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导读

发布时间:2006-10-12

    近年来,电信网综合通信能力明显增强,业务需求也趋于多样化,运营商必须提供更多的多媒体业务才能吸引住用户,因此网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许多运营商面临着超期服役的网络交换设备和业务提供单一或升级改造困难的问题,因此网络如何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网络的建设、未来的发展和当前的现实收入出现了矛盾,如何能够把这两方面有效地结合起来,并且通过业务的结合和捆绑发挥两个方面的优势,成为运营商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网络结构的复杂直接导致了运营管理运行成本不断上升,为了单一的业务而建立相应的网络成为综合性运营商的成本包袱。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基于分组承载技术的下一代网络(NGN)应运而生。

      NGN是目前电信业的研究重点,ITU-T、IETF等国际标准化组织都在进行相关工作,并一致认可NGN是电信网演进、融合的目标网络,其中IMS和软交换是ITU-T在NGN中重点研究的内容;在中国,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已经对软交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标准化,运营商也不同程度地部署了软交换用来提供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业务、宽带业务和实现网络智能化。软交换机采用承载与控制分类、控制与业务分离的思想,利用分组IP网的传送能力提供电信级的VoIP业务、视频和多媒体业务,因此人们自然想到软交换就是NGN在业务层的核心控制技术。技术的发展让人不得不感慨“这世界变化快”。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继成功运作主导全球3G标准之后,又想通过TISPAN这一组织来制订主导全球的NGN标准,并把IP多媒体子系统(IMS)定义为NGN业务层的核心控制架构。

      关于软交换与IMS谁将作为NGN核心控制技术现在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未来NGN的业务核心控制部分是采用软交换还是IMS?软交换将与IMS并存?软交换是过渡阶段,最终技术还是IMS?各种观点都有。此外,人们习惯上把软交换或IMS等同于NGN,但事实上,目前ITU-T和ETSI TISPAN研究的NGN除了主要研究业务层的IMS、软交换架构之外,为了保证NGN业务的服务质量和一些特定业务的需求,NGN还研究资源接纳控制子系统(RACS)、网络附着子系统(NASS)和未来基于分组的网络(FPBN)。软交换在中国得到了许多应用,不仅可以提供C5端局的话音业务,还可以代替长途网提供长途话音业务,在网络智能化中也得到了应用,软交换的这些实际应用都应该考虑向NGN的平滑演进。另外NGN对传统时分复用(TDM)网络技术的革命,所引起的运营管制上的变化,也是业界关心的焦点。

      本期专题共由8篇文章组成:阐述了NGN、IMS和软交换3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NGN中的未来业务定位,对IMS和软交换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分析了NGN中的融合理念对传统的信息产业产生的影响,探讨了未来对NGN的监管思路;此外对涉及NGN、IMS和软交换的一些关键技术和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