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年的发展,OTT发展路径从模糊到清晰,逐渐显现了其作为视频业务传送主体的地位。特别是过去的2015年,OTT在世界范围内获得飞速发展。OTT的成功,需要一个高效的面向大众的视频传输和交换网络,我们可以称之为PSVN(Public Service Video Networks)。
首先回顾一下2015年OTT领域发生的大事。
Netflix在超过130个国家开展业务,在其带动下,OTT发展如火如荼;AT&T收购DirecTV,逐步停止IPTV业务,将视频业务交给更有经验的DirecTV,以DVB+OTT的模式开展业务;Verizon拓展了OTT业务GO90;西班牙电信(Telefónica)完成了对CANAL+的收购;英国电信(BT)将进一步加大对内容的投入。这些顶级运营商的战略动作再次体现了内容为王的真理,也体现出运营商向媒体运营商转型的思路。
在向媒体运营商转型的过程中,视频业务将逐步成为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而OTT技术则是泛在视频(大视频)传输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时至今日,在美国,任何内容都能通过OTT途径获取,大大改变了以前关键内容只能通过专用网络获取和购买的市场格局。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OTT的方式,获取自己想要观看的内容,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固定购买网络电视运营商一个大而全的套餐。这种趋势体现着付费电视正向着个性化方向发展,也就是从PayTV向MeTV转变。图1显示了著名付费电视业务提供商DISH对这种趋势的预测。
反观电信运营商传统业务,有线语音和无线语音依然处于下滑趋势,而宽带和宽带相关的业务将成为后续的唯一增长点。
在大量管道铺设完成之后,靠什么吸引用户?只有靠内容,只有内容才是吸引最终用户的最为有效的手段。这就是为什么运营商向媒体运营商转型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在这样一个IP为基础的宽带网络上,如何有效地传输视频内容?这个课题已经讨论了很多,从技术上来说,在宽带连接无处不在的情况下,只有OTT才能担当起泛在视频业务的传送重任。越来越多的终端、越来越多的视频格式、越来越多的UGC(用户原创内容),只有基于OTT的架构,才能够方便地将内容传送给观众(见图2)。
然而,众多的内容如何保证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如何保证视频的传输质量?也就是说,如何从越来越多的内容提供商,到越来越个性化的内容消费者之间,建立一个高效的连接桥梁?为此,需要铺就一个承载不同业务级别的CDN网络,以保证重要媒体内容的传送及时、可靠,保障用户体验。当CDN也像电话、宽带一样,变成一个大众基本服务保证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高效的面向大众的视频传输和交换网络,我们可以称之为PSVN(Public Service Video Networks)。
在这个PSVN网络中,以CDN为核心的视频传输和交换网络(见图3)是整个方案的灵魂,它是一个业务感知的,能够区分各种视频服务要求的智能网络。在众多的内容生产者和内容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一个高效沟通的桥梁。
随着宽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更有吸引力的视频业务正在出现,AR、VR等灵境技术已经向我们走来。这些业务的发展,对网络的视频传送也会有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建设能够进行业务感知和服务区分的PSVN网络。
当然,PSVN不是一步就能达成的,需要循序渐进地实现。首先是通过不同的运营商,以付费电视或者套餐的方式,融合不同的接入网络,建立一个以OTT技术为核心的视频传输网络;然后,逐步建设为这些OTT视频服务的CDN网络,在这个阶段,还是以业务驱动为核心;在大量的CDN存在的情况下,逐步互通融合,形成一个感知业务的智能管道;最终发展成为一个以视频业务传输和交换为核心的、业务感知为应用的PSVN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