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论坛激发创新风暴(通信产业报)

发布时间:2006-10-12 作者:辛鹏骏

中兴通讯论坛激发创新风暴
《中兴通讯技术》杂志获专家好评

 


      【本报讯】《中兴通讯技术》杂志第12次编委会暨2006中兴通讯高级论坛2006年8月12—13日在西安举行。来自业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就当前产业发展热点技术以及未来技术趋势展开热烈讨论,并就通信企业自主创新展开交流。

      为期两天的讨论内容十分丰富。既着眼当前,又前瞻未来;既考虑技术先进性,又考虑运营商现实需求;既讨论产业课题,又思考企业技术创新。内容涵盖了流媒体业务发展、3G及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究、IMS与P2P、电信网转型与下一代网、宽带无线接入发展、新一代网络研究、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及技术创新等。来自业界著名专家邬贺铨、曹淑敏、赵慧玲、蒋林涛、侯自强、李乐民、谢大雄等作了专题报告。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为贵表示,中兴通讯十分注重技术创新,十分注重对通信前沿技术的研究和把握。希望借助高级论坛和《中兴通讯技术》杂志,能够为业界专家们创造一个有凝聚力的交流平台。与会专家认为,通过论坛这种形式,对于凝聚专家资源,促进专家交流十分有益。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加强企业与通信专家的交流,能够促进通信产业技术创新。

      与会专家对《中兴通讯技术》杂志给予了好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认为:《中兴通讯技术》杂志是一份很严谨的科学刊物,专业性很强,刊物的选题与国际优秀刊物也基本吻合。刊物的选题把握了前沿技术的发展,很多也结合到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兴通讯技术》杂志总编、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田文果表示,编辑部要按照编委们确定的“介绍最新技术、发表研究成果、交流开发经验、推广业务应用”定位刊物,办好杂志,成为业界专家、学者把握前沿技术和通信发展的交流共享平台。

      据介绍,《中兴通讯技术》杂志编委会暨中兴通讯高级论坛每年举办一次,每次都成为业界专家交流的盛会。《中兴通讯技术》是通信技术领域的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前其英文刊也获得正式刊号,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把通信企业打造成
自主创新主体

      《中兴通讯技术》是一本通信技术领域的核心期刊,2006年8月12—13日在西安举办编委会和通信技术高级论坛,吸引了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如邬贺铨院士、李乐民院士等的到场。会场内来自大学研究机构的精神矍铄的老专家们与企业意气风发的年轻研发人员一起,热烈讨论当前热点技术,前瞻未来技术趋势,场面十分感人。

      一个企业创办这种公益性刊物和组织这样的活动,这种对技术渴望和创新的追求令人钦佩;而业界杰出专家学者的不吝出席及对中国企业技术发展的关心,也令人敬佩。事实上,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连抖抖身上尘土的功夫都没有”的中国通信企业,太需要业界专家对企业技术发展的智力贡献和扶持了。“产学研”结合,才能更快促进中国通信企业核心技术的掌握,而这,才真正是其进行国际竞争的“杀手锏”。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通信企业十分重视技术研发,特别是中兴通讯、华为技术企业等,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已经接近或超过10%,与国外通信巨头水平基本相当,但是由于和国外通信巨头在销售收入上的巨大差距,研发的绝对投入相比还比较悬殊。然而,无论国外、国内企业,市场竞争却是一样的激烈。而且对创新技术高度依赖的通信市场,国内企业往往面临更多挑战。

      把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中国新时期自主创新治国方略的基本策略。企业最理解市场,最敏感需求,创新冲动最强烈,在创新中具有其他机构无法替代的优势。只有把企业建成为真正的自主创新主体,才能真正形成国家自主创新强大的源动力。当前,信息产业自主创新对转变国民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增长质量举足轻重。而在这当中,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通信企业,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中国通信企业艰苦“爬坡”阶段,业界应为他们创造最好的创新环境,包括有序的市场秩序营造、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积极的技术智力支持和大胆的国内采购,让他们更快成长成熟,真正成为产业自主创新主体,有效带动产业由大到强的整体提升。今天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中国通信企业办的一份技术期刊,未来,我们更乐意看到通信企业走出一些院士,甚至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的通信大家。因为我们相信,正在迈向国际一流的中国通信企业,一定能成为通信技术自主创新的主体和领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