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宽带和智能终端的不断发展,各种以即时通信为核心的OTT应用蓬勃发展,这些应用通过免费聚集了大量用户,对运营商传统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语音、短信是最基础的移动通信服务,是每一个移动终端必备的基础功能,是电信服务的代表,是全球范围内直接可达、可互通、可漫游的通信服务。但长期以来,这些基础通信业务没有与时俱进,其功能单一、体验受限,已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但短信业务由于其随时可达、安全可靠的特性,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为了继承短信等传统业务优势,同时提升传统业务体验,打造运营商自己的通信门户,中国移动基于GSMA RCS(Rich Communication Suite)标准构建下一代融合通信,并将推动相关标准和产业发展。下一代融合通信充分体现了网络融合、媒体融合、IT与CT融合、通信与社交融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IT新技术,支持多网络协同,支持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媒体,继承了电信业务的码号体系、实名制、安全性、紧急呼叫、互联互通等优秀基因,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通信和社交需求。
2014年3月,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发布融合通信技术白皮书。同年9月中国移动进行项目招标,建设规模满足2015年底1亿个人融合通信注册用户需求。2014年10月,中兴通讯独家中标中国移动RCS项目。
中兴通讯RCS融合通信系统重新定义基础通信服务,打造“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三新业务,升级传统语音和短信的业务体验,定义下一代通信服务标准;和OTT争夺流量入口:融合通信将延续用户使用习惯,借势4G网络升级,联合终端产业链,将原生终端拨号盘、消息和联系人入口升级为“三新”业务,打破纯管道化经营局面,打造中国移动独有的可运营的业务流量入口;打造信息服务增长新曲线:通过融合通信能力开放,拓展通信垂直市场,通过公众账号、关系链开放等举措,拓展前后向信息服务收费模式,打造能力开放与开放渠道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新平台。
● NFV全云化架构
先进的NFV云计算架构,使得业务与硬件解耦,实现业务网络的自动部署和弹性伸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证系统响应速度,缩减业务的部署周期及扩容周期,帮助运营商降低TCO,并保障系统的平滑演进。
● 融合互通CMA
中兴通讯CMA(Converged Message Architecture)融合消息解决方案,支持传统消息(SMS、MMS、VMS)以及Email、SN等与RCS的融合互通,支持统一消息存储,支持运营商从传统消息向RCS平滑演进,实现IT和CT的各类消息应用融合,并最大程度保护运营商的现有投资。
● 更开放
中兴通讯提供符合GSMA规范的RCS能力开放网关,以业务引擎能力为中心,全面开放系统业务能力,提供对外接口,支持第三方应用快速接入,帮助运营商向行业、企业、家庭应用等延伸,拓展垂直行业应用,打造移动增值生态圈。
● 入口强化
中兴通讯借鉴互联网模式打造的公共账号平台,是基于ZXSDP的成熟商用基础平台,保障大容量应用,通过个人/服务商/商户/CP等公众服务账号,帮助运营商打造社交门户,强化入口优势,聚合流量,增强用户黏性。
● 大数据
通过中兴GoldenData大数据平台,建立基于融合通信数据的用户精准画像,通过大数据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支撑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个性化营销、精准营销、服务质量提升。
中兴通讯2014年10月中标,同年12月10日即完成测试局点,12月30日完成试商用局建设。中国移动RCS融合通信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RCS局点,涉及多网元、多模块,中兴通讯作为系统总集成商,承建:业务接入模块,包括业务控制网元、接入网元;新通话VoWiFi模块,包括音视频功能、多方通话功能;新消息模块,包括即时消息、消息存储、IP-SM-GW、公众帐号接口等;业务管理模块,包括终端管理功能、业务开通功能、计费功能、OMC、数据分析。
此外,中兴通讯还负责对接飞信、中软、菊风、VoLTE系统的联合调测工作。
在操作系统、终端、芯片、SDK、设备商及运营商各环节主流厂商的大力支持下,RCS产业链已经逐步完善和趋于成熟,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运营商数十年积累和用户优势,吸收互联网OTT的特征,运营商融合通信RCS的大规模商用成功可期可待。