统的纯管道经营模式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家庭网关通过内嵌报文检测模块,对业务数据流进行分析,可为智能管道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将为用户提供高速协同接入、故障快速定位、资源自助分配以及速率针对性保障的差异化服务,提升业务质量和用户感知。
家庭网关部署DPI方案架构见图1,终端基于现有硬件架构,内置DPI功能模块,根据需要采集相关信息、通过FTP上传到智能分析平台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上报给策略平台进行智能化的策略控制和全网资源联动。终端作为用户侧感知点负责具体的数据采集、上传和策略执行。
方案亮点
● 软件实现,无需额外的投资购买昂贵的专用DPI设备;充分利用现有家庭网关的性能,不影响规划中的业务开展;分阶段实现不同需求,短期内即可体现应用效果,降低运营商网络投资的风险;
● 家庭网关作为业务发起端,能够在第一时间感知用户业务应用状态并进行实时响应,从源头上进行QoS保障及异常流量过滤,避免经过网络逐层汇聚和路径延长造成用户识别和业务区分的复杂度增加,精准度降低;
● 特征库独立安装,应用识别模块化操作,不写死在软件版本中,可独立安装实现与软件版本的绑定;如有需求或特征变化,可灵活根据DPI升级策略,通过ITMS远程升级库文件,即使升级失败,也不影响网关业务的正常使用。
商业价值分析
● 网络运维:网络质量监控,增强用户体验。内嵌业务质量探针,定期对Internet、IPTV、VoIP等业务的质量进行探测,建立时延、丢包率、下载速率、协议交互时延、首包时间等指标体系,量化客户感知,并将信息上报给智能分析平台进行汇聚、分析,由智能策略平台完成具体的策略控制和网络及业务优化。基于指标体系开展定期评估,确保优化效果和良好的客户体验。
● 市场营销:增值业务探索,分享互联网价值。智能提速:在检测、分析管道中用户业务流量即将或已达到套餐上限时,主动向用户推送动态提速提醒(用户在下载视频或在线观看直播比赛等一些特定高带宽业务时,往往愿意花更少的钱进行临时性提速而不是购买更高的带宽)。广告营销: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用户行为分析,挖掘出用户的喜好、关注点,向用户推送广告,开展针对性营销,信息推送的覆盖面和强度,可以灵活控制,随时调整。
● 未来发展:智能识别业务,流量经营转型。传统哑管道增量不增收,运营商价值链掌控权旁落,未来OTT业务流量将对运营商传统固定带宽套餐营销带来很大的挑战,来自竞争和政策的压力,资费势必越来越低,运营商迫切需要从卖带宽向流量经营转型。如果没有合理的流量控制技术,路修得再宽也不能保证效率,这就要求管道要做到智能,针对不同业务给予不同能力上的限制,实现精细化、差异化服务。
芯片技术日益发展,网关处理能力不断增强,为部署DPI功能提供了可行性。安徽电信率先在网关上引入DPI技术,得到电信集团的肯定,现网所有PON e8-C全部部署。上海电信已立项委托上海研究院与中兴通讯进行独家合作,重点在IMS视频通信、e云存储等自营业务的QoS保障及用户行为分析上,经过三轮测试,功能和性能上都达到上海电信和上海研究院认可。一旦DPI网关商业盈利模式得到充分的验证,相信会有更多的运营商加入DPI网关部署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