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专家云集 聚焦网络发展——推进业务融合 打造高可信网络(人民邮电)

发布时间:2006-10-12 作者:钟凌江

     最近几年,通信业经历了着巨大的变化,网络架构方面,下一代网络(NGN)、IP多媒体子系统(IMS)等体系架构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围绕它们在技术、建网、商务模式、后续演进等方面的争论不绝于耳;网络融合方面,移动与固定的融合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三网融合在各层面应当如何展开?融合对通信及相关产业有什么样的影响?观点百家争鸣;业务方面,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体验要求,如何发展流媒体等业务?技术上、业务模式上应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它们的顺利实施?方案推陈出新。

      在这一背景下,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8月12日—13日在古城西安举办了《中兴通讯技术》杂志第12次编委会暨2006中兴通讯高级论坛,吸引了众多中国通信界相关管理部门、专家学者、运营商代表,对上述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

融合的业务更能迎合用户需求
      无论是运营商还是制造商,抑或研究机构都一致认为融合的业务是当今电信业发展围绕的主题。特别是对流媒体业务的发展寄予了厚望。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在论坛上表示,开发流媒体业务将成为电信业新的增长点。回顾2005年世界各主流运营商的表现,可以看到,英国电信、德国电信、法国电信、KPN等运营商的销售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运营商的每用户平均收益(ARPU)中,数据业务所做的贡献却在上升。而且,虽然目前欧洲等主流运营商的ARPU在下降,但是数据业务将在今后几年中抑制这一趋势,并拉动增长。在数字媒体领域,数字音像、动漫、游戏等将成为主角,有资料显示,2005年欧洲宽带内容收入为1.86亿美元,而5年之后的201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25亿美元,实现十几倍的惊人增长。

      而在IPTV方面,虽然IPTV与网络电视在用户接入端没有区别,但在用户接入后,组网方式可能有很多区别,这就使得IPTV业务不仅从QoS上得到了保障,从可管理性和可盈利的商业模式来讲,都能给运营部门及参与各方带来实惠。随着IPTV的一些关键技术,如机顶盒(STB)技术、数字版权管理(DRM)技术、电子节目指南(EPG)技术以及应用层组播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商业模式的逐步建立,以IPTV为代表的流媒体技术将成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邬贺铨表示,以流媒体为主的三重业务(电信、广电、互联网)的融合有很大的标准化空间,它们对宽带接入、城域网的新要求可能会催生新技术和新应用,中国若切实抓住时机,完全有可能走在世界的前列。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表示,从目前发展的形势看,世界各大运营商都把提供融合的业务,包括通信、移动和娱乐性的宽带业务进行“捆绑”及同时提供的能力作为主流的转变方式。主流运营商同时也非常注重融合的终端和门户网站、业务平台方面的建设,希望能够有各种各样的接入手段,让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使用各种手段,享受全方位的业务体验,因此融合的业务是关键。

全面打造可信的融合网络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演进,再加上业务对网络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的网络以及设计这些网络的一些思想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重新审视网络,提出新的设计思路并开发出强大的网络架构体系。

      电子科技大学光纤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乐民认为,为了适应数据等多种业务的发展,网络已经走向了分组化进程,这是发展的一大基础。但是目前的网络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统互联网采用了IP,但是当初的设计思想与目前的发展情况已不相适应;对于用户的移动性、边缘的多样化、应用的多样性等问题都欠考虑,而且网络不透明,对管理者和用户的可知性差。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循序渐进地改进网络,还是从根本上进行白纸设计(Clean slate design)?不同国家、不同组织对这一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但不论怎样,应该抓住网络体系架构、网络控制面、安全性、光网络与通信、无线、移动和传感器网络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在网络控制与路由方面,李乐民介绍了4D架构(决定、分发、发现、数据, Decision / Dissemination / Discovery / Data),即数据采集上来之后,每个路由器去发现属于自己的资源和本地环境,分发层建立一个强健的通道,将相关信息送到决定层,由处理器集中处理。李乐民院士认为:只有建立起架构清晰、分工明确的网络,才能保证业务的顺利发展。

      在本次会议上,专家还将讨论的焦点放在了安全问题上,如何构建一个“可信网络”关乎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安全问题是应用的基础。李乐民表示,高可信的网络到底是什么,目前业界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可信网络应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网络要是安全的,其次网络要可控制、可管理,最后网络性能和表现要可靠、可生存。网络应该围绕这3个方面来实施演进。中京邮电设计院科技委主任稽兆钧也表示,打造一个高可靠的网络是网络演进、业务发展和整个通信产业发展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实现用户网络安全资源的有效整合、管理与监管,实现用户网络的可信扩展以及完善的信息安全保护,才能满足用户的现实需求,达到有效提升用户体验的目的。

      在论坛上,专家还对电信转型和下一代网、无线宽带技术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通过两天的讨论,可发现目前中国以及全球的通信业均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从技术层面、应用层面、商用层面讲都是如此。通信的发展不能割裂地看,只有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未来的通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